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9 毫秒
1.
沸沸扬扬的"华南虎照片"事件引发了各种争议,我国理论界关于公益诉讼的探讨愈演愈烈.以此事件为出发点,简单分析了我国我国近几年发生的比较典型的公益诉讼案件,并介绍了公益诉讼的历史演进过程及当代各国的公益诉讼模式.对当今世界各国的公益诉讼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做以回顾和总结,分析我国理论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探讨的成果,并提出关于公益诉讼内涵界定的要点.对我国建立公益诉讼制度所面对的难题和挑战及建立该制度必要性、可行性及其意义做和简要分析,以期对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请不请律师都一样"及"刑辩难"现象进行了评析,在指出传统诉讼文化及观念的影响是根本(深层)原因,控强辩弱的控辩式诉讼模式是直接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变诉讼观念,修正法律并真正实现控辩平衡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证据的定义问题在诉讼法学中一直都是充满争议的,现有的各种观点虽然各有其合理之处,但是缺陷也很明显。本文关注于民事诉讼领域中的证据问题,并试图论证民事诉讼证据就是当事人在诉讼程序中提交给法院的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材料和法院依职权调查所得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点警制是新生制度,目的为提高办案效率,却混淆了权力与权利的界限.通过分析诉讼效率与诉讼公正之间的冲突关系,发现点选警察制没有根本性提高办案效率,反而加剧控辩力量失衡,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程序正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厌讼"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厌讼"是中国传统诉讼观念的一个主要表现方面."厌讼"以不同的主体、不同的内涵存在于共同的表现之下、观念之中.官吏阶层与普通主体的"厌讼"观念有不同的内涵与成因.  相似文献   

6.
在“无讼”的传统法律意识下,论者分析缺乏国家法律制度的有效保护下,徽商惟有主动依附封建政治势力,锻造出徽商“好讼”性格,也不可避免地给徽商的发展带来诸多弊害。以史为鉴,一方面尝试着在传统徽学研究领域里,开辟出以法律史学的视角研究徽商的一块新领域;另一方面也为我国当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为立法者如何处理好“官”与“商”之间的和谐关系,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7.
8.
沉默权体现了现代法制社会诉讼程序的基本价值,即保障人权、维护正义.确认和保障人的尊严和自由不受侵犯是现代法制社会的基石,也是诉讼正义的具体体现.沉默权是无罪推定原则必然延伸的诉讼权利.没有沉默权就不会有真正的无罪推定原则.从理论上分析,"如实回答"义务是违背无罪推定原则的,其实质是以一种精神诱供或精神逼供的方式强迫被告人自证有罪.从诉讼正义的角度看,诉讼法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实现实体正义上,其本身也具有内在的独立的价值.诉讼法不仅仅是保障实体法得以实现的手段,它自身也是目的,也有价值,这种价值就是形式正义.  相似文献   

9.
"平等权"是公民重要的宪法权利,对于公民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当平等权受到侵犯时,目前的司法救济途径只有行政诉讼.但由于行政诉讼本身的缺陷,平等权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救济.修改行政诉讼法是完善平等权保障的重要途径.建立宪法诉讼则是平等权得到保障的必由之路也是最根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出于提高诉讼效率之考虑而源于英美法的辩诉交易制度,由于该制度之明显优势,在美国已由起初确立时的"配角"地位转变成为了"主角",这一变化也一定程度影响了传统大陆法系国家。在罗马法的诞生地意大利,1988年及其后修订的刑事诉讼法里也增加了具有辩诉交易性质的协议程序。不同法律文化传统下的两种辩诉交易各自表现如何,对人们有什么样的启发,文章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中国立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建立回避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追求程序上的公正,但是由于立法上的疏漏,没有对回避所产生的法律效力及其回避人员的责任承担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对此提出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细菌战受害者对日索赔诉讼案中,日本法院不断以"国家无答责"为由,驳回我国细菌战受害者的诉讼请求,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从"国家豁免权"这一角度看1、国家豁免原则决不是为了对破坏国家的独立主权、破坏国际法制度和危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国际犯罪提供保护;2、侵华日军细菌战严重违反了国际法准则,是性质极其恶劣的国际犯罪行为;3、在细菌战受害者对日索赔诉讼案中,日本国家因严重违反了国际法准则而不适用"国家豁免权".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社会中,“兄弟有序”的伦理规范与现实生活中的“同室操戈”是并存的。而这种矛盾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兄弟之间的争产诉讼,在诉讼的形成与解决中,蕴涵了家庭、宗族、亲情、宗法等社会自发性约束机制与国家法律之间的关系,以及清代社会秩序得以维护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私了"现象的法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梳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无讼"思想的基础上,以法经济学的观点分析了"私了"存在的经济根源,并从法社会学的角度详细探究了"私了"现象所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其它成因,提出应在法律的许可限度内,允许公民在一定规则和司法的合理引导下,通过"私了"的理性协商、沟通和对话解决问题,使公民合理地享有私权自治处理纠纷的权利与可能.  相似文献   

15.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理论是近年来法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但其理论意旨与制度建构仍然停留在权力制约的基础之上,忽视了国家与社会对话、公法权利与私法权利的沟通,以及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融合,容易引导行政公益诉讼理论与制度走向歧途.因此,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视角,运用国家和社会、公法权利与私法权利、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三对范畴,从3个维度反思当前行政公益诉讼基本理论,以摒弃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对立,破除私人邻域和公共邻域的藩篱,实现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融合,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现有的诉讼费用以败诉方负担为原则,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亦适用该原则,由败诉原告全额负担,在法律适用上并无不当,但在情理上显失公平.这种不公平会给公益诉讼带来冷却效应,影响诉权实现,不利于维护公共权益,进而阻碍公益诉讼的发展.目前公益诉讼中原告诉讼费用负担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包括:立法之间出现冲突;检察院提起的公益诉讼,诉费由国家负担不合理;诉讼费用昂贵;法官减免诉讼费用随意性大.对此需采取明确诉讼费用的性质,规范立法主体;建立不同主体适用同等诉讼费用负担的机制;转移败诉原告负担诉讼费用的方式,即建立公益诉讼费用保险制度和公益诉讼救助基金;约束法官减免诉讼费用的权力.  相似文献   

17.
传闻证据规则是英美证据法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规则。我国正在研究、制定证据法,就是否需要确立传闻证据规则这一点上,有人主张移植该规则。然而,经过理性反思,我们发现传闻证据规则国设立了相当多的例外情形,已显得繁琐而复杂,并又与我国的诉讼模式、法律传统存在相斥性。因此,传闻证据规则不宜“传来”,但可借鉴其合理“内核”。  相似文献   

18.
新<公司法>与旧<公司法>比较而言,尽管引入了许多新的制度,有很大的进步,但仍没有摆脱"缺乏可操作性"这个固有法律弊端,就公司治理中最为重要的累积投票制度和股东衍生诉讼制度而言,这种情况尤为严重.立法部门应立足我国公司治理的具体情况,完善上述制度.  相似文献   

19.
为维护公益,有必要纳入公益诉讼。可从现有规则规则出发,通过扩大解释"法律上利害关系"以容纳公益诉论讼,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其事实上受到实际影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由人民法院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全面审查,从而最终构建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