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后劳动合同法时代就业协议法律制度之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劳动合同法时代,应将大学生就业协议制度置于实现社会权、保障民生、促进和谐的理念下反思和重构.就业协议定性为附期限的劳动合同,具有法理正当性和劳动合同法规则依据.现行就业协议制度建立在计划经济的就业体制之上,以劳动关系的行政控制为特征,实现社会稳定,体现国家本位;但无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市场化、契约化、法治化的要求,将加剧经济和社会的断裂,悖离民生,不利于社会和谐.人们应从理念更新、主体改造、权利义务设计、责任机制和救济机制设计等方面重构就业协议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是国家良政的基础和社会善治的目标。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实现有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供给,较西方国家更具有达致和谐的制度优势。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和谐劳动关系奠定了所有制、分配制和体制上的基础,协商民主制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理念指引和治理方略,传统文化则为新时代劳动伦理的建构注入了和合的基因。我国劳动关系治理上的制度优势最终通过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调适机制实现向治理效能的转化。  相似文献   

3.
集体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劳动争议是我国集体劳动关系调整中的基本问题。虽然已经大量出现劳动法传统意义的、利益争议为主的集体劳动争议,但在法律制度上,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中的集体劳动争议不过是个别劳动争议的累加,缺失以利益争议为调整对象的集体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为此,重构集体劳动争议机制是社会立法的重要课题。重构的基本思路是:在整合《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规定》的基础上,制定《集体合同法》;完善《工会法》,建立不当劳动行为等制度;修订《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完善权利调整为主的个别劳动争议机制的同时,构建利益争议为主的集体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在深入研究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劳动合同法》对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将《劳动合同法》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为三类:政策制度、组织制度、激励制度;并结合SWOT分析工具建立理论模型,采用劳动关系质量、就业率、就业满意度、就业前景等来衡量《劳动合同法》对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就业绩效的影响,本论文的研究有利于大学生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优势,尽快实现就业和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劳动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为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而制定的劳动合同法,将为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提供法律的保障,实践中我们应当在劳动合同法的指导下寻求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切入点,阐述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意义,解读<劳动合同法>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的重要法律保障,从建立完善四大机制、强化四个理念、作好四方面工作论述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新的法律问题。毕业生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及其功能在《劳动合同法》的视野中,需要重新思考和界定。就业协议的签订和履行应当以《劳动合同法》加以规制。通过分析毕业生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的本质,以《劳动合同法》为视角,结合当前大学生就业的新情况,分析就业协议的缺陷所在,并对如何做好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法》的有效衔接等问题作出一些思考,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建设和谐劳动关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新劳动合同法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保证,本文由此引出了对用人单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几点思考。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9.
《南都学坛》2018,(2):119-124
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事关人民就业生活、社会和谐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问题关键是地方政府在劳动关系调整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深刻变化,必将对人们的发展理念和国家政策制定带来长远而广泛的影响。实现劳动关系和谐,除了建立和完善矛盾的有效化解机制,政府要主动作为,从源头抓起,探索建立企业利润分享机制,以共享促和谐。同时,要发挥协商协调和思想道德教育在劳动关系调节中的作用,促进双方和谐共赢。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障学认为,实现社会公平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基本理念和终极目标。就目前情况看,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无论是制度设计还是运行结果,都体现出对公平理念的某些忽视和缺失,这势必造成诸多的社会问题。只有以实现公平为基本目标,改革相应的社保制度,同时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实现“底线公平”,重构社会救助机制,才能真正完善该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最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劳动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劳动合同是确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劳动合同、劳务合同、雇佣合同三者关系密切。将劳动合同、雇佣合同一并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畴,对保障农民工的权益意义重大。集体合同制度是全世界劳动法中普遍认同的制度,在我国,集体合同尤其是专项集体合同应当是农民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之首选。《劳动合同法(草案)》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障、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要意义,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12.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性质争议颇大,破解症结在于厘清就业协议的主体和内容。高校作为就业协议的管理者,应被排除缔约主体的地位;通过对现行就业协议内容进行类型化区分,可认定就业协议构成劳动合同或预约合同。而以就业协议的解除进行检视,劳动合同说更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现下就业协议需相应改革,确保在内容和规范适用方面符合劳动合同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具有很强的合理性,取消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观点是错误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非"终身制",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不是我国《劳动合同法》所新创,在外国法律及我国原来的《劳动法》中早有规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规定,符合中国客观的政治、经济现实,不仅仅只对劳动者有利,对用工单位也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4.
有关涉外劳动关系的法律适用问题,中国法律规定比较简单,已有的规定之间存在冲突。涉外劳动争议,主要适用劳动者工作地的法律。在中国境内履行的涉外劳动合同,一般适用中国劳动法律规范。中国劳动法律规范中的所有强制性规定是否都必须适用于在境内履行的涉外劳动合同存在争议。在中国境外履行的涉外劳动合同,一般适用外国劳动法律规范。当外国法所规定的劳动基准低于中国劳动法律规范中所规定的最低标准时,则可以直接适用中国劳动法律规范中的强制性规定。  相似文献   

15.
毕业生就业协议是用人单位与应届毕业生之间签订的关于未来建立劳动关系的合同,其作用是多元化的。该协议应当属于普通民事合同,与劳动合同存在很大区别。目前,我国仍旧应当保留毕业生就业协议,但它的缺陷也非常明显,因此需要对其从主体、内容、性质和配套措施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6.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对毕业生实施就业协议制度,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具有深刻影响。就业协议,主要是指毕业生与符合劳动法规定的用人单位主体所签订的协议。对其所具有的法律性质,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就其法律性质而言,就业协议就是劳动合同。就业协议符合劳动合同的特征;就业协议的主要内容与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一致;就业协议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合同。对就业协议还有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包括关于学校在就业协议中的地位问题,关于就业协议中服务期的问题,以及关于就业协议中对违约金的赔偿问题等。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法》对农民工就业环境改善的执行力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引发了学界较大的利弊争论。通过对《劳动合同法》执行力的基本理论分析,结合该法实施后农民工的就业现状调查结果,指出当前《劳动合同法》在农民工就业环境塑造问题上缺乏执行力的主要表现并进行法律原因分析,最终提出加强《劳动合同法》执行力的几点举措。从客观上讲,《劳动合同法》加大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更加细化了劳动者权益保护标准,尽管自身仍存在诸多不足,但也弥补了旧有法律的不足,在实践中加强法的执行力是能够有效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的。  相似文献   

18.
浅析劳务派遣中劳动者权益的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就业新路,劳务派遣涉及复杂的法律关系,从而以规范传统劳动关系为基础的劳动法规无法对劳务派遣所产生的诸多法律问题予以完整的规范,致使劳动者在劳务派遣过程中权益屡受侵害。基于当前劳动合同法的起草,提出一些完善劳务派遣制度的建议,希望能促使社会各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劳动合同法自制定、颁布到实施就一直存在各种不同主张。由于人们对劳动合同法基本问题缺乏共识,对诸如劳动合同法与市场经济、劳动合同法的属性、劳动的弹性化、劳动合同法与现实的关系、劳动纠纷的调解与仲裁、劳动合同法与常识、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法与国家责任、劳动合同法的发展完善等问题还需要加强研究,以有助于劳动合同法的健全完善和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20.
劳动合同违约责任属于民事责任中的违约责任。运用违约责任的基本原理着重分析了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一些基础性问题,即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概念与特征、归责原则等。结合我国目前的劳动就业状况,尤其是在《劳动合同法》立法之时,对这些基础性问题的深入研究更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