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80年代中后期西方哲学思潮之一的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新诗结合,形成了具有明显后现代主义特质的"新生代"诗潮.它以反叛的姿态打破诗歌传统格局,以消解深度模式为由在文化的各个层面进行颠覆性运动.在诗学观念、话语方式、内在深度、艺术风格等方面都极具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2.
谭嗣同、夏曾佑、梁启超创作于1896至1897年间的"新学诗",原称"新诗",又名"新学之诗".他们不仅首次提出了"新诗"这一诗歌史上具有变革语言和解放诗体内涵的诗学概念,而且还进行了迥异于古典诗歌的"新诗"创作实践,成为诗体探索、新诗尝试的肇始和走出传统、面向世界的起点,并由此构成了中国诗歌近代化历程的第一阶段."新学诗"不等同于"诗界革命",它是"诗界革命"的先声,同时也对20世纪初年南社青年诗人的创作产生了直接影响.从概念、理念到创作,"新学诗"的出现,都意味着新诗的自觉.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前后诗坛形成革命诗潮,南社诗人的成就,是其重要标志。革命诗潮是诗界革命的新阶段,沿续了"新意境"、"新语句"与"古风格"三长具备的诗界革命纲领。在冲决旧诗境域、开拓新诗意境方面,表现出更不受传统诗教规范拘缚的精神,近代民主意识、民族精神、反清革命成为时代主题,在语言和格调上也有所变革发展。但国粹主义文化观阻碍了诗体变革的突破。从诗界革命到革命诗潮构成中国诗歌近代化转型的重要阶段,也形成了至今仍影响面很广的第三种诗歌类型"旧体新诗"。  相似文献   

4.
英国现代诗人奥登曾于1938年访问中国,他的诗学观念和诗歌创作带给中国诗人新的启示。奥登受到弗洛伊德主义的影响,用一种“临床”的手法来剖析社会、介入现实,使诗作带有明显的现实取向。在形式上,奥登采用“轻松诗”的体式处理严峻的现实题材,使诗歌呈现出反讽性的结构张力。奥登介入现实的诗学思想和轻松反讽的诗歌风格都影响了西南联大诗人群的创作,西南联大诗人群在接受奥登的时候也结合了中国的现实语境,将其转化为本土化的诗歌实践。探究西南联大诗人群对奥登的接受与转化,对于理解1940年代现代主义诗潮的形成有着积极作用,也有利于探寻西方文学资源对中国新诗带来的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5.
清末至五四时期,中国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急遽变化,为适应中国新诗变革的需要以及外来诗学的冲击和影响,中国诗歌理论开始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从"诗界革命"论者到王国维、青年鲁迅再到五四诗歌革命先驱,一大批诗人、诗论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现代特色的诗歌观念、主张,逐步实现了诗歌理论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经常讨论外国诗歌对中国新诗文体以及创作的影响,却往往忽略了处于二者之间的译诗的中介作用.本文从两个层面论述了译诗是外国诗歌影响中国新诗的中介:译诗是外国诗歌影响中国新诗文体的中介;译诗是外国诗歌影响中国新诗创作的中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新诗及创作的发展对译诗的促进作用,由此也突出了诗歌翻译与创作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俄国形式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形式、语言因素来研究文学现象的新视角,由此来考察从朦胧诗到先锋诗的发展与流变,实际上是一次次对已有文学形式的陌生化,是向以语言为核心的诗本体的回归.在对新诗潮从理论高度进行梳理和分析中,找出其革命性因素及存在的不足,旨在对中国新诗的发展提供某种借鉴和参照.  相似文献   

8.
从"辨明新诗与旧诗的性质"入手,探讨"新诗的前程",是废名《谈新诗》的问题和方法。废名从"诗的感觉"入手,把新诗的源流上溯到晚唐的"温李"乃至六朝,为新诗发展寻找源头活水。废名标举"诗的内容",是希望打破对旧诗形式的迷恋,同时为1930年代现代派诗歌正名。废名以"内容"为本体的诗学观,颠覆了传统诗学的形式本体观。废名的"散文的文字"、"诗的内容"的新诗观念,体现了新诗发展的历史趋势,他和朱自清所见略同,但早于朱自清。  相似文献   

9.
论新诗(1917~1949)历史发展的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着眼于新诗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定性 ,并结合社会历史发展对文学发生的影响 ,通过对新诗流派嬗变轨迹的综合把握 ,考察了诗人群体的兴衰、诗歌体式的更迭、创作方法的演变等新诗特质 ,确立了新诗发展过程中几个重要的分水岭 ,从而把新诗 (1917~ 194 9)的历史划分为四个发展时期 ,并分别就每一个时期的主体诗潮特征予以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民刊在新世纪以来的新诗发展中承担了一个小传统的角色,《漆》诗歌沙龙在中国新诗发展中延续了"生活即是诗"的传统精神,他们以"漆"小圈子组团的方式为碎片化的诗歌撑起了诗歌复兴大旗,重朔了诗歌的自然生命诗学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继承中华民族诗学传统,把诗歌的社会功能归结为陶冶精神、培养文化人格,对题材没有苛求,与“写中心”的观念有天渊之别。梁启超主张“诗界革命”“当革其精神,非革其形式”,实际是主张发扬中国传统风格的优势,而在精神方面要有个追上时代的发展、梁启超肯定黄遵宪在诗界革命中的成就,并非说黄氏已完成了“诗界革命”。要真正了解梁启超诗学观念,就要从不强诗歌作附庸开始。  相似文献   

12.
百年中国新诗诗体建设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从中国新诗发生之中寻找到深层的答案.新诗的发生,把旧诗推向对立面,造成百年旧体诗创作始终没有得到公正评价,造成百年诗体建设的偏狭;发生期新诗在体式上的特征就是"自由",造成百年自由诗体的强势地位,制约着其他诗体的发展,始终没有形成定型或准定型诗体;新诗发生期对外在格律形式的轻率否定,成为一种定势思维,制约着新诗格律的探索,百年中国走过了一条新诗自由化把律化推向边缘的诗体建构道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代煤矿诗歌的发展与新中国成立后文学体制的建构密切相关,出现了早期的煤矿诗人。作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较具代表性的煤矿诗人,刘玉龙的煤矿诗歌创作延续了此前煤矿诗歌的精神,也展现出自身的艺术特质。从诗歌内容来看,刘玉龙的煤矿诗歌创作,在诗情和诗意上,主要从现实角度深入挖掘特殊的意象和场景,以诚挚而深厚的情感再现煤矿。而从诗歌形式来看,刘玉龙尝试以跳跃性的思维、创造性的想象及诗歌抒情主体的多样化等层面进行探索,力求将诗歌的形式与诗歌的情绪、诗歌再现的对象融为一体,从而以诗歌建构起丰富多彩的煤矿世界。  相似文献   

14.
英诗汉译中语词、形式与意境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境是诗歌的生命,营造意境,乃是中外诗人在创作时苦心追求的最高境界。如何转移、转达和保留这一境界,也是经常困扰诗歌翻译工作者的问题之一。在英语诗歌汉译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因词害意、因形损意的现象。文章就英诗汉译中语词和形式的选择与意境再现关系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回顾我的诗歌创作历程,我深切地感到写作是一种快乐。我把写诗当作一种修炼、一种领悟、一种传达、一种释放的人生体验。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写诗没有半点功利色 彩,我觉得诗歌与我有缘;诗歌能让我表达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能抒发自己的快乐与忧伤;能揭示人世间的美与丑、虚伪与真实;能让人从绝望中找到希望。诗歌是一片净土, 是一座能引人洗心革面和忏悔人生的殿堂。于我而言,诗歌是灵魂的栖息地,我坚持按自己的既定方向去写。  相似文献   

16.
近几十年以来,韩国清代诗学研究比其他诗学,如唐宋诗或魏晋诗,有相当大的差距。进入1990年代以后,有关清诗与清代诗论研究的成果时有呈现。在清诗思潮研究方面,清代诗学研究的水平并不高,研究范围也只限于所谓四大诗论而已,但近来开始重视诗歌理论的研究和对中国传统诗论的理解,研究热度愈来愈高,这是相当鼓舞人心的;在作家论部分,清代重要作家如钱谦益、王士祯、袁枚、沈德潜等十多人大约都涉及到了,其中偏重于王士祯、袁枚等诗论,但其研究水平尚不高;在中国诗论部分,最重要的资料以清诗话为中心,国内清诗话研究者不过二十余人,其中本人近十年问集中研究清诗话,把其诗论内容开始应用于唐诗等中国诗学,关于清诗话研究方面的专著仅有本人所撰《清诗话研究》、《中国诗话的诗论》和《中国诗话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诗是具有现代性的诗。中国现代诗在历史的嬗变过程中涌现出一些代表人物并取得了骄人的实绩。现代诗反叛冲击传统的审美趣味和诗美理想,体现出一种新的诗学精神。诗的现代嬗变的诗学意义,在于诗艺之变突破了诗歌表现方式的心理圃限;诗意之变凸显了诗歌的智性之美;诗人品格,也由“志士才子”转化为“赤子哲人”。现代诗人品格的形成,是诗学精神的深层变革。  相似文献   

18.
新诗革命具有特殊的历史语境 ,采用了极端的革命方式 ,是一次远远超过汉语诗歌承受能力的文体大革命 ,具有激进、极端的特点 ,完全打破了文体革命渐进才能有效地进行的原则 ,废弃了汉诗诗体的进化所具有的渐变传统 ,不是纯粹的文体革命 ,而是被严重地意识形态化 (政治化 )、世俗化 (急功近利地实用化 )的非诗的极端的文体运动 ,是利用了诗自身的文体革命潜能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启蒙运动。这样的文体革命给汉语诗歌带来了特殊的后果 ,影响了汉语诗歌在 2 0世纪正常的诗体建设。  相似文献   

19.
代绪宇 《南都学坛》2004,24(4):46-53
讽刺诗是20世纪汉语诗歌中重要而特殊的品种。20世纪前半期中国社会大动乱,讽刺诗几乎成为社会改革甚至政治革命的工具,具有激进尖刻的文体风格;20世纪后半期中国社会相对平稳,讽刺诗回归本体,具有保守节制的文体风格。但是仍然具有直面社会的写实风格和与政治及现实既对抗又和解的中庸风格及谐隐怨刺而又节制宽容的讽刺传统。20世纪在民间还存在大量具有游戏性质的讽刺诗。尽管自由诗是20世纪汉语诗歌的主流诗体,但是讽刺诗采用的主要诗体是在传统的基础上适度改良了的格律诗体。讽刺诗采用格律诗体,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同时期汉语诗歌在诗体自由化上的极端,保证了汉语诗歌的格律传统在20世纪的被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