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学生工作应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高校中大学生的合法权益被"合理"侵犯的现象时有发生。实际上,高校与学生之间存在着纵向和横向的两种法律关系,一方面高校是授权执法性主体,强调管理与服从的关系;另一方面,双方则形成了一种属于或者具有服务合同性质的民事法律关系。因此,高校在制定学校规章制度时要审慎考虑内容和程序的合法性,科学地确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公立高校图书馆与学生读者之间适用法律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讨论我国公立高等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基础上,对公立高等学校图书馆与学生读者之间适用法律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公立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内部的职能部门,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其与学生读者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学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具体体现,并表现出双重法律属性,即不同语境下的内部行政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3.
招生环节的行政合同特征决定了学校与学生之间在学生就读的整个过程中都属于行政合同法律关系,而不是笼统的行政法律关系或民事法律关系.学校与学生之间行政合同法律关系的确立有利于正确认识和界定学校的管理权限,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实现学校的法治.  相似文献   

4.
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基于高校针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管理而形成的教育管理法律关系.高校依据法律、法规授权,以行政主体身份所进行的行政管理活动应当视为实施公权力的行为,由此而形成的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为行政法律关系.二者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不能笼统认定为一般行政法律关系,它既包括了因招生、社团管理等行为而形成的一般行政法律关系,又包括因学籍管理行为而形成的具有特别权力因素的特殊行政法律关系,有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5.
高校中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问题已相当严重,在探究大学生网瘾成因时应该重视高校环境与学生网瘾的相互影响关系,在其中找到问题的症结之处,以期利用高校职责的行使消除相应网瘾诱因。高校作为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组织,与大学生之间形成了公法和私法上的双重法律关系,因此高校管理的职责不仅来源于行政法律法规,也来源于民事教育服务合同。高校应履行其职责,针对网瘾问题采取预防与矫治相结合的措施。高校管理中应当遵循权利平衡、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高校治理法治化的进程中尽早形成高校与大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模式和管理秩序。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读者的关系是平等的契约关系,受《合同法》调整。高校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是服务与接受服务的关系,而不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读者须知,图书借阅规则等属于一种格式条款,其内容往往缺乏公平合理性,需要加强规制,从而切实维护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读者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高校管理法律关系性质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管理法律关系包括学校与学生,学校与教师及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在这三对法律关系中,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是主要的,决定着其他两个法律关系性质。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特别的民事法律关系(教育契约);教师是高校的代理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基于代理关系下的特别民事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8.
关于高校图书馆提高读者满意程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图书馆是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机构,为读者服务是其唯一宗旨,了解读者和让读者了解图书馆是搞好服务工作的关键所在。图书馆应通过提高馆员素质,加强读者教育,搞好读者调查及建立同读者之间的良好关系,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学生处分权作为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权能,与学生权利保护和学校管理有密切关系,对其基本法律问题的廓清是改进学生处分权行使中种种失范现象的前提.学生处分权法律属性以高校与学生间法律关系界定为基础,具有理论和规范两个层面的法律渊源,并表现出授权性、侵益性和救济性等特有的法律属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办学机制的多元化、大学生群体特征和构成的多样化以及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增强,高校与学生之间发生的法律争议有所增多。从法理学的角度上看,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争议,主要是指双方权利与义务的争执。其成因主要与高校和学生的法律关系主体、二者各自的利益因素及教育法规方面的因素相关。在实践层面上造成高校与学生发生法律争议而又难以获得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其重要原因主要有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问题、高校与学生各自的权利和义务问题、高校的法律地位问题和高校管理权的性质问题。解决高校与学生法律争议,化解纠纷,创建和谐大学校园,需要从理论上理清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又要在实践中转换思路,在建立严谨的外、内部的法律制度等方面下足功夫。  相似文献   

11.
教育合同是调整学校与学生(学员)及其监护人之间的基础性法律文件,教育合同关系是双方的基础法律关系.无论谁违反教育合同都要承担合同责任,无过错责任是教育合同的归责原则.责任形式有五种: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返还财产或折价补偿,赔偿损失和解除合同.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产品是图书馆为满足一定社会需求而产生的劳动过程的产品。没有社会需求,就没有生产图书馆产品的必要,图书馆也就失去了发展动力和生存的基础。因此研究图书馆产品的需求和供给对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而由于图书馆产品主要以非实物形态的服务产品存在,具有个可存储性、不可转移性以及生产与消费的时空一致性[1],使得图书馆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之间不存在时间缓冲,因此图书馆产品的需求与供给以及供求平衡关系等问题,就具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一、图书馆产品的需求分析图书馆产品的需求产生于人们要求以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高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承担了过于沉重的赔偿责任,严重影响高校的正常发展为正确处理学生伤害事故,充分保护学校和学生的合法权可从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归责原则责任构成要件等几方面,对高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的法律责任进行分析,以期为处理高校学生伤害事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雇佣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控制监督下的隶属关系,是指以雇佣契约或以作用于劳务提供过程中的现实的控制监督关系为表现特征的一种从属关系。在校车服务由学校自行提供,校车归学校控制监管,校车运行路线、学生接送时间均由学校确定的情形下,应认定学校与驾驶员之间存在雇佣关系,适用雇主替代责任。校车服务由他方提供,学校与校车服务提供者之间成立客运合同,除特定情形下可认定存在雇佣关系、雇主承担替代责任,一般不适用雇主替代责任。在学校对校车服务提供者有选任、指示过失的情形下,可认定学校与驾驶员之间存在雇佣关系,适用雇主替代责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行政合同说”与“劳动合同说”两种不同的合同性质,分析了高校聘用合同中教师的法律地位不明确、高校与教师之间的法律关系模糊等问题的法理原因,提出了建构相关制度以完善聘用合同制度的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高校图书馆期刊的教育职能王英中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它根据学校教学与科研的需要,搜集、整理和提供多种知识情报载体为广大师生服务。它与学校教育一起,共同履行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提高发展的教育职能。作为培养人才与开展科学...  相似文献   

17.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以节能改造为目的、以市场推广为手段的新型服务机制,其法律关系具有专业性强且周期长、双务且有偿、占有与权属不同时转移等特征。合同能源管理法律关系与分期付款合同、融资租赁合同、技术合同密切相关,是有名合同部分条款有机结合而成的无名合同。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是合同能源管理法律关系的重要主体。调整合同能源管理的法律关系,应当注重标准合同文本设计、风险分配与管理、合同变更与解除、违约救济与信用保障等事项。  相似文献   

18.
试论高校的法律身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法人分类理论掩盖了高校性质,模糊了教育领域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不符合我国的现实,在实践中引发了很多问题。"授权主体理论"是解决问题的权宜之计。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应当既包括民事法律关系,也包括行政法律关系,高校的法律地位应当具有双重性。借鉴国外"公务法人"理论,宜对高校事业单位的概念予以颠覆,采用新的理论,在明确区分高校与学生之间不同种类法律关系的基础上,确立高校的公法地位。  相似文献   

19.
高校与学生关系法律调整理念对于完善中国高等教育法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论文详细考察了美国高校与学生关系法律调整理念的两次重要转变,指出其转变过程是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随政治经济背景的变化达到的一种新的平衡。且在美国高校与学生关系法律调整理念变化中有一条不变的主线,即始终承认高校与学生之间是一种特殊关系。通过分析美国的经验,厘清了中国当前存在的对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认识误区,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与学生关系法律调整理念。  相似文献   

20.
学界对消法能否适用于学校与大学生之间的纠纷有肯定说和否定说两种观点,采取折衷说既正视高等教育消费的时代特点,同时固守了教育公益性的本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来,高等教育消费成为生活消费,高校从单一的教育管理者身份向兼具教育服务者的双重身份转变,频繁发生的高校侵犯学生合法权益事件需要消法对高校与学生纠纷的适用。法学界对"经营者"的重新认识与首例高等教育消费案的审判结果使消法适用于大学生成为可能。消法的适用首先应遵守教育规律、尊重高校学术自治权,且不能替代行政诉讼法。大学生是有限的消费者,应突出其安全权、财产权、隐私权、知悉权、求偿权和诉讼权六大消费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