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大图们江地区开发与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性金融危机为大图们江地区经济技术合作带来了新机遇,《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获批为大图们江地区经济技术合作搭建了平台。在国内外形势积极变化的基础上,文章探讨了新时期大图们江地区加快合作开发的必然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分析了长吉图先导区建设与大图们江地区合作开发的关系,提出了大图们江地区合作开发模式、思路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延边,以“图们”命名的有图们市和图们江。图们市在本世纪20年代之前仅有10户人家,汉族称它为“下甸子”,朝鲜族则称它为“灰幕涧”,后因依傍图们江才称为图们。图们江则是中朝两国的天然界河。 图们的“图”字在今天延边人的汉语口语里并不读为tú,而一般则读tǔ。 “图”字读为上声调在普通话里是没有的,我们这里认定它是一种特殊的地名读音。这种特殊的语音现象表面看来是方音上的差异,其实则不然,在这个特殊的语音层背后潜藏着较  相似文献   

3.
在朝鲜咸镜北道和中国图们江沿岸朝鲜族民族传说中与满族人有关的故事或形象出现的频率颇高。综合史实从语言学、历史文献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 ,可以认定清朝最重要的始祖努尔哈赤一族的发祥地是在包括朝鲜咸镜北道六镇在内的图们江沿岸一带和中国延边地区 ,朝鲜王朝王室的祖先同努尔哈赤的先祖有着密切关系。传说中也表现了朝鲜人因“华夷之辨”思想而对女真人怀有的偏见。  相似文献   

4.
在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进入实质性阶段的新形势下.图们江地区国际开发学术研究应深入研究以下四个战略性课题: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与文化互动作用的研究;关于东北亚区域文化的比较研究;关于东北亚区域族际关系发展趋势的研究;关于东北亚区域价值观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图们江地区的开发为中国、俄罗斯、朝鲜等国家在这一地区的经济腾飞提供了百年不遇的机遇。各国都在积极规划、建设基础设施。但由于各自的经济利益驱使,必然产生一些矛盾和差异。参与开发的中、俄、朝等国应密切合作,积极协调,找到互利互惠的最佳结合点,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推动图们江地区各国的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6.
图们江地区位于东北亚的中心,因一条流经多国的通海河流——图们江而得名。该地区地处中、俄、朝三国接壤地带,地理位置特殊,素有“一眼望三国,犬吠闻三疆”之称。这里土地肥沃,水域辽阔,气候温和,森林和矿产资源丰富。地处图们江中枢部位的珲春市被中国政府辟为经济特区后,图们江地区的开放和开发已为世人瞩目。笔者认为,这一地区在历史上就是敏感地区,国际交往的情况也比较复杂,在各国共同开发的热潮中,有必要对这一地区历史上与各国的交往作一番回顾。  相似文献   

7.
东北亚地区将开发成世界上又一个繁荣的经济合作区域,目前最迫切的任务是建立一套与出海相匹配的海洋一内水一陆地交通系统。吉林省建设一条以图们江为起点通向欧洲的大陆桥,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完成上述任务的最佳选择。但图们江问题涉及中、苏、朝三国的交界,因而必须首先解决陆桥起点的法律地位问题;第一,要确认中国在图们江出海的商业通航权;第二,要赋予图们江国际河流地位;第三,要解决在国际多式联运中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8.
跨境经济合作区的竞争由传统的自然资源、区位优势和市场份额转变为当前信息、技术与知识等方面的现代化竞争,从而使人力资源成为关键因素.而图们江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源开发与合作.因此,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研究分析图们江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朝鲜人力资源现状和特征,并提出朝鲜人力资源开发与合作的对策建议,将有利于图们江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延边地区在《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签订之后,被迫开放,并且设置海关,成为吉林省内第一个海关。由于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情况,延边地区的海关管理大权一直都掌握在外国人手里。虽然通过延边地区海关的贸易活动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倾销政策下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但是,通过海关征收的关税不能够由中国人自己来支配,并没有达到发展延边地区经济的目的,表现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延边地区在《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签订之后,被迫开放,并且设置海关,成为吉林省内第一个海关。由于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情况,延边地区的海关管理大权一直都掌握在外国人手里。虽然通过延边地区海关的贸易活动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倾销政策下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但是,通过海关征收的关税不能够由中国人自己来支配,并没有达到发展延边地区经济的目的,表现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