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创立,实现了整个人类哲学思维的深刻的变革,哲学的发展因此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笔者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贯穿着两条基本的理论线索:第一,是整个人类哲学思想体系的“转型”,即“知识总汇”的、“科学的科学”的旧哲学体系这种“全部以往所理解的哲学”的终结,以及以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为主旨的新哲学形态的出现;第二,是唯物主义哲学体系的“转型”,即从以说明物的存在的客观性为中心的直观的唯物主义,向以“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为出发点、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新唯物主义的转变.完成这两个方面的转变,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伟大变革的基本内容,也是构成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哲学体系亦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原生形态”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入,哲学体系的改造和重建问题已经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摆到了我国哲学工作者的面前.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体系,这是—项复杂的系统研究工程,需要我们对与之有关的若干基本问题从总体上进行系统的分析,作出一体化的反思和回答.本文拟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构原则,谈些基本的看法,并提出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唯物辩证法研究的对象和建立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问题,是建设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前提,因为对象不同,体系也必然不同。这个问题目前正在讨论,有如下几种提法,一种意见认为对象是理论思维,哲学是关于思维规律的学问;第二种意见认为对象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只是认识论;第三种意见认为对象是人类社会,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这是非常必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特别是哲学教材体系还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的工程。我们认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体系,应力求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的精神实质及各个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给予科学地表述。过去通用的一些哲学教材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贯串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的精神实质——“科学认识的运动”表现得不够明确;  相似文献   

5.
6月底到7月初,“全国马克思主义应用哲学研讨会”在安徽屯溪举行。会议除了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以及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应用上的经验教训外,着重研讨了三个问题。一、关于“应用哲学”概念能否成立,及“应用哲学”与“哲学应用”属于什么性质。其区别是什么等,是这次会议争沦的热点问题。一种观点认为: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研  相似文献   

6.
中国马哲史学会、四川马哲史学会、广 东马哲史学会等二十个单位共同发起的“马 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研讨会,最 近在广东省江门市举行。会议就如何评价发 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以及对这个体系 的各种改革设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新哲学 体系问题 会议上一些代表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没 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系统的哲学体系,因 为马、恩只是在论战中通过批判论敌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我对马克思哲学中“体系”与“方法”问题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讨论中,出现了“体系”与“方法”的争论: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究竟是一种体系,还是一种指导研究和行动的方法?有人认为,马克思并没有创立一种哲学体系,它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贡献,主要在于提供了一种指导研究和实践的哲学方法,我们研究马克思的哲学,主要的就是要去掌握这种方法,去指导我们自己的研究和实践。也有人认为,任何哲学不能没有自觉的理论系统,不能没有体系,方法贯穿于体系之中,通过体系表现出来,研究马克思的哲学,就要掌握马克思哲学的自觉的理论系统,掌握了马克思哲学的体系,也就…  相似文献   

8.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争论国内外理论界由来已久,但这些争论的共同点都认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没有建立过自己的哲学体系,而最多只不过是一些体系的设想。如果是这样,那么,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是脱离其体系而存在的,也就是说,体系和思想是可以长期分离的。但是这样的理解却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本意,马克思说过:“真正的哲学是该时代的精神的精髓。”而“体系又是精髓的代表”。其实,我们只要探讨一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就会发  相似文献   

9.
目前许多哲学教科书,在说明构造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时,一般都认为,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来源于恩格斯。但是,当我们对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作深入的分析和考察之后,就会发现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不仅不是来自于恩格斯,相反,它与恩格斯所理解的哲学也有许多不同。因此,本文主要就思格斯所理解的哲学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列宁说过:“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根据这个逻辑,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应理解为马克思哲学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观点、学说与体系是不同的,马克思哲学本身也并不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观点和学说演变为一个严整的哲学体系,要经过新的整合和再创造。作为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作为观点和学说的马克思哲学,无论在内容、  相似文献   

11.
张尚仁 《学术研究》2006,4(10):17-21
我们用了很多年的哲学教科书,对哲学的对象、哲学基本问题和物质观问题的阐述,其基本内容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而是旧哲学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并不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而是研究“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只是旧哲学的基本问题,而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将旧哲学的基本问题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就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拉”回到旧哲学的轨道上去了。教科书将客观性和反映看作物质观的主要内容,而这两点正是马克思批判旧唯物主义的两点。旧唯物主义从“客观方面”和“感性的对象”去理解物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还要从“主观方面”和“感性的活动”去理解事物。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哲学工作者研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一般仍限于对原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体系的调整或修补,还远不能总结、概括我们这个新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和科学发展的新成就,人们对此仍然感到不满足。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应当历史地、发展地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形式,它决不是僵化的和封闭的,  相似文献   

13.
<正> 1988年7月,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和广东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会等单位共同发起,在广东省江门市举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的学术研讨会.围绕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再认识的问题,与会代表解放思想,各抒己见,展开自由争论.一方面,对长期以来存在的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僵化的理解,进行了批评性分析,指出这是当前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深入研究的重要障碍;另一方面,就如何科学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展开了多方面的探讨,对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新见解.在会上,笔者谈到应该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多样化的哲学体系,从结构上看,它包含着  相似文献   

14.
哲学观念,是哲学体系中基本的、核心的概念,也是贯彻于体系的主题和原则,它所规定的,是特定哲学体系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黑格尔依据他对哲学史的系统研究,指出哲学所要探讨和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他并由此确立自己的哲学观念和体系。据此,恩格斯进一步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①这个概括性论断对于我们认识哲学史上的各派别,在现实中如何研究哲学问题,是有指导性方法意义的。不过,我认为应将黑格尔所说的“思维”改为“意识”,存在与意识的关系或矛盾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存在…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种哲学体系及其模式都是自己时代的产物。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展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模式需要相应地改变,这既是实践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发展的要求。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模式是本世纪30年代从苏联传来的,它基本上是斯大林的哲学模式。当今时代,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如果不改革传统的哲学模式,就难以在精神上代表现时代。张国祺同志所著,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由来和发展》一书充分表达了这一要求,它是我所看到的国内第一本系统阐述这个问题的专著,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间断性与连续性的统一。从哲学发展的历史考察哲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也是一个发展的间断性与连续性的统一,是变与不变的统一。正确地概括哲学史上哲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的演变过程,对于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从而对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世界是一个多样化、复杂化的世界,没有一个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无法适应这个世界。因此,建构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繁荣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试图就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根本宗旨、理论基础,以及我们所建构的哲学原理新体系,谈一些认识。 (一) 当前,我们探讨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问题,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根本宗旨:为了更好地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与改造当代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所具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反思理论的命运、探寻哲学的出路时,不少同志提出要开展“应用哲学”的研究,且企图建立一个应用哲学体系。笔者认为,“应用哲学”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就“应用哲学”的内涵来看,它完全是一个哲学学问题。有的同志为了建立一个“应用哲学”体系,认为应用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哲学理论和具体实际的关系问题”。事实上,这一对关系完全是哲学学所研究的内容。哲学学是对哲学本身发展规  相似文献   

19.
刘冠军 《学术论坛》2003,20(1):15-19
从本体论角度看 ,马恩没有创造“体系哲学” ,没有刻意创造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但从科学认识论角度看 ,马恩又创造了“有体系的哲学” ,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由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三个子系统构成。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识论体系或科学认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杨耕 《中国社会科学》2023,(4):99-121+206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二分结构”体系,初步形成于芬格尔特等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形成于米丁等人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弗罗洛夫的《哲学导论》力图建构一种苏联式的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卢卡奇力图以“总体性”为根本原则重建唯物主义辩证法,哈贝马斯力图以“社会交往”为中轴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南斯拉夫的“辩证唯物主义派”力图建构科学性与人道主义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原民主德国的柯辛则力图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建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体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李达的《社会学大纲》凝聚着中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独特理解,并明确提出“当作实践的唯物论看的唯物辩证法”这一命题;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了具有“中国内涵”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刘丹岩、高清海的《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开启了中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新探索;肖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力图以实践的观点为理论基础和建构原则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