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第三极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自觉的产物,文章将"第三极文化"置于他者的语义下,讨论其作为他者的民族性与作为自我的排他性,探讨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 "第三极文化"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
孔子是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思想家。他提出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具有极其深远影响的道德理想目标,作为实现其社会理想的精神动力。他将周公为代表的西周初期统治者的思想主张,作为自己思想体系的出发点和逻辑起点。孔子的志向在于建立一个富足、文明、和谐、稳定的理想社会。出于实现这一社会理想的需要,他提出了一个以"仁"为核心、以"礼""义"等为基本范畴的社会道德价值体系,设计了具有不同层次品格的理想人格形象。他谈论最多的道德理想人格是"君子"。君子人格应当具备的品格,最主要的是"仁""知""勇"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莱布尼茨在近代诠释学或解释学发展史上的巨大影响开始,试图说明他在跨文化诠释学理论基础方面和跨文化诠释学亲身实践方面的贡献,认为他在两个方面都具有经典意义,卸典范意义.本文讨论了三点:第一,莱布尼茨的普遍和谐理论是否对于不同文化之间进行理解和解释的可能性提供了一种哲学说明.从而对于跨文化诠释学的可能性提供了一种哲学论证.第二,简要讨论了莱布尼茨在"关于中国人的自然神学观念的讨论"中的基础思路,看他如何在相异的文化中看到自己的文化.和在自己的文化中看到相异的文化,从而否定存在着纯粹文化和纯粹文化传统.第三,从莱布尼茨及其时代谈论不同文化的习惯方式,提出关于"西方文化"、"东方文化"或者"中国文化"这类说法是否存在着问题,是否和如何可能会导致误解.本文的主要意图是突出探讨跨文化诠释学的基础理念与方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隋彬 《南都学坛》2004,24(4):63-64
"市民世界"是老舍作品的一大特色,它几乎包罗了现代市民阶层的所有方面。老舍习惯用"文化"来分割他的市民世界,其中不同类型的市民形象,体现着老舍对传统文化不同层面的分析与批判。在他的"市民世界"中,活跃着三种不同类型的市民:老派市民、新派市民以及正派市民或理想式市民。老舍描述他们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命运时,既表现了对传统文化批判的意识,同时对传统的必然失落又表现出复杂的感情,但他的可贵在于不忘在对传统文化、民族性格潜在力量的挖掘中,去寻找民族振兴的理想之路。  相似文献   

5.
片头叙事的功能开拓,在形成谱系的台湾电影里表现得非常突出.作为第二代导演代表,侯孝贤创造性地处理片头,使之成为影片的最佳注脚或传达和谐的自然理想,或成为一个情节隐喻而颇具"元叙事"特征,或构建散点透视的全息式结构;第三代导演的李安因置身异域文化,借助好莱坞电影在中产阶级中的优势,对片头进行了一种重情节、重节奏的剪辑处理,积极靠近古典叙事,这在他的"父亲三部曲"中尤为明显;同为第三代导演的蔡明亮执着于现代主义的艺术理念,透露出个人专断的风格.片头出现了两类情况或被强行解构,既取消了说明功能,也失去了叙事功能;或运用陌生化策略建构寓言性世界.而这是强调审丑与超越的现代主义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辜鸿铭兼具中西方双重文化身份,他以消除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化的固有成见和蛮横态度为传播理念,在"第三空间"以杂合的传播策略实现了儒经文化的有效传播。他一方面选择归化翻译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改写儒经,满足西方读者的审美期待;另一方面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尽可能再现儒经所认知的世界和所塑造的美。辜鸿铭英译儒经的传播过程就是中西方文化在相交的"第三空间"转化、交融、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被称为第二代新儒学家代表之一的唐君毅,运用圆融的形式把西方国家多位哲学家的理念援入中国传统儒道佛学之道德思想文化体系内.他的道德思想理念认为"中国儒家道德思想是以完成人格为最后目的,而不以之为任何事物之手段."他依据儒家之"天人合德"思想,透过人的道德主体观点去认识和理解"天"之超越性,使人的道德主体因此而获得"超越"的意义.唐君毅的哲思逻辑是以"天人合德"精神为基础作出"人极、皇极、太极"三极并建之理想道德文化世界的推论.当他不遗余力阐扬本土传统文化之际,亦为中国及西方文化之道德文化、文化价值、宗教信仰等作出评论与分析.唐先生能够奉献毕生精力于促进文化事业之原动力,乃是他希望能"为中国及西方之文化理想之融通建立一理论基础,并提出一文化哲学之系统".唐先生之愿望是提倡全世界人民得以分享多元文化的智慧宝库.他所希望的世界能够得享真、善、美的生活,这也是中国的儒学家、道学家和佛学家之学者们的祝愿.  相似文献   

8.
平野健一郎提出他的"国际文化论"以来,即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他指出文化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具有动态的相对稳定的体系性,因此他主张以文化为视野,立足"文化触变论"来分析国际关系。他在理论构建中,主要阐释了三个问题:一、国际关系是文化的;二、文化触变是一种创造文化的行为,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外在动力;三、尊重文化主体,维护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这一理论的提出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但其涉及有关文化的定义、西方文化人类学的应用、"边缘人"对文化重构的重要作用、文化自身发展的根本动力等诸多问题还有待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9.
"混融自我"是指在多元文化混搭背景下,个体在多维涵化过程中形成的多个文化自我之间的混融。本文以"混融自我"作为分析工具,以当代中国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作为分析对象,梳理了中国社会三种文化(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与当代中国人三重自我(关系我、个体我和集体我)的关系,并从文化会聚心理学视角出发,提出了中国人"混融自我"的建构,即三类认同两种文化的二重"混融自我"和一类认同三种文化的三重"混融自我",进而指出中国人理想的自我系统应该是三种文化自我和四种混融自我的并存,最终指向"多元一体"的具有统整性的自我系统,其中,集体我或集体我为主导的混融自我与其他自我之间是并存、包容和指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调和折衷"在杜亚泉的思想体系中具有方法论意义.在政治思想上,他以"调和折衷"的方法处理保守党和进步党、集权制与分权制、国家主义与和平主义的关系,构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在文化思想上,他通过对中与西、新与旧的"调和折衷"建构了自己的文化理想.杜亚泉"调和折衷"的方法论有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思想来源,但在征引西方思想的表层下,隐藏着以中国传统文化参照,发明西方思想实质.  相似文献   

11.
孟子哲学是求善的哲学."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是他的崇高理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他的处世原则,"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是他的一贯精神.这种道德情感一方面是对当时战争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的否定和反叛,另一方面也是与其严格的道德自律、"孳孳为善"的精神追求分不开的.本文对孟子的研究,是将标志其本质特征的道德情感置放于当时社会历史进程和复杂曲折的心路历程之中,试图一方面动态地考察深刻影响他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也辩证地审视他的深层心理结构,展示成就其道德情感的强大意志力量,从而把早已被"蒸发"为干巴巴的哲学原理与政治信念象征符号的孟子还原为处于多维文化视野之中的生命之躯,当作一个时代的文化心态来展开解剖,从而有助于更深刻真实地认识孟学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2.
无名氏在他的小说创作中表现了宗教哲学的溶解和整合的文化态势,尤其是代表作《无名书初稿》,通过印蒂一生之追求,探寻生命与宗教精神融通的至境。但由于先行理念和认识论的局限,无名氏所建构的在儒文化调和下的"释耶相融"文化理想发生了偏离,实质上只导向道家或道教文化的东方古典哲学精神。无名氏的小说创作虽然对宗教文化及其教义有着某种程度的曲解,但其艺术独创性终究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3.
王戎作为竹林七贤之一,其实很少受到“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竹林玄学影响,他秉承山涛入世的名士人格理想,代表了自然与名教相结合的一种实践情况。他怀儒家入世的精神而不婴事务,奉道家俭约的宗旨又广聚钱财,以其人格的二重性说明了士大大兼治玄儒的思想困境,影响了西晋时期知识分子“士无特操”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4.
张謇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开拓者。因为是早期,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对他的现代性探索起了极大的制约作用。他力追“西用”,而又驻足“中体”,他以欧美的器用形制和“唐虞三代”的伦理社会相嫁接,构思在南通推行现代化的理想模式。但是,这个“儒家千年王国”的现代化理想模式只是一个“乌托邦”。张謇的事业在他的价值理想激励中成长,但也在他的价值理想导引下最终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15.
老舍是编辑家,是20世纪中国最具编辑风格和贡献的编辑家之一,及藉编辑出版推进通俗文艺普及与提高的卓越旗手。致力文艺出版物通俗化、民族化、大众化及中国化,是老舍编辑出版活动的主要贡献。老舍编辑出版理论与其文艺创作理论水乳交融,形成了同一的创作—编辑美学理论。他把创作理想延续至编辑出版理想,赋予编辑出版活动人性化人格化“理想”,将理念和理想贯通于创作、编辑、出版、发行整个精神产品生产的过程。老舍编辑出版活动及其理论是中国编辑史出版史上不容忽视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评论派"在20世纪20年代与鲁迅之间的论争,实际上是东、西方留学生之间的思想分歧与论争,是当时不同的文化流派关于中国现代性的不同想象导致的必然结果。他们一方坚持欧美自由主义的社会政治理想,另一方则主张效仿法俄的社会暴力革命方式。虽然文化启蒙曾是双方共同的目标,但是由于鲁迅对文化启蒙的巨大失望,所以在"呐喊"之后已经"彷徨"。这场论争既是鲁迅思想转向的标志,也是其思想转向完成的象征。它意味着鲁迅已经放弃文化启蒙的理想,而主张立竿见影的社会革命。其实,鲁迅并不是一个坚定的文化启蒙主义者,其文化启蒙带有明显的急功近利倾向。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作品中的泛神论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从文在20世纪40年代承认自己是一个泛神论者。泛神论这一舶来品在沈从文的视野下发生了异变,成为一个独特性的文学史现象。崇尚自由和执著理想是其泛神论的两个成因。一方面,沈从文崇尚自由的天性得益于地域文化、母性文化等的影响,使其以悲悯的情怀看待人与自然万物,消解了人与自然万物的界限。这为其后来泛神论的形成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沈从文得益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外来文化的撞击,把描写“人性最深切的情欲”,重塑民族性格作为自己的文学理想。虽然20世纪40年代自身境遇特殊但信念执著,更加专注于“人性”的描写和研究。最终导致了泛神论的确立。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同时是相辅相成的。正是二者的同时兼备,促使沈从文的泛神论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这一个”。  相似文献   

18.
林语堂早就看出了“性善”、“性恶”对立的虚假性,认为孟子所谓性善只是指人可以为善,并主张人要护住善根,守住其本,按照人所以为人的样子去做一个平平常常的好人。道德上的常人和事功上的常人是他的理想。而注重根本的观念使他对人,对像辜鸿铭这样品行高洁而守旧的人的看法大异世俗和潮流,在现代作家中显得很独特。  相似文献   

19.
徐福是中华文化交流活动的最早楷模和典型代表,他开启了中国文化外向传输与探索的先河。徐福的文化探索与传播活动,是出于他对暴政恶行的反抗与斗争,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还表现了他对外在世界的自觉探究,这种勇敢的探究行为正是代表了人类自由自觉的创造性生活的本质特征。他所从事的文化交流活动是以和平的方式展开的,在不同文明的积极融合中推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徐福的文化探索活动对于中国文化的探索精神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张骞、玄奘、鉴真直到郑和,都用"动态和谐"的理念进行文化探索与传播活动,这样一种文化交流模式至今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沈从文的文化心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心理是研究沈从文的重要窗口。新的道家思想形成了沈从文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其中“静”的捕捉和“美丽总使人忧愁”的风格尤为醒目。现代批判是沈从文文化心理的另一重要方面,汉人、“海外飞来的蝗虫”、阉寺性等都被他视为堕落,“病”更是他经常使用的意象。解放后,面对“信仰单纯、行为一致”的时代,沈从文从不能适应到对“思”与“信”的反思,最终在回归传统文化中显示出无从驯服的斑马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