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国际汉学领域之佛教文学研究中,学人对重要的单部疑伪经或同类型的疑伪经较为关注,故相关成果也相对突出,但对疑伪经总体性质的认识却较有欠缺。有鉴于此,有必要从宏观角度来讨论疑伪经与中国古代文学之关系。它主要表现在四大层面:一者从文学史言,疑伪经本身就是古代宗教文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之一;二者从思想史言,疑伪经是印度佛教中国化最直接的文本体现;三者从欣赏趣味言,疑伪经塑造的人物形象更符合中土民众的审美心理;四者从影响言,疑伪经既为后世作家提供了大量的文学创作素材,进而形成固定的母题,同时,又促成了某些佛教法会仪式的形成与流播。当然,中土固有的文学作品,也对疑伪经的撰作产生过相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卷数浩繁的敦煌佛经写本中,存有大量的藏外佚典及疑伪经。这两部分佛教文献中有不少可推断出其大致的撰、抄时间,是原始可靠的全新语料,对于中古、近代汉语的词汇研究具有填补空白的价值;对敦煌古佚和疑伪经中的词语加以考察,还可以为一些大型辞书的修订提供诸如纠正误释、增补义项、提前例证、扩充词条等方面的参考。本文择取新近所研读的敦煌古佚和疑伪经中的部分词语试加考释。  相似文献   

3.
中国佛教的民俗化并非始自近代,而是伴随着佛教入华的整个发展过程,它是佛教信仰实践层面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佛教的民俗化发展涉及到作为外来的佛教在进入中国民众日常生活时所产生的自身本土化转变,以及中国民众如何基于自身的习俗文化、伦常日用传统来抉择、取舍、接纳、改造一个外来的制度性宗教。中国佛教的民俗化信仰路径不同于以"契经""契理"为基础、以"信解行证"为传统的"义理性佛教",而呈现出淡化佛教义理、注重仪式化信仰生活空间营造的特质。佛教民俗化的信仰建构表现为以佛教"疑伪经"以及"民间宝卷"为其教义来源与根据,以"民间佛教神谱系统"为崇拜对象,以"灵验"与"叙事"为核心手段来建构其信仰,以及维护其信仰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佛教进入中国初期,佛讖的演变经历过两个阶段。早期佛教经义中佛菩萨预言类型翻译为佛之谶言,是佛讖最本初的形态。后佛教弘传至中国,大量西域胡僧善纬作谶的风尚流行开来,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佛教大量传播,在翻译文本和意识形态上不可避免受两汉时期的谶纬思维影响,汉地僧人参与佛教谶言的制造与大量疑伪经的出现,导致另一种形态佛谶的出现,其具有中土传统文化特色,以导俗而求真,意在使佛教更好地融入中土文化。佛讖在传播形式上更加本土化,在内容上更多方面表现出对社会民生个人命运的关怀。佛讖的演变对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主流文化适应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灌顶经》是南北朝时期中国僧人撰述的经典,亦即所谓疑伪经.日本古写经中的《清净法行经》和《毗罗三昧经》为《大灌顶经》的证伪提供了新的证据.而兴圣寺写经《大灌顶经》卷一前之所以抄《灌顶度星招魂断绝复连经》(《度星经》),是出于与《大灌顶经》佛教仪式互补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提要]近一百年来,日本学术界在引入欧洲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基础上,综合运用语言学、历史学、思想史等方法,在印度佛教、中国佛教、日本佛教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这种研究范式的局限乃至弊端也开始引起反思。另外,围绕“大乘非佛说”“大乘佛教的起源”“《大乘起信论》的真伪”“如来藏思想是不是佛教”等问题展开激烈争论,深刻影响到东亚乃至世界佛教学术界的研究走向。进入21世纪之后,日本学术界在佛教福祉学、佛教生死学方面进行了新的开拓,力图挖掘佛教学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版本比对和梳理相关佛教伪经史料,可以确认张祜嘲笑白居易《长恨歌》的用语不是“目连变”,而是“目连经”;而《东京梦华录》所说“尊胜目连经”,实指《尊胜经》和《目连经》,其“目连经救母杂剧”之“目连经”实指《佛说目连救母经》。此外,宋元以来的禅宗语录,也是检讨目连故事传播及目连文化生成史的重要宝库,很值得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8.
敦煌文献中保存的一百多种疑伪经,绝大多数都不载于清以前的藏经,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但其中不少都是残卷(片),给整理研究工作带来了严重影响。《斋法清净经》《法王经》《十王经》是隋唐五代宋初时较为流行的三种疑伪经,通过考察这三部疑伪经在敦煌文献中的现存面貌,厘清其所存卷号以及完整或残缺的情况,并从内容接续、残字拼合、行款相同、字迹书风相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可将这三经中的32号残卷(片)缀合为10组。通过缀合,这些原本分裂的残卷得以重聚一处;借助缀接后的写本所显示的较为完整的信息,不仅可以为这些残卷(片)进行准确的定名,还可以对其形制、内容与性质做出更为客观、可靠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药师经》宣传东方药师如来信仰,在中土流传很广。由于其第一译来源不明,僧祐认为该经是"依经抄撰"的伪经。但在费长房、慧矩对勘梵本之后,尤其是后三译出现后,佛经目录学家均倾向于认为《药师经》为翻译佛经。现代的佛教研究者因该经中有一些中国文化因素而认为其是中土所撰之伪经,并认为后三译是《药师经》梵本回流中土后翻译而成的。这种说法固然很有新意,但忽视了佛教"抄经"与"伪经"的区别,也对当时的中印文化交流状况认识不足。其实,《药师经》有着一系列的佛经渊源,汉译《药师经》也有着梵本依据,其中的异常处均能得到很好地解释。因此,目前尚不能认定《药师经》为中土所撰之伪经。  相似文献   

10.
在佛教典籍中,尤其是大乘佛教典籍中,<大乘起信论>是一部非常具有影响的论著,它与中国的佛学发展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关于<大乘起信论>的真伪问题历来存在诸多分歧,相左的意见和言论大量存在,至今未有定论.本文暂不述及这一问题,只对<大乘起信论>的文本中缩包含的佛教理论谈一些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一、“声近义通”学说和“声近义通”现象1.1 “声近义通”学说 “声近义通”(亦称“音近义通”或“声通同训”)作为一个训访学上的术语,本是有清一代乾嘉学派提出的一种学说,其大意是:在古代书面语言中,一些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其义往往可以相通,因而人们在训诂的实践中,可以根据这种声义的条贯解释字义,考订字音,解决那些仅据字形不易解决的问题。这种训诂活动用清代训诂学家戴震的话说就是“疑于义者,以声求之;疑于声者,以义正之。”(《转语二十章序》)“疑于义者,以声求之”的例子如:  相似文献   

12.
汉魏六朝时期是道教兴起、佛教传入中国,进而引发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激烈碰撞的时期。作为道家象征符号的老子,曾被道教和佛教双方进行大规模的宗教化解读和利用,“老子化胡说”是这个过程中的典型现象。从这个时期佛教徒对待老子其人其书的基本态度可以看出老子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宗教史上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凡是从事科研活动的人,都会遇到下述问题,即:知疑、探索、创新。如果把“知疑”看成是“认识领域”的,那么“探索”,就可以说是“实践、行动领域”的。而创新是知疑和探索的目标和归宿,为学术发展作出建树。我国早就有“学贵知疑”的治学主张,明代白沙先生陈献章还做过阐释:“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小疑获小进,大疑得大知。古人所以重视发现问题的“疑”,是把“疑”看作“知”的先导。我们从著名科学家的传记中发现,好奇心和发疑好问精神,是他们一个普遍个性。李时珍从小就有个脾气,看到了什么都要问,问也是究根问底的。就是这位伟大的医(?)学家,在《本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的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研究亟需进行文化学意义上的梳理。而民族文化内趋力(世俗性、艺术性)和民族文化选择机制(祖先崇拜仪轨)的研究方式应该成为佛教雕塑艺术的基本研究方式,三者水乳交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世俗性内趋力体现了祖先崇拜仪轨的内容性因素的基本趋向,艺术性内趋力则体现了祖先崇拜仪轨的形式化因素的基本趋向。其中纹饰、伪经、菩萨女性化造像的变化体现和促进了这种艺术融合趋向。  相似文献   

15.
部派时期是佛教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诸部派关注的问题很多,其中对“法”与“我”的实有与空无问题的讨论最为突出.各派这方面的理论实际涉及的是世间事物和人生现象的本质问题.这些理论体现了有关部派在哲学上的基本倾向.部派佛教就这类问题的探讨对推动整个佛教思想体系的发展起了极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律宗形成于唐代,是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之一。它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以“戒体”理论为中心的。虽然戒体思想源于印度佛教理论,但在本质上则是以道宣为代表的中国佛教思想家们的理论创造,他们力图从本体的层面上解决佛教徒持戒修行“因何而成”和“如何而成”的问题。由唐至宋,律宗思想家们对戒体理论作出了本体性的构建,并探讨了其所具有的“业力”和体用的意义及功能。其实质即是通过“善种子”的本体化思维不仅完成了对实体化的“色”、“心”的超越,也促进了中国佛教理论向深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僧肇的《物不迁论》一直受到褒贬不一的评价,文章从“物不迁”涉及到的两大基本哲学问题,即物的本性和时间的本质出发,分析《物不迁论》引发的论争。在澄清“性住”与“物不迁”关系的基础上,说明《物不迁论》不违佛教“性空”义理,其非实体化的思维方式有助于解决哲学史上实体化思维带来的“时间”和“物体同一性”的争论。《物不迁论》体现了典型的中国佛教思维方式,展现出了佛教在对中国本土思想吸收与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是“佛教中国化”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佛教“净土宗”的祖庭──庐山东林寺,名扬海内外;特别在日本和东南亚一带信者众多,至今日本佛教信徒仍把东林寺奉为祖庭。东晋太元11年(386年),慧远大师主持东林寺,创立了净土宗,献心庐岳,影响极大。至唐代大中年间,东林寺极为兴盛,有殿厢塔室310多间,谓“万僧之居”,亦称“佛教阐化之基”。唐宋时期,外来佛教已行变成中国化佛教,“净土宗”就是其代表之一。“净土宗”的教义,是一种简单的念佛方法,即只要念“阿弥防佛”的名称,是妇孺黔首都可以学佛修行,到达“西方极乐世界”。因此,信徒众多,东林寺成了虔诚膜拜…  相似文献   

19.
评季羡林先生主编的“中国禅学丛书”莫常红禅,即梵语“禅那”的简译,意即思维修。禅宗则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独树一帜的重大派别,可以说是中国化的佛教。它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融汇中国原有的文化,影响越来越大,蔚为大观。它给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语言、绘画、园林和...  相似文献   

20.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近几年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紧紧围绕“问题”,在“疑”字上下功夫,以“质疑、解疑、梳疑”为主线,以“解疑”为核心,开展了“三疑”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下面谈谈笔者实施“三疑”教学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