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觉文化转向"不是一个纯粹的哲学范畴,也不是一个纯粹的美学范畴,更不是一个宽泛的无所不包的"视觉现象总汇",而是一个社会文化学的范畴.大众传媒的发展,特别是电子传媒视觉化影像传播的发展导致了大众传播的视觉文化转向,并由此导致了整个社会领域一系列的文化变革:文本的边缘化、虚拟影像和虚拟现实进入人们的生活空间,社会进入形象消费和感官消费时代,整个社会开始由以语言文字为主导的理性文化时代,逐渐向以电子影像为主导的感性文化时代转型.  相似文献   

2.
视觉文化时代的生存困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长安  吕蓁 《学术论坛》2004,(5):174-178
视觉文化已经成为当下文化领域和传播领域的现实。视觉文化传播对传统的文化传播构成了巨大的挑战。由此引发的"视觉转向"或者"图像转向"改变了人的生存环境:依赖语言的理性思考让位于视觉的感性思维,图像取代语言成为思维的工具,并改变了人类观察社会的视角,语言在这种改变中被放逐;由媒介技术所支撑的文化的模拟和复制形成了"超真实",形象与现实分离,能指与所指分离,视觉景象所制造的"超真实"重新构造了现实,它比真实还真,真实在"超真实"的语境中被放逐;身体在媒介与视觉形象的包围中丧失了存在的意义,空间因"形象的延伸"而改变了固有的空间差异,改变了身体得以存在的范围,身体被放逐。视觉文化传播时代形成了视觉压迫人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的语言文化已进入高级的"视觉文化"时代.视觉文化以其独特的形态,既承载了传统语言文化的"语言思维",又强调以"视觉思维"为主要特征,已发展成为语言文化的高级形态.实现民族语言文化与视觉艺术的发展必须有效地与多媒体信息技术有机整合,这是对视觉文化的发展和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图像视觉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日益深刻.图像视觉文化的生成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它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质和社会表象.图像视觉文化发展到当代,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它越来越趋于把那些本身并非视觉性的东西予以视觉化",对文字的压制等也构成了当代社会图像视觉化的重要特质.大量的形象符号已俨然形成一个自恰的系统,并业已按照自身的逻辑进行着自身的生产和复制.当代视觉文化的生成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因素,这一时代大潮是历史无法阻挡的.  相似文献   

5.
重建阅读文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周宪指出,在视觉文化的蓬勃发展进程中,似乎有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那便是图像对文字的"征服"。我们应该关注视觉文化强势所造成的阅读文化困境,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和立场,重建阅读文化,培育阅读文化。金元浦指出,新世纪的视觉文化转向是在当代高新科技的基础上发生的人类划时代的媒介革命的表征,具有建构的后现代性。当代视觉文化遇到的最具前设性的问题是语言文字与图像的关系问题。倪伟指出,视觉文化的核心是探讨与"看"的实践相关的种种问题。"看"的方式根本就是社会和文化建构的产物。视觉文化研究应抓住中国的现代性经验不放,在融会各种进步思想的基础上,突入深广的社会历史领域,展开批判性的清理和重建工作。曾军指出,20世纪西方文化理论思潮为观看研究提供了意向主义、构成主义和"现实主义"三种路径,但各有研究的困境:意向主义思路对理想观看的描述性分析的有效性值得怀疑;构成主义思路最大的问题在于对"主体"的有意忽略;而在"现实主义"思路中,无论是批判理论还是视听统计,关注的其实都是将观者定位为被动性的前提之上的"受众"研究。  相似文献   

6.
董希文 《学术论坛》2005,(1):160-164
在后现代社会中,视觉转向成为必然.就逻辑层面而言,其产生的根源在于形象对语言中心论的反叛与颠覆;然而就社会层面来说,它又是晚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革在文化上的必然表现,由此导致视觉文化具有商品性质.在当今社会,视觉文化影响着人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视觉文化的转向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周宪 《学术研究》2004,(2):110-115
当代文化从语言主因型向图像主因型的转变 ,对主体的意识形态和认知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人们越来越倚重于通过图像来理解和解释世界 ,适合于视觉文化研究的独特思维范式和方法亦应运而生。当代视觉文化转向的趋势主要表现为 :一、视觉性已成为文化的主导因素 ,广泛的视觉化深刻地改变了许多文化活动的形态 ;二、呈现出图像压倒文字的发展趋向 ,视觉文化与感性的、直观的和快感的文化存在内在联系 ;三、对外观形态过度关注 ,生活世界外观的美化和显现表明了一种观念的变革 ;四、随着视觉技术的进步 ,人的视觉在不断延伸 ,可视性要求不断攀升 ,新的视觉花样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政治自由主义的发生发展,大致以1903年严复翻译出版《群己权界论》、1922年5月14日胡适等人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1941年10月10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发表《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对时局主张纲领》三份标志性文本为节点,经历了个体发声——同人结社——组织政党三个阶段;而言论形式则经由从学理到理念再到政纲的三部曲,依次出现了以严复为代表的专注于思想启蒙的启蒙型自由主义,以胡适为代表的徘徊于文化与政治之间的议政型自由主义,以20世纪40年代"中间路线"为代表的着重于参政从政的行动型自由主义三种演进形态;总的趋向是,从思想向行动、从理念向操作、从论政向从政滑动,实践色彩不断增强。其思想演变的基本轨迹是,由市场转向社会与政府,由经济层面的自由转向社会与政治层面的平等均富,由古典自由主义的反对政府干预、鼓励自由竞争的"放任主义"转到新自由主义主张政府干预的"干涉主义",进而倾向于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在“文化的转向”的呼声中,视觉文化研究的兴起是一个颇为值得关注的趋向。作为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层面,视觉文化的种种现象正在进入我们的视野,引起理论的思考和学理性的探讨。从逻辑层面说,视觉文化是一种图像的文化,它的相对概念是一种话语的文化;从历史的层面看,视觉文化和当代传媒的发展以及消费社会的趋向关系密切。所以,对视觉文化的研究必然涉及到当代文化转向的诸多方面。   本专题各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视觉文化问题,视觉意识形态、文化传播的媒介、图像文化的叙事方式、数字化的图像消费、语像和视像的差异等问题,被作者强调出来。这些问题远不是视觉文化的全部,作为一种常识,它们只是视觉文化理论思考的若干有代表性的层面而已。   晚近文化研究中对视觉问题的关注决非空穴来风,它反映出理论思考对文化变迁的敏感。海德格尔早在三十年代就指出“世界图像时代”的到来,他认为,世界图像时代不是指关于世界的一幅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这样一回事情标志这现代之本质”。如何看待这一论断 ?就让我们把这些讨论作为起点,从视觉文化的路径进入“现代之本质”吧 !  相似文献   

10.
视觉文化作为一种强调外在形态可视化的文化,借助书刊、报纸、电影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逐渐开始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和丰富的社会意义。大学生作为走在时代最前沿的群体,与视觉文化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视觉文化影响好当代大学生就成为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