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川地多产井盐,其各地所存的全面记录和反映四川井盐生产经营过程的盐业契约档案的数量和内容都极其丰富。其中,自贡地区所存的井盐契约档案是其中的代表。而对于自贡井盐契约的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大多数集中于契约当中所蕴含的井盐生产情况研究,盐商发家历史或者是少部分的对于井盐经营模式等内容的研究,对于自贡井盐契约所反映的井盐生产中对于土地利用的土地资本化现象鲜有研究。文章拟采用土地资本化相关理论模型对自贡井盐契约中的土地资本化现象进行研究,对自贡井盐契约档案这一宝库进行进一步发掘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近30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耕地弃耕、薄耕、撂荒、流失和缺乏长期性投入,农民掠夺性经营土地等现象越来越严重.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出现了两个看似矛盾的现象:大量的农村土地被撂荒、弃耕与专业化农业企业、种粮能手难以稳定取得足够的土地生产要素并存,造成稀缺的土地资源的无效配置和浪费,危害着我国粮食安全.种种现象表明,现有的土地产权制度已经走到了一个瓶颈,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基础和前提是土地"确权"——确定土地的产权归属.  相似文献   

3.
土地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经济土地”,既存在作为自然资源的无价值部分,又存在经过人类劳动开发加工的有价值部分,是二者结合为统一的有机整体,这是土地价值的二元论。土地价值的二元论决定了土地价格的二元论。经济土地的理论价格具有二重性。经济土地属于开发的原生土地,无价值的一部分是地租的资本化,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属于已开发、投入土地资本,有人类社会劳动凝结于其中成为价值的那一部分,即属于土地资本折旧和利息的部分,是价值的货币表现。经济土地的现实价格还要受到供求关系变化和经济发展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围绕着土地的理论价格而上下波动。  相似文献   

4.
张琦 《中州学刊》2007,(1):60-64
我国土地市场化推进的特征是:土地市场化程度提高很快,但整体水平不高;土地市场化区域差异性明显;土地市场化多层次推进,但发展不同步。提高我国土地市场化的对策要点是:允许多种土地所有制并存,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土地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打破目前存在的土地所有权不平等即所有权上的“二元制度结构”。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农村的基础性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的土地物权,土地产权制度是农民土地财产权的法律基础,必须依法明晰农民土地财产权利主体的边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障碍是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底线不能突破,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将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红利,必须尽快修改完善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6.
中世纪英格兰的土地保有权有着复杂的法律规定性,封建土地关系包含了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因之,借助土地法的规定阐述英格兰的土地保有权的类型,以及自由持有农、公簿持有农、租地农、维兰等土地持有者的法律身份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就具有了可操作性.因此,土地法的观察是研究英国农业史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土地登记是农村土地财产权益制度建立的基础,《土地登记办法》的实施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立的标志,集体土地登记发证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立的保障。必须依法确立农村土地登记的效力,依法设置农村土地登记的分类,依法规范农村土地登记的原则和程序,依法维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抵押的客体是土地使用权,按照现行法律规定,不同类型的农村土地使用权具有不同的抵押能力。近年来,土地权利形态多元化现象在各地土地市场化实践探索中日益凸显,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具体形态能否抵押取决于立法选择。农村土地抵押的长期、有序运行有赖于相关法制保障,我国需要修订相关民事法律,健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和公示制度,完善农村土地银行和农村土地使用权价值评估制度,构建农村土地抵押融资的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9.
实行土地有形市场建设 ,发挥市场机制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我国目前土地有形市场建设的过程中 ,土地使用权隐形交易、低价出让、有市无场等现象严重 ,使土地有形市场无法进入正轨。转变观念 ,改革创新 ,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形成一个健康有致的土地市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莫宏伟 《广西社会科学》2005,(2):126-127,133
苏南在土地改革后不久 ,部分地区曾出现了土地租佃、买卖、抵押、包种、赠送等土地关系变动情况。由于当时地主、二流子被禁止出租和买卖土地 ,富农、中农担心二次土地改革 ,他们一般不敢买进土地 ,贫农、雇农没有能力买进但也不愿卖出土地 ,因此 ,土地改革后土地买卖现象并不普遍。  相似文献   

11.
土地价值剖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于土地价值理论,我国存在土地无价值论、全价值论、土地收益论、土地商品价值论、效应价值论、使用价值论、二元价值论等观点。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分析,无价值而有价格的纯自然土地具有“虚假的社会价值”;已经人类劳动投入的土地是由土地物质和土地资本构成,土地构成的二元性决定了其价值构成的二元性:由土地资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土地资本价值和由土地物质的供求决定的土地物质的虚假社会价值;土地资本投入对周围其他宗地的土地物质价格产生或正或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论土地使用权的资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流转市场的建立是我国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彻底走向市场经济的最终历史任务。它可以打破目前我国农村半市场经济、半自然经济的家庭经营格局 ,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根据我国特殊的国情 ,土地市场将以土地使用权资本化的形式出现。因此 ,国家应采取各种措施 ,加快土地使用权资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虚拟土地"是指在生产商品和服务过程中所需要的土地资源数量,它以虚拟的形式隐含于产品中,而非真实意义上的土地。"虚拟土地战略"是指土地贫乏国家(地区)通过贸易从土地富足国家(地区)购买土地资源密集型农产品来获得土地和粮食安全的策略。虚拟土地贸易对实现粮食安全和土地安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和优化土地资源配置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完善土地资源社会化管理政策、试点实施虚拟土地战略、推进生态建设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立基于虚拟土地战略的区域发展政策保障体系来实现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4.
土地承包农户纠纷的制度原因及其化解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兼有生产和保障的双重功能,农民对土地具有某种生存性依赖。由此,政府延长土地承包权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这符合国家战略并以土地承包法为实施依据;而农户间的土地契约是连接土地保障功能和生产功能的一种装置,这符合农村资源禀赋特征且以合同法为执行基础,农户土地纠纷的实质是政府的政策目标和农民的契约基础之间存在不一致。为了协调政府政策和农户契约,根本化解农户的土地纠纷,必须正确理解政府土地使用权的期限规定,回应土地生产和保障双重功能的特征,采取措施逐渐弱化农户对土地的生存性依赖。  相似文献   

15.
由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既不可能在法律上分离出承包权和经营权,也不能派生出其他用益物权,进而土地信托财产权不可能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信托是土地所有权人与信托公司签订信托合同形成的法律关系,信托财产是所有权人以信托合同设立的土地信托经营权。土地信托经营权是集体土地的一种经营模式,在法律性质上属于用益债权。土地信托法律关系的委托人、受益人、受托人分别为土地集体所有权人、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信托公司。土地信托的设立与运行需要明确法律程序,保障受益人成员权的具体化实现,同时保障受托人的信托经营权。土地信托模式下,土地证券化是第一步,而进一步探索农民股东化是题中应有之意,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6.
土地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自然综合体,而是一个由各种自然因素并综合了人类劳动成果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它具有自然和经济两个方面的特性。认识土地的特性是成功的利用土地的基础。土地作为资产,它经过人类的开发和长期使用,直接或间接地凝结了人类劳动,因而,已开发或已被人们使用的土地不仅具有价格,而且具有价值。土地的价格既包括由于对土地的垄断所形成的价格,也包括劳动创造的价值的贷币表现的价格,是自然资源的价格和劳动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的价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土地冲突问题及其根源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土地的所有制结构没有根本变化,但是以前比较单一的土地权能模式被打破,细碎化的土地权能(土地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不同的市场价值逐渐挖掘释放。土地各项权能随其利益不断调整,在体制还不完善健全的经济转型期,各个阶层、集团之间因土地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裴瑱  孟祥仲 《东岳论丛》2002,23(5):62-64
土地问题是农村经济的核心问题。目前 ,在土地产权制度创新上 ,关键是要引入市场机制 ,明晰土地产权 ,推进土地合理流转 ,促使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建立完善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土地征地制度的演化及至现行土地制度和政府经营土地的形成,可以看出正是现行征地制度与政府经营土地制度的结合,形成了现有的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进而引发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一是土地利用粗放,浪费严重,二是透支未来,三是导致社会分配不公。为改革现行土地征地制度,一要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二要对必须征为国有的土地,赋予农民谈判权。至于政府经营土地制度改革,应分步实施。同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土地理论,深化各项改革。  相似文献   

20.
将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法律性质确定为物权,既符合"三权分置"改革的目标,又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且不违背集体土地公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等农地制度改革的政策底线,具有现实可行性。农村土地经营权物权化的理论困境源于相关理论和法律上的思维定式。通过将土地承包权重构为身份性财产权,将土地经营权视为与土地承包权具有同等地位的基于集体所有权的独立权利,便可破解这一理论困境。在制度设计上,应当在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重构农地承包权的基础上,将农村土地经营权设计为完全意义上的用益物权,赋予其流转、抵押、入股等权能,以实现农地"三权分置"的政策初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