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连义 《南都学坛》2004,24(3):62-64
贾平凹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充满了忧患意识,其中,《浮躁》、《废都》、《高老庄》、《怀念狼》是其创作不同阶段的代表作品,鲜明地表现出其忧患意识逐渐发展的过程。《浮躁》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忧患;《废都》通过庄之蝶等文人的自恋与彷徨对作为道义承担者———知识分子的沉沦表现出担忧;而《高老庄》、《怀念狼》则把关注的目光对准了人类自身以及人的生存环境。总之,随着作家创作视角的开阔,其忧患意识愈来愈显现,关注的焦点也越来越接近"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儿女英雄传》、《型世言》第二人称代词的对比研究,尤其是对"你"、"你们"、"尔"、"汝"的详细比较,我们发现:《儿女英雄传》中第二人称代词更加凸显出了"你、你们"一花独放的局面;《儿女英雄传》中代词双音节化越来越明显。原来单用的第二人称代词基本演化成双音节代词;《儿女英雄传》中第二人称代词,尤其是"你、你们"与其他短语的结合能力明显增强,其用法与现代汉语相比,已相差无几。  相似文献   

3.
《诗经》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向来有着特殊的地位,这一特殊地位也充分体现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对《诗经》,刘勰一方面充分肯定其作为儒家经典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他又着眼文学创作而将其还原为诗歌创作的成功和典范之作,进而总结出文学创作的根本规律:以情为本,文辞尽情。对"楚辞",刘勰一方面着力澄清汉代以来以经立论的楚辞观,同样还原其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另一方面则强调其"笼罩雅颂"的"惊采绝艳"之美,从而要求文学创作"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  相似文献   

4.
《易经》、《老子》之"道"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易经》与《老子》之"道"及其"反"、"复",既有表面上的用词相同、相似之处,又有概念内涵上的相互关联之处,还有其所反映思想上的不同之处。《老子》之"道"为点、是生成的原因,《易经》之"道"为圆、是被生成的结果;《老子》之"道"为水,《易经》圆"道"上的《坎》、《坤》也象水;《易经》中"反"、"复"同义,《老子》中"反"、"复"之义相反。《老子》通过阐述"道"之"反"、"复",反映出与《易经》不同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春秋三传"惟《左传》最善于"礼"。《左传》中记录了大量行于春秋时期的礼制实例,故前人研究先秦礼制,多将其与礼书互证。《礼记》作为"三礼"之一,亦包含了纷繁复杂的先秦礼制。通过对《左传》与《礼记》中"礼制"的合异探析及举例论证,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哪些礼制是属于春秋时期或更早之前的周礼,哪些又是随着时代发展而改变的"变礼",甚至于是后儒"整齐划一""增饰附益"的理想礼制。  相似文献   

6.
"周南"、"召南"作为地域名称,可上溯到西周初期。"二南"是周公、召公治下南国各小国的泛称。《诗经》中的"二南"都是南国地方的民歌,以西周建国之初作品为多。"二南"诗篇的题旨与训诂,历来歧义很多,但多系似是而非的疑古之论。《关雎》"钟鼓"系"盛大生机"的古义;《汝坟》"王室"即殷商王室;《甘棠》"召伯"即召伯。  相似文献   

7.
《文心雕龙》对《易传》的文学价值进行了多方面论述。刘勰认为文学的本原是道,文学的作用是明道,他提出的"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这一重要命题,正是总结《易传》对《易经》的阐释所做出的概括。他认为《易传》释经不是简单的转述与琐碎的注解,而是精心创造并广泛使用了"丽辞",既多用对偶,又注重协韵,是文章的典范。他认为,《易传》在文章体裁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论、说、辞、序几种文体的产生,都与《易传》有着直接关系。他还论证了《易》象的意义,评价了《易传》的语言,分析了《易》的事象,既揭示了《易传》的文学贡献,也体现了作者的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8.
许抗生认为,《淮南子》十分重视"无为而治"的思想,对"无为"进行了界定,明确区分了"无为"与"有为",发展了先秦道家的"无为"学说。刘康德认为,《淮南子》的治国理论强调天、人、器物三要素的作用,只有做到顺应自然、因循法度、发扬人的优良品性,才能治理好国家。金春峰认为,《淮南子.主术训》吸收了韩非的"法"、"术"、"势"的思想,发挥了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对先秦儒家、道家、法家"内圣外王"思想的继承。陈广忠认为,《淮南子》阐述了纳"异"而国治、谀"同"而败亡的道理,提出了"同"、"异"互补的治国思想,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水浒传》的作者、书名、主旨与宋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贵晨 《南都学坛》2008,28(1):49-57
《水浒传》的作者或主要作者是罗贯中,《水浒传》的书名出自《诗经.大雅.》体现全书"忠义"的主旨,宋江形象是《水浒传》作者集中的代言,全书的灵魂。他是一个义士,但更是一位忠臣。他的"忠"不是一般的"忠",是为人所难为,为人所不敢为,为人所不能为,是旷古未有的一种"忠"。在这个人物形象身上,寄托了古代一位仁人志士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追求、坎坷,他对不幸的理解,对光荣的梦想,以及对现实的困惑。《水浒传》中,宋江是与李逵、鲁智深等性情中人不同的另一类英雄,其作为文学典型更具内涵,更难理解,更不容易却更值得肯定与同情。  相似文献   

10.
杜贵晨 《南都学坛》2013,33(1):51-56
《三国志平话》不仅作为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的过渡有重要价值,而且比较前后二者,其内容多特异之处:如写关羽被骂"胡汉"、貂蝉是吕布原配、诸葛亮曾发明"风轮"、"木牛流马"用杵击打控制等,皆与前之《三国志》和后之《三国演义》不同,值得注意;三国故事中有三个"空城计",反复表现"疏不间亲"。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从接受学角度认真考察了《孟子》、《庄子》中的孔子形象,并与历史上的孔子加以对比,认为《孟子》对孔子进行了“圣化”,《庄子》则进行了“寓言化”,尽管两者中的孔子都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但他们那种不拘泥于历史、主动拿来、为我所用的态度却是一致的,在治学方法上对后代亦有较大影响,可谓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12.
《死火》不是从单一的"生命"的视角,而是从"生命"与"死亡"的双向视角去想象火。这几乎是独一无二的。鲁迅对生命存在本质的独特发现,明显地注入了自己的生命体验,可以说,这是一种"个性化"的想象与发现。《雪》确实是一个仅属于鲁迅的"新颖的形象",而且包含着他对宇宙基本元素的独特把握与想象。《腊叶》是最具鲁迅个人性的一个文本,他所感到的,是自我的生命与自然生命("木叶")的同构与融合。因死亡而证实了生命的意义;反过来死之绚斓正是出于生命的爱与美。———这同样属于鲁迅对生命本质的一个独特的发现。  相似文献   

13.
从"心物关系"的角度对赋、比、兴加以理解,并将《周易》看成一部原始歌谣集,可以发现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早在《周易》中就已初现端倪。只是《周易》中赋、比、兴的运用还显得较为稚嫩,并不成熟。赋体多是短章,兴体数量也较少,往往比、赋,比、兴合用。虽然赋、比、兴的运用并不成熟,但却增加了《周易》卦爻辞的文学色彩。  相似文献   

14.
《琵琶行》与《老残游记》中的"白妞说书"同为描写音乐的杰作,二者都对人物出场进行了巧妙地铺垫,并用博喻手法赋音乐之形,此外两部作品都淋漓尽致地描摹了音乐的层次感。但较前者而言,《老残游记》中的"白妞说书"更有突破与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国策》、《史》、《汉》中22个语词进行考释,其中有的是新说,有的是正误,有的是补证,有的是溯源  相似文献   

16.
《左传》、《史记》判断句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左传》、《史记》判断句作了穷尽考察:从结构形式、构成成分、语义关系等三方面对二书判断句的异同进行了比较,从中管窥上古汉语判断句的共时面貌和历时变化。  相似文献   

17.
张伯驹曾经收藏和经手过诸多有关曹雪芹及《红楼梦》的文物,如《楝亭图》《楝亭夜话图》、脂砚、正白旗曹雪芹故居、《海客琴樽图》、"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三多六桥本"《红楼梦》等,并与诸多红学家吴恩裕、周汝昌等多有交往。张伯驹对相关文物、学人、作品的记录、鉴赏、题咏不仅是文物史、文化史上的大事,也是红学史上的重要资料,为红学相关问题的考证、解答提供了必要前提。梳理张伯驹与红学事物、红学问题的相关经历、记述、题咏等资料,对于了解红学史、对于红学研究中资料的使用与辨析都具有重要意义。张伯驹的相关研究也应该引起学界的关注,并成为新的学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8.
《论语》中的"人"、"民",在不同情况下,含义有所不同。前者多半泛指一切人,有时特指统治阶级;"民"则多指庶民百姓。两者具有种与属的关系。人中的"君子"、"小人",是对个人品德、学养的评价,指无定则。文章对上世纪70年代出版的《论语新探.释人民》一文,把"人"、"民"分别归属于"奴隶主与奴隶"两个阶级的观点进行了批评。与此同时,对《论语》中与"人"、"民"相关联的教、诲、爱、使等词语的含义分别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葛立斌 《南都学坛》2011,31(4):25-30
陆贾《新语》中多处叙《诗》史、言《诗》事、论《诗》说、引《诗》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陆贾的《诗》学观。他以"统物通变"为探讨汉初《诗》学的主要方法,提出了"原情立本"、"以匡衰乱"、"尽情为器"的《诗》史观;提出了"《诗》以仁义存亡"的《诗》学思想总纲以及"调心在己"的学《诗》观;并提出了"书不必起仲尼之门"的用《诗》观。陆贾这种"统物通变"的《诗》学阐释是汉初儒者对《诗》学思想的一次创新与改造,极大地影响了汉代后学对《诗》的理解与建构。  相似文献   

20.
对现存《蜀本草》中的《新修本草》佚文进行了考察,就医标记、来源等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新修本草》的研究辑复过程中,不能拘泥于《嘉本草》标记为"蜀本云",而忽视其中有《新修本草》佚文的存在;也不能拘泥于掌禹锡或唐慎微标记为"唐本",而不知其为转录自《蜀本草》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