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思维方式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思维方式与社会现代化密切相关,没有思维方式的变革,就没有现代化的肇始,思维方式的变革是社会现代化的需要,又是社会现代化的结果。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许多科学的现代思维方式为人们所认同,这大大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但也应承认,仍然有一些落后的思维方式与现代化潮流格格不入,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内在阻力。中国社会现代化呼唤思维方式的现代转换:培育中国人的主体意识,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进一步强化讲求效率的竞争观念;树立现代民主政治观念,培育现代化公民政治文化;培育中国人的理性思维。  相似文献   

2.
泱泱大国观念是中华民族悠久而强烈的传统观念之一,历经岁月的洗礼已融为民族文化的内涵.面对近代中国的沦落,在反思中曾认为这一观念给我国社会发展进程带来负面影响.今天当我们强调要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应该如何全面评价“泱泱大国观念”的历史影响,关系到对这一持续已达几千年的全民族传统观念的继承和发扬.本文拟对它的形成、历史影响及时承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晚清民初,传统中国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传统文化亟待现代化.在此背景下,太虚(1889-1947)以其高度的历史文化自觉,揭橥"人间佛教"之帜,宣称"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佛即成,是名真现实"[1](P233).经过数十年、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人间佛教"日益壮大,影响显著.有论者指出:"坚持人间佛教的发展道路,实现传统佛教向现代佛教的转变,成为自太虚以来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主流和共识."[2](P125)"人间佛教"适应时代需求以推动传统佛教现代化,既包含生活层面、精神层面,也包括人世思想、出世思想,更兼具现代特色、传统特色,不仅成为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成功个案.  相似文献   

4.
这篇文章是作者从消极方面来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作者认为中国在追求现代化的道路上,面临着严峻的局势:传统文化“潜结构”的全方位制约。它植根于社会土壤,而且不断得到完善和强化,形成了强大的同化力、修复机制和振动周期,使现代文化一经萌芽和引入便立即消亡、变形。对它冲击的程度决定着追求现代化的成败。 中国传统文化“潜结构”是中国几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深层内在的相互比较稳定的关系,其核心是观念系列,集中表现在中国人对个人、人际、群体、国家、社会、世界、伦理和法制的稳定既成的看法上。 改造中国传统文化“潜结构”需要勇气、智慧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5.
作为文学功用观的"不用之用"是体现中国文学观念现代进程的一个关键概念,是现代审美主义文学的典型话语,因而也是考察20世纪最初30多年间中国文学观念现代进程的重要线索.在中国文学现代性进程中.文学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之间存在着既统一又矛盾的关系,审美主义是现代占主流地位的功利主义文学观念的反对派,相对于后者来说,它是一种制约和平衡的力量.对"不用之用"的强调,标志着现代美学、现代性文学观念的确立,不过也应看到,在中国现代的历史语境中,审美主叉的文学现也带有明显的局限.它满足不了急切的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6.
领导拥有十亿人口的大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实现马克恩主义与我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需要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领导学作具体的理论指导;同时,建设中国现代领导学,需要把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丰富实践经验,不断总结、升华,并汲取当代世界上以及我国历史上领导思想和理论的优秀成果.党的十三火科学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精辟地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轮廓,为我们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领导学,指引了方向,规划了轨迹.本文据此拟着重  相似文献   

7.
领导艺术是指艺术化的领导方法,是高层次的艺术,是建立在一定科学知识基础上,从领导实践总结提炼出来并对一切领导者普遍适用的领导技巧。其核心在于激励下届主动而积极地工作。它在领导工作实践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一、领导艺术的重要性我们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讲究方法与艺术。尤其在现代社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每个领导干部更应当掌握现代科学领导艺术。在现代领导活动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同一层次的领导者,在同样的领导条件下去完成同样的工作任务,有的就得心应…  相似文献   

8.
牛田盛 《兰州学刊》2007,1(3):24-27
社会变革的进化模式和革命的模式都曾作为现代化方案在20世纪中国现代化舞台上轮番上演,均对20世纪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现代化路向不能凭空产生,在设计中国现代化路向时应注意到历史的连续性,兼顾创新与保守,所以解决中国现代化路向不假外求,应以20世纪中国现代化的既有业绩为起点,不能忽视作为今日中国"现代化传统"的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前人的现代化观念.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传统伦理的文化凝炼是中华各民族伦理文化的观念整合与道德彰显,构成了中华民族现代伦理发展的文化基础,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伦理发展方向应以传统道德文化优秀品质的现代弘扬为引领,在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伦理发展平台上彰显民族优秀文化的伦理底蕴及其道德文化软实力,从而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中华各民族伦理文化观念共融、和谐与发展.文章就如何推进并逐步实现民族传统伦理的文化凝炼与现代伦理发展体系构建的文化彰显作了初步论证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王立胜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的150多年,是中国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大转变时期,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演进过程无疑也就是现代化的过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的关键时刻,从现代化的角度来考察近现代中国历史进程、就成为研...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提出“再继续奋斗几十年 ,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现代化不仅包括“物”的现代化 ,更包括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 ,最根本的是人格的现代化 ,因为现代化人格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人格 ,本质上是现实社会关系的集中反映 ,它的形成和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条件的制约 ,同时已形成的人格又对社会进步起到或推进或阻碍的作用。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重大转型时期 ,中国人在继承传统人格优良成分的基础上 ,实现人格创新 ,即具备民主意识、科学精神、创新观念和惜时态度等现代人格特征 ,将对中国的社会进步起到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翘首企盼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也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自建党开始便选择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共几代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坚持探索,努力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代化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建设者。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可能有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现在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中国人民也就不可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13.
关于农民、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同春芬 《人文杂志》2004,(3):170-174
中国不仅以农业大国著称于世 ,而且也以农民大国著称于世 ,农民数量大、素质低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巨大制约因素 ,这就决定了中国农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在我国现代化中的特殊地位。它们不仅构成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而且成为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本文从社会学角度 ,论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重视“三农”问题 ,实现三个转变 ,即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传统农村社会向现代农村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异常艰难与痛苦的历程,其艰难性的症结在于它本不是其历史自然进程的一部分,而是其历史自然进程的阻断与改变,现代化的这一受动性历史背景突出地体现为中国文化在近代所面临的难题。在中国近代史上,中西文化交流的序幕首先是被帝国主义列强的洋枪洋炮轰开的,随之涌入的西方文明使我们民族沉醉于泱泱大国的几千年来奉为神明的一整套文化价值体系失落了。这无疑酿成了我们民族心灵上的巨大痛苦,而血腥与残  相似文献   

15.
权利意识是构建法治国家的观念基础,普遍的公民权利意识是法治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我国公民权利意识逐步觉醒.但从整体上看,公民权利意识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公民权利意识水平和层次较低.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既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现代色彩,同时又受到历史、文化的影响和传统因素的制约,现阶段我国公民权利意识现状呈现出过渡性、多维性、变动性及矛盾性的复杂特点.要提高公民权利意识,应致力于现代法治观念的培养,推动我国公民权利观念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6.
公民人格是解读公民社会合法性与价值合理性的深层判据,它植根于公民社会的制度存在,孕生于公民伦理的精神价值.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社会趋向与公民伦理诉求,决定了传统人格走向公民人格的必然趋势,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人格塑造,是在传统文化语境和现代化现实境遇中发生的,受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制约.公民人格的历史缺场与现实诉求,决定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格转型充满对主体性精神、契约精神、规范性精神、权利与义务对等精神、社会正义精神等理性精神形态的希冀与期待.  相似文献   

17.
传统法律观念对现代法治的实现具有消极与积极两个方面的作用。在现代化法治建设中 ,应采用科学的方法 ,消除传统法律观念的消极因素 ,运用有力措施对传统法律观念的积极因素加以正确引导、改造并予以有效的利用 ,使它服务于现代法治 ,推动我国现代法治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主流文化的我国传统伦理观念,如封建宗法等级观念、儒家传统“忠”、“孝”观念等,对于亚文化层次的企业管理思想以及管理实践中企业价值观和企业内行为规范有着深刻的影响,致使我国企业中形成了几十年一贯制的不平等的上下人际关系,带着浓厚封建色彩的对企业领导者个人的人身依附关系,某些管理干部的“权威人格”等等。本文指出,这些消极落后因素对我国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产生了严重的偏离和阻碍作用,已成为企业改革进程中的顽固对抗力量。  相似文献   

19.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认识和揭示传统思维方式与现代化的矛盾,并以思维方式的变革,推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这是任何国家都必须采取的战略.现实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在一个民族现代化的进程中,应当特别重视人的精神素质的现代化,即人的思维方式的现代化.而在寻找传统思维转化的道路时,尽管在价值取向上应当反传统,但在建设现代思维的实际行为中,又不得不以传统思维为逻辑起点.这种矛盾及其所引起的困境,迫使人们不断寻找传统思维向现代思维转化的内在契机.为此,有必要明了传统思  相似文献   

20.
儒家道德精神与我国现代化进程崔大华1.对我国近代社会的落后和现代化事业的艰难,五四以来的几代知识分子中都有这样的判断:中国现代化的实现,必须摆脱、超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思想观念。但是,在另一方面我们却看到,现代中国不只一次发生的旨在与传统思想"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