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历史名城和古都很多。怎样才能使人们了解及继承、发扬我国古都名城的光辉历史文化呢?《西安历史地图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该书是由西安地图出版社于1996年印行的,由著名历史地理学者史念海教授主编,由陕西师大、西北大学、西安...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顾颉刚、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等前辈学人筚路蓝缕、开拓创新,把历史地理学建设成了一门现代科学。回顾学科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从萌芽到幼苗(1949年以前)、茁壮成长(1949—1977年)、学科确立与成熟(1978—2000年)、新世纪以来的蓬勃发展(2001年至今),面向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以《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历史地图集》《西安历史地图集》等论著为代表,各发展阶段都诞生了一批重要的标志性成果,体现出历史地理学“任务带学科”、文理交叉综合、学术性与实用性并重的研究特色。未来学科发展中,历史地理学将在学术新思维和GIS等新技术的引领下,发扬传统,关怀现实,不断推动前辈开拓的学术事业发展壮大、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3.
形象化历史地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初创制和使用的地图。地图的形象化,既反映了我国早期地图的原始性,又反映了先民认识地理和描绘地理的客观性。形象化历史地图的最主要特征即是在地图图面上描绘有地图所涉地域的山脉、川泽、林木、村落、道路等地理实体和野兽等的立体图象,形象化历史地图,在我国历史上绘制和运用时间长达5000年左右,其间虽然发生过一些变化,但其基本绘制方法的运用则久盛不衰。  相似文献   

4.
《社会科学论坛》2006,(4):157-160
1.“如何用法律规范学术制度”专家座谈会综述 由中国法学会网站举办的“如何用法律规范学术制度”于2006年2月26日在北京举行。《中外法学》主编、北京大学教授贺卫方,《中国社会科学评论》主编、吉林大学教授邓正来,《中国法学》主编陈桂明,学术批评网创办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玉圣,教育部法制办副主任张文,《法学研究》责任编辑谢海定等参加了研讨。座谈会由中国法学会办公室负责人刘剑主持。  相似文献   

5.
谭其骧     
谭其骧(1911-1992),字季龙,浙江嘉兴人。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我国历史地理学科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1930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历史社会系,1932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研究生院。先后任教于辅仁、北京、燕京、清华、浙江、暨南等大学,后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系主任并兼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室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院士),1982-1986年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曾当选为第3-5届全国人大代表。谭其骧“做过两次暨南人”。第一次在1927年秋至1930年夏,就读暨南大学;第二次在1947年秋至1949年解放前,兼任暨南大学教授。他于1927年考入暨南大学中文系;次年转入外文系,旋转历史系。当时任课教师先后有夏丐尊、余上沅、夏衍、林语堂、叶公超等。他的本科教育在暨南大学完成,毕业论文《中国移民史要》由潘光旦指导。他对历史地理的研究,从20年代在暨南大学求学时即开始。1933年起,他先后在辅仁大学、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任教,其间于1934年,与顾颉刚先生一起发起了组织中国第一个以研究历史地理为宗旨的“禹贡学会”,并创办了《禹贡》半月刊。这个学会日渐成为国内很活跃的一个学术团体,对当时学术界的影响很大,从而使我国的历史地理研究逐步开展,并促成历史地理这个学科的成长。1940年,谭其骧赴贵州任浙江大学副教授、教授,1946年随校复员回杭州。1947年,谭其骧受邀兼任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以“谭季龙”之名上课,讲授中国历史地理、魏晋南北朝史和中国文化史(或中国史学史)三门课,每周八小时。从1948年秋开始,改为每两周一次、十六小时课程,直到1949年4月上旬。1981年,谭其骧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历史地理专业博士生导师。1981-1985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历任中国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上海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地方史志协会顾问,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编审委员会顾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编委会副主任兼总编辑,《历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主任兼历史地理分册主编、《历史地理》主编等职。谭其骧从50年代开始,倾注30多年心血主持编绘的《中国历史地图集》(1-8册)是当今内容最为详确的中国历史政区地图集,在我国边界谈判和外交、国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中央领导誉为新中国社会科学最重大的两项成就之一。谭其骧对母校暨南大学怀有深厚的感情。1986年暨南大学举行80周年校庆活动,他因工作繁忙未能参加庆典,专门托人将他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1卷8套带到广州,捐赠给母校图书馆。1990年10月,由暨南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举行“何炳松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谭其骧以80高龄坚持出席会议两次,并作了专题发言。谭其骧对中国历代疆域、政区、民族迁移和文化区域作了大量研究,对黄河、长江水系、湖泊、海岸变迁均有精辟见解。重要著作还有《长水集》、《长水集续编》等。谭其骧的名字已经与中国历史地理学这门学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汉书·地理志下》:“西河郡,户十三万六千三百九十,口六十九万八千八百三十六。”在临河24郡国中户口数位列第12,除北边西边长城防线10郡外,户口数多于弘农郡与信都国。西河郡所属,“县36”,其中16县《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谭其骧主编,下同)以为“无考”。是为西汉诸郡中无考县名最多的一郡。  相似文献   

7.
正郭毅生先生主编的《太平天国历史地图集》(以下简称《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89年版)是太平天国史研究的重要工具书之一。其中第53页"太平军北上湘鄂东取南京图"关于太平军由郴州北进长沙的标注有若干需要商榷。太平军于咸丰二年(1852)四月自广西挺进湘南,七月初三日(8月17日)占郴州。七月初七日(8月21日)  相似文献   

8.
西夏与辽朝的东段疆界,大致位于辽朝西南面招讨司所辖的范围内,基本包括阴山及其以东地区。辽朝与西夏的西段边界,很难确定下来,事实上是一段"模糊的疆界"。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中,用条格带来标示西魏、东魏与柔然之间的疆界,表示出疆界的不确定性,我认为这是一种实用的方法,完全可以用在辽夏西段疆界的划定上。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的牛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的北京曾是一个多民族交错杂居的城市,除汉、蒙、满等民族的人民外,回族也是北京城的古老居民。这些少数民族同汉族人民一道,共同谱写了古都北京的文明史。北京的回族,遍布全城,目前的总人口是十八万四千多人①。在宣武区的牛街,崇文区的花市,西城区的三里河,德胜门外的马甸,朝阳门外的长营等地,回族人口相对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是陕西师大暨西北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主办、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主编的全国第一家历史地理学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自试刊以来,以新颖  相似文献   

11.
杨婧雅 《江汉论坛》2023,(1):106-118
康熙《皇舆全览图》是我国首次采用西方测绘方法,在全国范围实测后绘制的有地理坐标的地图,在我国地图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考虑其数学要素和地理要素都达到了较高的科学水平,对该图湖广地区进行分层数字化,可形成以该图完成年代为时间界面的、覆盖目前湖北湖南两省范围的基础历史地理信息和地名数据库,为历史地理及相关学科的研究应用提供基础;可以考察清代一系列地图地理要素的流传过程,进而分析湖广地区的国家管控过程和地域发展历程,可望破解以往一些历史政区研究的学术难题。自清代中后期,湖广地区总图和湖北湖南省图基本都渊源于《皇舆全览图》,光绪年间湖北湖南两省新一轮地图测绘与舆图绘制也继承了《皇舆全览图》的测绘技术及绘图方法,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湖北巡抚胡林翼在吸收《皇舆全览图》和《乾隆十三排图》长处、参照李兆洛《皇朝一统舆地全图》基础上绘制的湖北本省舆图。《皇舆全览图》对湖广地区方志地图的影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先进测绘技术的运用基本上到清朝后期才体现到方志地图上。  相似文献   

12.
最近胡经之教授获得“国家文艺理论突出贡献奖”,这是对胡经之教授创立“文艺美学”学科和在文艺理论领域耕耘50多年的充分肯定,也表明了国家对人文社会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视。只要辛勤耕耘,坚持不懈,人文科学研究同样大有作为。从数量上说,胡经之教授的著述并不是最多,主要是:1、《文艺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2、《西方20世纪文论史》,和张首映合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3、《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二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4、《中国古典美学丛编》,三卷,主编,中华书局,1988年5、《中国现代美学丛编》,主编…  相似文献   

13.
邹衡 《江汉论坛》2004,(8):87-88
古都,镶嵌在锦绣中华大地上的璀璨明珠, “大古都”则是其中最耀眼的几颗。我国“大古都”的数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考古发现和学术研究的进展而不断修正的。上世纪30年代,仅有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和开封“五大古都”的说法;40年代,增加了杭州,号称“六大古都”;至80年代后期,根据长时间的考古发现和学术讨论,“安阳”光荣加入中国“大古都”行列,遂有家喻户晓的“七大古都”之美称。但“七大古都”之首安阳毕竟只是商代后期的首都,商代早期乃至夏代的首都在哪里呢?本次笔谈对此提供了一种看法。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以古都~尤其是“大古都”一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面临着新的考验。在城市建设中如何协调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是建国以后一直未能正确处理的一个问题,对此我们的沉痛教训并不遥远。  相似文献   

14.
《王守仁评传》(匡亚明主编《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版。以下简称张著或者《评传》。)是张祥浩教授继《唐君毅思想研究》之后推出的儒学研究的又一力作。该书全面、历史地展示了王守仁思想的各个侧面,而对王学产生及其衍化的理论思考又构成了全书的重点。王学的形成,也即通常所说的从理学到心学的演变,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陈来的《有无之境》、杨国荣的《心学之思》均把这一历史的过程视为理性主义到存在主义的哲学视域的内在转换。这无疑是近年来较有生命力的分析框架,这一框架深层的目的则在…  相似文献   

15.
漫长的中国史上,曾作过都城的城市很多:但同为都城,持续时间及重要性相差甚远。其中至关重要的,按历史顺序,是西安、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北京(也有加上安阳而成“七大古都”的)。而“重中之重”,毫无疑问,前期是西安,后期是北京。这就很容易理解,我们之谈论“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为何首选这两座城市。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历史,中国人怎样研究,怎样讲解,这本是我们自己的事。然而,苏联历史学界有人竟横加指责,放肆攻讦。其中就有苏联《文学报》1979年第33期(8月15日发行)上登载的历史博士古列维奇题为《中南海的神话》的反华文章。文章一开头就指责“不久前在北京出版了一本古代和中世纪中国历史的中学教科书”,刊登了一幅简略地图。“它是为了向中  相似文献   

17.
《四库全书》从乾隆三十八(1773)年开始纂修,历时十三年之久,才告结束.它是我国历史上编纂工程最浩大、数量最多的一套丛书.对这部举世闻名、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确有充分了解之必要.  相似文献   

18.
解放以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我们伟大祖国的著名古都西安历史进行系统的、细緻的研究还做的很不够。“西安历史述略”(陕西省博物馆编)一书的问世,可说是这方面研究的良好开端。本书提供了大批可供参考的史料和线索,并整理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对于进一步研究西安的历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对一般地方志工作者和历史地理工作者来说,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对提高读者的爱国主义思想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1992年10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我们要“从历史的比较和国际的观察中认识到,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正确的,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的”。因此,我们不仅应该学习点中国近代现代史以了解国情,而且应该读点世界史,尤其是当代世界史,以认清世情。由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春良主编、中华地图学社1992年出版的《当代世界风云纪实》一书将有助于我们从历史的比较和国际的  相似文献   

20.
一、中华民族是历史融合的产物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也是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正如费孝通先生所指出的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 ,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 ,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 (见《费孝通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 992年版 ,第 6 0 2页。)中华民族是历史融合的产物。早在新石器晚期 ,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 ,已经出现了许多部落和部落联盟 ,产生了互不相同又互相影响的文化。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黄帝战胜炎帝、击杀蚩尤 ,炎、黄联合战胜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