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3 毫秒
1.
古蜀人为何崇拜蟾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蟾蜍崇拜与蛙崇拜在形成与发展中,经历了独特的分合过程。古蜀地区有关蟾蜍的图腾崇拜是最具代表性的。蟾蜍成为蜀王蚕丛的图腾,是原始宗教由自然崇拜和神灵崇拜向图腾崇拜发展的必然结果,既受月亮和月神崇拜等原始宗教的制约,也有古蜀人使用的历法等科学进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人与自然对话的语境中 ,拜物是必不可少的文化因子。在万物有灵向自然崇拜过渡的叙事话语中 ,其叙述语言一方面接近了自然崇拜的所指和能指 ,另一方面又通过神话语言把追究自然的话语蕴含在初民的价值观中。神化自然和将自然人格化为崇拜自然提供了先决条件。图腾崇拜是自然崇拜的前提 ,万物有灵是从图腾崇拜到自然崇拜的中介语言。自然崇拜对图腾崇拜中心话语的取消主要表现在张扬万物有灵的“元语言”方面 ,其“元语言”由深层浮向表层 ,使以图腾崇拜为标志的中心话语在接近自然崇拜———权力话语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鄂崇荣 《青海社会科学》2004,(5):139-142,145
本文从考古发掘、历史文献、人类学田野调查等资料入手,着重对壮族、黎族、土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存在的蛙崇拜现象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傣族地区存在狮图腾崇拜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从理论上说,傣族没有形成狮图腾崇拜的条件;从实际情况来看,傣族狮崇拜也不具备图腾崇拜的表现和特征,傣族历史上留下来的与狮子有关的雕刻、传说以及现代人们文身的狮子图案都不是图腾崇拜的遗迹。傣族对狮子的了解来自佛教,傣族的狮崇拜主要在佛教崇狮习俗的影响下形成,是一种灵物崇拜。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天人哲学的思维样式发生于原始社会,它的起点是原始社会早期图腾崇拜中表现出来的“天人自然”观念。 早期图腾崇拜是对神秘的自然物的崇拜。我们在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以及龙山文化的器物上所看到的蛇、鸟、蛙、鱼等自然物的图饰,便是这种早期图腾崇拜的孑遗。事实上,这种纯自然物的崇拜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  相似文献   

6.
图腾崇拜与龙崇拜之比较研究苏开华龙究竟是何物?在以往关于龙文化的林林总总的各种解释之中,最权威、也即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便是“图腾说”。图腾学说是个舶来品,这种学说在多大程度上能与中国的历史实际契合起来大可怀疑。本文试图对图腾崇拜与龙崇拜作一比较,来...  相似文献   

7.
尉万传  周健 《社会科学》2004,(2):117-123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 ,国人对汉字的崇拜情结由来已久、无所不在 ,它具体表现为造字传说、谶语、符咒、拆字、避讳、文字狱、人地命名、类图腾崇拜、书法等多种形式。这种情结首先源于初民的万物有灵信仰和图腾崇拜 ,封建文化专制主义在其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人们“经世致用”的传统文化心态、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以及汉字本身的特点等也都是形成这种情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世界各国原始时代曾普遍存在过图腾崇拜,其中尤以太阳神崇拜较为普遍。古希腊人崇拜日神希利奥斯,罗马人崇拜梭尔,英国人立石柱祭日神,墨西哥人杀人以祭日神。更有不少民族自称是日神的后代,秘鲁人的酋长自称为太阳之子,埃及国王与太阳神同称,非洲许多部落的酋长自称为太阳之帝,日本人的天皇,其本义亦为太阳之帝。  相似文献   

9.
古蜀人的原始宗教除了太阳崇拜和鸟图腾崇拜最为典型外,其月亮和月神崇拜也是不可忽略的,而且也很有特色,既与古蜀的“蟾蜍、象牙”等宗教崇拜和神话传说有关,也是历法等科学进步的体现。换言之,一方面,古蜀历法的进步和发展固然与古蜀人的日、月崇拜等原始宗教的发展变化有着必然联系;另一方面,不同时期的日、月崇拜等原始宗教和神话传说也一定与古蜀人的历法等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分不开。  相似文献   

10.
雷州石狗崇拜变迂与民族格局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州石狗崇拜是以原始的狗图腾崇拜为根源,以生殖崇拜、守护神崇拜为后续生成主体,具有多重性的、特征鲜明的区域民俗文化事象.石狗崇拜的变迁与宋代之前原住少数民族的大量迁出及宋代以后汉族的大量迁入所带来的民族格局的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祖先神是壮族民间最主要的崇拜对象。壮族的祖先崇拜可分为始祖崇拜、远祖崇拜、宗祖崇拜三种类型,其具有强烈的功利目的、鲜明的民族个性、明显的多神特征,以及教化、慎终追远、凝聚等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2.
唐代回纥是我国现今新疆维吾尔族的直系先民。回纥早期信仰萨满教。萨满教是一种以万物有灵论为思想基础的原始宗教,其内容主要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巫术等方面。摩尼教传入回纥后,萨满教之国教地位丧失,但对回纥社会仍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大致不晚于新石器时代,扬子鳄开始受人类的青睐和崇拜,最早的扬子鳄神话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崇拜程度。《吕氏春秋》载:“帝颛顼乃令鳝先为乐倡,鳝乃偃寝,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这则神话表明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已将扬子鳄奉为神灵。越王勾践,把越国崛起之功归于“求得古皇之骥,湘沅之鳝”。这显然是借吴越之民对扬子鳄的普遍崇拜,来神化自己。面对千奇百怪的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容易激发上古之民产生敬畏的心理,往往因此而导致图腾崇拜。从原始社会直到春秋之际,吴越之地扬子鳄种群特别昌盛,它们喜  相似文献   

14.
小引 在世界历史中,各民族普遍有崇拜的动物,华夏民族崇拜的对象就是龙、凤、麟、龟(《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对它们崇拜的历史之长和崇拜之盛,可以说在世界上还少见。但是,千百年以来,除龟而外,其他三种崇拜对象一直是个谜。古人多承认其存在,但不能或不敢指明它们到底系何物,以神灵目之,近人则多不承认它们的存在。近年来,随文化研究的热烈兴盛,学者们又试图解开这个谜。或言其无,或信其有,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三小民族的山石树木神话,是原始人对自然界神秘力量的探索,其深层结构,深刻体现了三小民族的前期文化,记录了三小民族留下来的远古的一切,及其他们的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现念.  相似文献   

16.
蛙图腾崇拜与壮族审美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蛙图腾崇拜在壮族传统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培育和形成了壮民族的审美观念;体现了壮民族以仗义助人、勤劳勇敢、聪明机智为美的人格审美取向。从审美心理的角度看,它以刚柔兼济的美感形态,形成了壮民族外向、热烈而又和谐、深沉的审美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17.
陈洪杏 《殷都学刊》2010,31(1):13-17
就"帝"字的字形演变来看,"帝"的原型当是花蒂。不过,"帝"崇拜并不是一种普泛地存在于人类早期社会的生殖崇拜。在商人那里,无论是对玄鸟(包括王亥等祖先神)的崇拜,还是对风、云、雷、土(社)、日、月、星辰、方、水等的崇拜,抑或是对河、岳的崇拜,都发动于对"生"之"命"的眷注,也都辐辏于"帝"崇拜。"帝"崇拜,说到底,是对生命的崇拜。在这种崇拜中,寄托了崇拜者对生命的珍爱和对生命的秘密的眷注。商人崇"帝"的这种生命崇拜意识并没有随着武王伐纣、周取代商而成为一种历史的绝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以"生生之谓易"为主题词的《周易》和由此拓辟开来的以生成性、整体性为特征的宇宙论,都可以溯源到"帝"崇拜;这一点反过来又为"帝"的原型乃是花蒂作了绝佳的印证。  相似文献   

18.
自文化热掀起以来,研究中华远古文化的著述(如从神话、史前史、民族、民俗、原始宗教等角度),时有问世,但从中华初民的原始崇拜,特别是将图腾崇拜与生殖崇拜联系起来加以稽考的,则是寥若晨星。龚维英先生的新著《原始崇拜纲要——中华图腾文化与生殖文化》(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10月出版,以下简称龚著),可谓是这一领域  相似文献   

19.
试论壮族文化的自然生态环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壮族以稻作农业为主的生业方式和以那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体系 ,是由岭南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的。大约在新石器时代 ,壮族先民在长期的采集劳动过程中 ,发明了稻作农业 ,标志着壮族源远流长的那文化的形成。随着稻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它对其他文化事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干栏文化、铜鼓文化、饮食文化、节日文化、师公文化等等 ,都带有浓厚的那文化色彩 ,都与岭南的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壮族在对自然界长期的适应、利用和改造过程中 ,形成了崇尚和师法自然 ,与大自然相亲和相互依存的自然生态观 ,并通过对自然资源取之有度 ,用之得法 ,以及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禁忌及习惯法规等 ,调适人与自然的关系 ,以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东北少数民族赫哲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渔猎生产特色的宗教信仰,其中对鹰的崇拜十分突出。对鹰崇拜产生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赫哲族物质生产落后,对周边自然万物的认知能力所限,同时也源于赫哲族对鹰作为生产辅助工具的依赖以及内心对它所拥有的威力的折服与向往。赫哲族的鹰崇拜较多地反映在本民族的神话传说中,而以翱翔在我国古代东北及西伯利亚一带的鹰隼——海东青为创作原型所塑造的"阔力"形象在赫哲族民族史诗——伊玛堪中比比皆是,这充分展现出赫哲族对鹰深厚的崇拜之情。通过对赫哲族鹰崇拜的研究,能够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核心,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