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作为"狯"的异体字,"()"在上古本是从"()"声(中古随"狯"转入"夬"韵),由于其声符"()"后来变形为"舌",所以"()"就以"狧"的形式出现于作品中.我们首次在典籍中发现了这个形声字"狧"(区别于会意字狧tà)的五处例子.同时,我们还考察了"狯"的另外两个异体字,"姡"和"()",并且初步断定"()"不是"狯"的异体字.  相似文献   

2.
试论中国古代的《论语》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语>学是研究<论语>的专门学问.它在中国古代共经历了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形成期,期间,<论语>一书的整理与定型及对<论语>的注解几乎同步进行,<论语>学作为一门学问诞生.第二个时期是发展期,这一时期注解<论语>的专著大增,出现了两本对后世<论语>研究有重大影响的专著<论语集解>和<论语义疏>,这两本书也代表了当时的两种新的注解体例.第三个时期是衰落期,这一时期注解<论语>的专著数量锐减.第四个时期是复盛期,这一时期注解<论语>的专著数量激增.产生了<论语>学史上两部有重要影响的著作<论语注疏>和<论语集注>,注解方式也趋向义理化.第五个时期是总结期,产生了不少以辑佚、考异、辨伪、注释为主的<论语>研究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3.
曹操所著<孙子略解>是现存<孙子兵法>的最早注释本,也是传世<孙子兵法>的最早定本,对<孙子兵法>的传播起过重要作用.本文即对<孙子略解>的特点及其在<孙子兵法>传播过程中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认为曹注简明质切,丰富和发展了孙武的军事学说,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对后代<孙子兵法>注家及<孙子兵法>版本的流传均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胡三省在为<通鉴>作<音注>中,通过<通鉴>行文的具体事例,揭示了<通鉴>书法.在拙著<评胡三省论<通鉴>书法>(载<盐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一文中,已就胡三省对<通鉴>史意、取材问题的论述作了评论,现再就其对<通鉴>史法的论述,续作评论.  相似文献   

5.
"思无邪"别解及孔子的论《诗》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语>中孔子讲"<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从汉代到现代,学术界对其中"思无邪"一语解释纷纭,因而也就妨碍了对孔子<诗>论的理解.正确理解<鲁颂·駉篇>"思无邪"的原意,结合孔子论述<诗经>的系统和春秋时期研究<诗经>的总体趋势,孔子说<诗经>"思无邪",是说<诗经>给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提供了广阔的应用手段,而这一点又进一步证明了孔子论<诗>系统的纲领是普及文化,运用<诗>提高"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神思>与<物色>在认知观上是统一的.刘勰提出了以"学"、"理"、"阅"、"致"、"宝"、"才"、"照"、"辞"为要素的修辞心理结构观.刘勰重视感知、想象等在修辞认知过程中的存在、特征、功能,注重对修辞认知个性特征的探讨,总结出了诸如"博而能一"之类的修辞认知方式.<文心雕龙>体大虑周、博大精深,其修辞认知观是可信的、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7.
根据形音义皆备的、具有分化孳乳能力的母文表义这一思路,将<汉语大字典>所收录的60多个"奄"族字加以剖析,写成了<<说文解字>中的"奄"族字试析>一文,剖析了<说文解字>中收录的13个"奄"族字,并附录了<汉语大字典>所收录的<说文解字>以外的近50个"奄"族字,略加分析,分成具有"覆盖、隐藏"义、"相及、相合、比长短"义、"黑、污浊、肮脏"义、"疲乏、病"义、"急遽、忽然"义、"不奢侈"义、"覆盖、遮藏、盛装物体的东西"义这7组同一母文(右文)而古音相同、相近,意义相通的字.现补析、论证这些字的意义与其母文及其外化符号有密切的关系,并把这些"奄"族字与母文的关系用表示意于文末.  相似文献   

8.
中国小说、戏曲评点对朝鲜汉文小说创作的影响不容忽视.目前已知受到中国评点小说、戏曲影响的作品有<广寒楼记>和<汉唐遗事>.前者主要是受到了金圣叹评点本<西厢记>的影响,在<广寒楼记>的两个版本系统中,第一个系统的版本所受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体例上,同时在评点文字上也大量套用了金评的内容,而在本文内容及夹批中还套用了金评<西厢>的曲词.第二个系统的版本不仅保存了前一个系统版本对金评<西厢>内容的套用,而且更多地融入了<西厢记>的曲词.上述影响在对比<广寒楼记>与<西厢记>时都可找到实证.<汉唐遗事>在创作上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在评点方式上则继承了中国古代小说评点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活的方言与文献材料互证的方法,对"和(和身)"、"做(做头)"、"累"、"哄"、"掩"等吴方言词语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辨,辨析了这些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考证了它们的本字或来源,分析了它们古今演变情况,纠正了一些学者的错误解释。  相似文献   

10.
《三国志演义》不仅与秦汉以来的史传文学发生先后文本互涉,而且还在其文本内部形成难以计数的大量“重复”。这些纷呈迭现的行文“重复”,大略可分为言语、修辞格等层面的“叙述用语重复”和事件或场景等层面的“所叙故事重复”两种形态。前者多用以叙述瞬间之事,后者多用以叙述时空跨度较大之事。除了不断地重申某些信念或伦理道德,小说还不断地“提起前事”,制造一系列“重复”,从而建立起眼前事与往事的逻辑联系,不仅增强了小说结构的严谨细密,而且增添了多种附加涵义。同时,在这部经典小说中,“关合”、“映照”性的行文“重复”不仅呼应了传统“前伏后应”叙事之道,而且带有反讽等修辞色彩。另外,行文“重复”具有“老生常谈”性质,令人感到似曾相识而又似是而非。作者善于把惊天动地的历史事件及英雄人物悲剧的发生归因于惩罚家人或下属,并善于抓住人物的个性化相貌以及日常生活大做文章,形成“祸起萧墙”、“饮酒误事”等行文“重复”系列。从创作心态看,无论是作者“津津乐道”或“念念不忘”,还是“敝帚自珍”,各式“重复”大多旨在创造某种“熟悉化”审美妙致。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与新教学模式具有内在联系,新课程改革实验是新教学模式生成的活动,新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实验的结果。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模式三者融为一体,并使教学模式成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可联系的媒介和桥梁。  相似文献   

12.
金工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金属工艺学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套适合于高工专机械类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的金工课程体系新方案 ,并介绍了在金工CAI的应用和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中所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以案例教学改革为核心 全面整合教学资源的新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资源主要包含人力教学资源、物力教学资源、课程资源和时间空间资源等内容。案例教学改革为整合教学资源,提供了极好的平台。在管理类专业的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促进学生将知识内化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缓解了学生接触实践难的矛盾。针对案例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必须要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案例教学的改革。通过以案例教学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可以实现全面整合教学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高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学专业高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由于教学内容复杂,课时有限,学生觉得难以全面理解与掌握,教师也觉得难以讲深讲透。为此,我们尝试利用现代多媒体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多年难见成效的原因之后指出,统考不仅造成了应试教学的泛滥,还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教学观念的转变,阻碍了教学改革的进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举措就在于摒弃统考并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学内容,改进课程设置,最终变应试教学为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6.
环境专业物理化学教学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物理化学的课程特点及目前学时较少的现状,结合专业特点,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思想的改革等方面就如何提高物理化学的教学水平谈了几点看法,旨在为高校基础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畜牧经济管理课程”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课程培养目标由理论教学向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方向发展,由掌握畜牧业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到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际管理能力相结合。实施模块式教学,从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及教学环节的调整改革入手,才能达到学生理论知识系统深入、实践管理能力不断提升的目的,所以从课程改革的背景分析入手,研究改革的内容和改革的条件则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网络数据库系统是一门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专业课程,本文分析了该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结合该课程的教学实践,指出了当前该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方案:①教学内容的重新编排;②学生主动学习兴趣的培养;③使用案例教学;④采用互动与任务驱动方式教学;⑤改革课程设计的组织形式;⑥改革课程设计考核方式.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给出了课程在整改前和整改后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的对比,从而得出该整改方案确实有效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根据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从教学内容和手段等几个方面讨论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进程以及改革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职业师范院校的特点,对信息处理类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容与教材建设进行了研究,阐述了职业师范院校信息处理类专业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的基本思路,提出了一种职业师范院校信息处理类专业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