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不仅是哲学、伦理学和法学领域的学术问题,也是国家治理领域的政治问题。“以德治国”是在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治国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对“以德治国”这一重要思想的深入探讨,以及当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分析传统中国处理德刑关系的历史经验入手,以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为主线,重点论述“以德治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构中的启示,在此基础上强调“法德兼治”符合当代中国法治需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述了中国历史上"德治"与"法治"并举的辩证思想,探讨了中国古代"德治"的成功典例和否定"德治"只推行"法治"的秦王朝的失败教训.在分析"德治"不等于"人治"的基础上概括性地总结了中国古代"德治"传统的基本内容,论述了确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德治"观念必须把握的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探讨“法治”在中国历史的演变 ,揭示“法治”的本质即“人治”及其原因 ,通过比较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展示“法治”、“德治”的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4.
在乡村治理中自治、法治、德治不是并列关系,自治是法治和德治所追求的目标,法治是自治和德治的保障,德治是自治 和法治的基础。“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 实施,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要强化党的领导,立足自治体系建设目标,推进 乡村法治和德治建设,使得自治、法治、德治协同作用于乡村治理。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在管理中 ,要“法治”与“德治”并举 ,要坚持“依法治校”也要坚持“以德治校”。“以德治校”中的“德治”是以肯定“依法治校”为重要基础的 ;“德治”是把“依法治校”同”“以德治校”看作是同等重要意义的“德治”。二者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6.
德治和法治,作为两种最基本最通用的治国方略。要从理论上考察二者的互动,必须深入剖析德治-法治互动的机理。本文通过分析德治和法治各自的功能优势及局限,指出两者内在的特性是法治与德治互动的逻辑前提。提出,德治促进法治的进化,法治对于德治起保障导向作用;德治和法治互动的目的是建设贯穿着道德性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通过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互为推进和促动,最终形成体制化、扩展化、积极化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尊重法律权威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方针的提出及历史渊源。论述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治理国家的两种理论模式,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历来都是法学家们争论不休的一个论题。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需要法治来为之保驾护航.同时也离不开德治的影响和支持,因而在我国法治与德治应当同步并举。协调推进。本文试图就两者相互结合的途径方式,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法治框架内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体系作一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中国的法治在本质上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法治.它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治”和现代西方国家的法治都有着根本的不同。法治建设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为此需要认清“法律至上性”与“法治至上性”的原则界线。法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特别注意所谓“德治”的基础作用。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中国要建成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0.
关于法与德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与西方历史上存有许多纷争。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德治还是西方历史上的法治都有失之偏颇之处 ,前者忽视个体之平等、自由 ,后者漠视团体之团结、互助。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又是德治经济 ,而法治与德治的和谐运作需要蕴含信用、平等、自由、团结、互助精神的良法与善德的互动。  相似文献   

11.
班固30岁以前,精读《离骚》,得其神韵,著作《离骚经章句》一卷,称屈原“痛君不明,信用群小,国将危亡,忠诚之情,怀不能已,故作《离骚》”,这是班固的基本观点。45岁后将其献上时,增写后序一篇,猛批刘安,对屈原亦颇有微词。两序的差异,主要是作者生存状态的变化所致,但不足以动摇其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2.
希利斯·米勒提出了"文学的终结在即"的著名论题.它在美国本土并未引起多大的反响,却在中国引起了人们激烈的反对.为什么?文章指出米勒"文学终结论"的"文学"不是指一种学科门类或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体,而是指一种出现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有特殊的历史内涵的文化话语.国内的理论家和学者们不是在后一种意义上理解米勒的文学的,而是在前一种意义上理论米勒的文学的,因而对该命题产生了普遍的误解.国内的理论家和学者们对米勒"文学终结论"的反诘和批判在很大程度上是无的放矢的.  相似文献   

13.
媒介转型带来了多种媒介形态并存的局面,也带来了媒介观念的革新。但是国内传媒在经历媒介转型的同时媒介同质化倾向也不断加剧,这是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对媒介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媒介同质化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本研究在对国内同质化问题进行一般理论概括和分析的同时,着重对重庆媒体出现的媒介同质化倾向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一套旨在解决媒体同质化问题的考核评价体系。这一考核评价体系涉及到考核评价的总体思路、考评原则、考评主体、考评指标及赋值依据以及考评组织实施等一系列核心问题和环节。  相似文献   

14.
媒介转型带来了多种媒介形态并存的局面,也带来了媒介观念的革新。但是国内传媒在经历媒介转型的同时媒介同质化倾向也不断加剧,这是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媒介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媒介同质化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本研究在对国内同质化问题进行一般理论概括和分析的同时,着重对重庆媒体出现的媒介同质化倾向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一套旨在解决媒体同质化问题的考核评价体系。这一考核评价体系涉及到考核评价的总体思路、考评原则、考评主体、考评指标及赋值依据以及考评组织实施等一系列核心问题和环节。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西安古代交响乐--西安鼓乐的品质和精神.采用实地考察与现代音乐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鼓"这一传统打击乐器在西安鼓乐中的作用,认为作为我国境内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的西安鼓乐,其价值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是屈指可数的."鼓"在西安鼓乐中具有非常突出的灵魂作用和地位,它通过节奏、音色及风格体现着中国民族音乐所传达的传统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调查和问卷的方式,从中学教师的视野出发,对当前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了学校教育在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中应负的责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佛教和马克思主义是仅有的两个完成了中国化.并对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外来思想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该充分借鉴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利弊得失.充分吸收其他各个理论成果的合理之处,充分和中国固有文明成果相结合,培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专家,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明进一步相融合.  相似文献   

18.
国外学者论毛泽东与民粹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及其思想与民粹主义的关系问题,是由国外学者提出进而影响到国内毛泽东研究领域。国外学者的观点是认为毛泽东的思想与民粹主义思潮有若干相似之处。由于受到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的限制,国外学者的分析具有片面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界定民粹主义内涵上不统一,以致非历史地评价毛泽东及其思想;二是依据毛泽东依靠农民、走群众路线的做法,错误地将毛泽东及其思想理解为马克思主义的民粹化;三是仅仅局限于民粹主义框架内分析毛泽东的晚年失误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9.
人性尊严:作为民生之本的宪法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尊严、不羞辱是人性尊严的具体体现,人性尊严是宪法权利的基本内核。民生之本首先在于人应该有尊严地生活、工作。没有尊严便谈不上民生。我们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必然要求我们的宪法应当给予人性尊严以应有的基础性地位,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注民生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国际人权公约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苏轼在北宋词坛是继柳永以后又一位改革者。然而,就其革新词体而言,即使在当时亦有一些不同看法,甚至出于同门弟子。研究北宋后期卓有影响的词家的创作实际和词学理论,结合词的特质,对后苏轼时期词坛的走势加以审视,可以帮助我们对东坡之革新做出冷静客观的认识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