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红霞 《江淮论坛》2004,(3):127-130
本文从南宋朝野上下的祝寿风尚、理学思潮的影响、文人结社酬唱等外部环境和词体文学自身特点出发,全面系统地审视了南宋寿词繁盛的社会文化成因,藉以寻绎南宋寿词的价值及宋代社会政治、文化状况的某些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从创作实践还是从理论而言,豪放词都只是以婉约为正宗的词坛"别格"或"变体".导致这一"正变"观形成的主要原因除了词传播性质的决定性影响之外,与豪放派词学理论的缺失和群体传播力量的薄弱有直接关系;南宋格律派词人则上承北宋大晟词派,创作上以"结社"唱和等为主要途径形成了强大的群体传播力量,理论上则通过群体讨论等方式建立了系统、丰富的词学理论,最终奠定了婉约词在词学发展史上的正统地位,以群体影响的力量成为当代和后世词创作与理论奉行的圭臬.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以海洋意象为立足点,探讨近代以来中国文学中具有崭新文化意义的海洋意象的形成与流变,力图为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研究提供一个重要的视角.近现代中国文学中的海意象呈现出与古典文学海上仙话传统截然不同的思想蕴含,它一方面体现了创作主体感时忧国的现实意识,另一方面又反映了近现代文学不同发展阶段的内在精神.从主题史角度看,近现代文学中海意象的多元流变昭示着文学"现代性"的复杂特征.  相似文献   

4.
"六更"琐考     
屡次出现于南宋诗人笔下的"六更"一词含有丰富而神秘的历史文化内涵,宋代宫中实有"打六更"之制,其改"打五更"为"打六更"旨在避凶就吉,祈求国运久长,它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忧郁意识是人类的一种情感承载方式和生命体验方式.忧郁意识在文学中以审美体验形式出现时,便成为"美丽"的"总是愁人"的艺术化生命感觉.由于中西文明的形成机制和思维方式不同,西方文学更倾向于悲剧性和悲剧意识,中国文学则主要体现出忧郁性与忧郁精神.20世纪的中国文学在继承传统文学忧郁因质的基础上融合了"现代性焦虑"并形成了特定的忧郁气质和基调,在创作表现上呈示出"契珂夫式忧思"、"川端康成式忧悒"和"维特式忧怨"等三种形态.不过,20世纪中国文学并非全然没有悲剧性质素,因为忧郁意识的极致便趋向忧患精神并逼近悲剧意识,像鲁迅、北岛等作家的创作都体现出明确的忧患意识和或隐或现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6.
唐宋贬谪词中渔父意象的原型,远溯自庄子<外物>、屈原<渔父>,近承于张志和<渔歌子>,柳宗元<江雪>.南宋贬谪词中的渔父意象运用得格外频繁.其意象所表达的含义,是对张氏渔父避世精神和柳氏渔父抗世精神的继承与结合.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渔父意象中隐含的庄子、屈子形象与南宋贬谪词人在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贬谪的原因上具有相似性;其次是南宋贬谪词人大多有"避世"的客观条件,即有较为丰足的物质基础;再者是因为南宋特殊的时代环境形成了文人"进则尽节,退则乐天"的思想,在文学上又有北宋苏东坡以及南宋赵构作榜样.  相似文献   

7.
从"女性作家"到"女性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素华 《学术论坛》2006,(3):179-183
所谓女性文学,就是指女性作者以呈现女性意识和性别特征为内容的文学。女性文学最早崛起于英国,是由当时英国特定的历史文化因素所决定的。崛起中的女性文学意识经历了一个从对男性依赖到摆脱男性束缚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8.
再论"四五"天安门诗歌在文学史中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四五"天安门诗歌以江青一伙为政治批判指向,并且是人们真情实感的表达,但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的是"文革"主流文学的创作规范,完全符合"文革"主流文学的抒情模态,因此它没有疏离和对抗于"文革"主流文学,不能作为"新时期文学"的序幕和开端.它只是"文革"主流文学寻常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文学有大量作品描述过苦难.作为贯穿性创作现象,苦难书写映现着中华民族经历的风霜雨雪,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最见思想的所在.而苦难意识则与文学思潮密切相关,它既由文学思潮导引,也成为相关思潮的一种思想标志.其中启蒙主义、左翼激进主义和自由主义可为代表.三种"主义文学"苦难意识的差异,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化思想的复杂性,也反映了文学和本土社会的多重关系.  相似文献   

10.
1949年至1966年间的文学,被文学史称为"十七年文学",它以四十年代的解放区文学为直接源头.这一时期的文学,以毛泽东文艺思想为指导,强调作品的思想性,并呈现出"大一统"的总体风格,即描写重大题材、反映主流意识、以写实的手法、倡导高亢乐观的调子.十七年文学在发展中,形成了模式化的创作规范.--编者  相似文献   

11.
存在主义文学实际上是2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进程中的一种世纪性思潮(现象),同时它又始终处于边缘性状态,所谓边缘性是由其"非理性的僭妄"所致."非理性的僭妄"源于存在主义的怀疑精神和否定意识,表现在文学创作中则是对主流文学"现代性"叙事原则--历史进化说和社会进步论的持疑和质询.从世纪初鲁迅的<野草>到世纪末的新历史主义小说,历史的"虚无化"和文明的"非理性"成为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创作立场.这种不合"时"宜性使其只能处于边缘性地位,同时也显示出独特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晚清时期的词创作和词学研究体现出"学词"与"词学"并存的过渡特征.词作中存在明显的学问化倾向,往往成为记录词学成果的载体;而在词话、词选中,探求学词之法又是最主要的内容;造成了词创作缺乏性情,词学研究过于偏尚技术等种种弊端.随着现代词学观念的萌芽和发展,二者逐步疏离并分化,标志着现代词学学科的独立和学科意识的自觉.  相似文献   

13.
左江流域崖壁画,是壮族祖先瓯骆人于战国——东汉年问创作的再现当时祭祀祖先集体歌舞的艺术记录,画面图像大部分是氏族集体狂热的祭典舞蹈中某个关键性动作的浓缩和凝固。左江崖壁画,是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的融合体,它不仅是原始宗教意识的产物,而且还是古代壮族先民艺术和美学原则的缩影。它全面地反映了壮族原始文化艺术的审美精神,全面地体现了一种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中的审美情趣、审美意向、审美原则,因而从美学的角度探索壁画所体现的壮族先民的审美意识,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细勘王国维<人间词话>手稿与刊本的异同,参照其<文学小言>、<人间词甲稿序>、<人间词乙稿序>等写作时间和内容,可以寻绎出"境界"说从发生到成型的运思轨迹和学理机制.从<词话>手稿看,"境界"说的形成经历了前30则的灵光乍现和第31则后的自觉立论两个阶段;从内涵看,"境界"说藉由综合求通式"探本"思路,融合了<文学小言>"阶级"说和<人间词乙稿序>"意境"说要义,集"阶级"说的评价功能与"意境"说的描述功能于一体,克服了"意"与"境"主客二分的局限.作为"作品中的世界","境界"概念的广阔外延和丰富内涵使静安自然实现了词学、学术、事业、文化和人生境界的融通.  相似文献   

15.
“词为艳科”、“词乃小道”之说在文学史上占据了很长时间.南宋之后,词由盛而衰,至元明则已是公认的词学凋敝期.至清,词学复兴,日臻成熟,在理论和创作上,取得非凡的成就.文章从文体角度,分析元明词学的衰落和明末清初词学兴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部电影"从产生到发展的20多年间,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绝大部分的西部电影创作与同时期的文学创作形成了相互应和之势.由其改编而来的电影承载了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的冲撞,并在具体的改编中呈献出阶段性变化:对民族特色和西部原始风土人情的展示;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和社会问题的双重揭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省;以及超出文学改编的"新"西部电影的产业化阶段.  相似文献   

17.
论汉赋"类书说"及其文学史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赋与类书的关系,前贤虽有论及,却缺少深入的探讨,而其中文学史的意义,更有待发之蕴."赋代类书"的说法,从狭义的赋学观来看,是一种误解,如果就广义的文学观而言,又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汉赋作家的比类意识落实在创作上,充分体现于对物态的描绘,和赋体自身的修辞法则,这不仅使汉赋的"文类"特征影响到后世"类书"的编纂,而且具有中国文学从"文言"到"文类"的历史转捩的意义,这一点又与汉人的"知类"精神与思维方式切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新五性"与报告文学之"文学"观念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性"问题是报告文学理论建构中的关键,它长期影响着报告文学创作与理论的发展.实际上,"文学性"在内涵上不断发展和深化,在外延上不断向"非文学"开放与扩张,从而使报告文学在取得辉煌成就时也逐渐形成新的审美特色,并导致其本体的传统"三性"--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发展成了现代新"五性"--主体创作的庄严性、题材选择的开拓性、文体本质的非虚构性、文本内涵的学理性、文史兼容的复合性.也就是说,一方面,传统的狭义"文学性"积极影响报告文学取得了与小说等虚构文学并驾齐驱的"文学"成就;另一方面,它在哲学、历史等"文化"的挑衅与侵袭下发生深刻变革,并在新旧蜕变、交汇融合中形成了新的"文学"观念--渗透于"新五性"之中的广义"文学性".  相似文献   

19.
"中原作家群"的创作灵感、创作激情、文学表现与原乡故土、地域文化息息相关,其文学创作深植于故乡田园、本土经验和乡风民俗之中,在诗意守望民族精神家园、自觉链接地域文明基因、深刻揭示中原文化内涵中,内嵌着深厚而独特的文化隐喻,字里行间弥漫着浓郁的挽歌情调、寻梦心结与怀旧意识.作为深耕中原文化的主要创作群体,"中原作家群"以浸润着家国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的文学乐章和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典型性格的倾心打造,擦亮了历史的眼睛,唤起了时代的记忆,启示着未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两宋050101.gif (175 bytes)括词考     
檃括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类.狭义的檃括词即把词以外的文学作品微加增损,虽改其词而不改其意,改编成为可以使之入音律的新词.苏轼的檃括词可分为以古近体诗为原篇的櫽括词和以散文作品为原篇的櫽括词两类,前者主要停留在措辞的改编上,后者则明显呈现出创作的成份.南宋中兴期产生了篇幅比原作长的櫽括词;南宋晚期櫽括词的创作最活跃,檃括对象的范围有所扩大,且出现了制作檃括词的专业词人.檃括词的创作带来了词的制作的典雅化,具有提高士大夫作词动机的效果,而檃括词之所以在后世被忽视,与乐曲失传后把周邦彦视为宋词艺术顶峰的主流词学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