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7 毫秒
1.
邓永进 《学术探索》2009,(6):135-138
民族旅游目的地营销主题的判断与提炼,营销思路的选择与实施,直接影响着该民族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快慢和市场前景。假如一个民族旅游目的地要想在旅游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或独树一帜或长盛不衰,那么,就必须在民族旅游目的地主题的打造、口碑的获得、网络的利用等方面,做认真的调查分析和策划。  相似文献   

2.
西北回族生活在多民族、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通过与各民族的交流、融合、发展,形成了西北回族文化,并且通过各种传承方式使其文化得以代代传承,对其自身社会产生影响的同时,也不断适应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环境,与西北社会发生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旅游过境地与旅游目的地发展研究是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国内比较关注旅游目的地的建构与发展,而对区域旅游线路中旅游过境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那些在一个区域或一条旅游线上,有一定旅游资源但非核心资源的旅游地,没有必要拘泥于目的地或过境地之争,而应在立足于过境地的基础上,弄清自身与区域内的终极旅游目的地的产品构成差异,主动接受旅游目的地的辐射和产业延伸,通过形象推广和旅游线路设计,强化其过境地功能。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市场细分的形式,开展专项旅游获取部分地区性旅游目的地市场。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深入发展,以民族文化为旅游吸引物的民族旅游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旅游者,民族旅游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民族文化被同化的现象日益突出。一旦作为民族旅游吸引物的民族文化被同化掉,民族旅游赖以生存的基础将不复存在。因此,如何妥善处理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
旅游目的地营销对于推动地区旅游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各级政府积极介入其中,但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从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导致市场失灵的准公共产品、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三个主要因素来看,政府部门参与旅游目的地营销存在必要性,然而由于成本与收益分离、内部性标准等问题,政府也会“失灵”.在旅游目的地营销中,政府行为应处于一定的行为边界内,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保障目的地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西北民族地区地域广阔,战略地位重要,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之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相时滞后的地区,西北民族地区的稳定关系着全国的大局.由于社会转型以及地理条件、历史变迁、经济发展以及民族和宗教等方面的原因,影响西北民族地区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而且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需要多方面努力,寻求新型产业发展,转变地区生产生活方式是重要的抓手之一.旅游业的发展在维护地区稳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产业发展并不必然带来地区的稳定,只有不断优化产业发展方式,充分发挥产业发展的经济和社会功效,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地区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由于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普遍相对落后于中东部地区,为寻求突破,各民族地区自然将优势较为突出的民族旅游业确定为兴地富民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而大力培育。但民族地区在积极推进民族旅游快速发展时生态文化保护这一核心问题未能受到真正重视,其严重的负面效应正不断显现。本文以快速发展中的青海民族旅游业为研究着眼点,试图阐释生态文化保护下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贵州悠久的少数民族历史孕育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民族特色旅游产品产业在地方经济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但是该产业的组织管理方式粗放落后,已经逐渐成为其发展道路上的阻碍。笔者通过分析后认为贵州民族特色旅游产品产业可以采用一种新型的价值链治理模式——民族文化型治理模式,即民族文化型核心厂商与重量级经销商地位相对平等的民族文化型价值链治理模式。这为民族地区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转型与升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乡村旅游已成为乡村发展的新动力,循环经济理念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天然的关联性。实现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应以循环经济为导向,统筹考虑生态保护、旅游扶贫与致富、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及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等战略目标,加快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战略转型与升级,扩大其辐射与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西北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特色农业基地,农业与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特色农业的发展。文章对西北民族地区特色农业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农业生态环境的特点以及特色农业的重点领域,提出了实现西北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视角下欠发达地区旅游目的地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东西部地区旅游目的地建设现状和发展潜力存在很大差距,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重要原因之一。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在旅游目的地建设时,面临着认识上的差距和误区;经济不活跃,客流不旺;旅游规划与地区经济和旅游市场脱节;缺乏整体打造,旅游地综合吸引力差;重建设,轻经营管理;区域联合形同虚设,缺乏整体实力等问题。这些地区在进行旅游目的地建设时,可采取与当地经济互动、协调发展;重视区域软环境建设,提升综合吸引力;从区域经济的实际出发进行旅游目的地规划;以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区域旅游合作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论区域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及其资源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不容乐观 ,要高度重视开发区域民族文化旅游过程中的资源保护 ,坚持并遵循可持续发展理论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 ,最终共同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全面进入小康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旅游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旅游业已变成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旅游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尤其是在民族地区表现地更为明显;但近年来,旅游业面临着自身发展过程中与民族地区文化不和谐的问题,因而威胁到旅游业与民族地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论述旅游与文化的关系、分析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文化问题,进而探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抽样问卷调查方法,以香港大澳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了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与态度,认为目的地居民的总体感知引发了其对于旅游发展的态度,而这一感知又受到目的地居民对于旅游影响细分认知的直接影响,并且这一感知会对目的地旅游发展进程产生实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西北回族政治势力的崛起,改善了回族的社会地位,成为西北政坛重要的制衡力量,同时带来了回族社会的深刻变迁:回族社会出现自治倾向,社会开放对外交流扩大,民族教育制度初步建立,工商业走向繁荣,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回族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也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西北政局的关键是处理好民族关系;中央政府需要更多地承担民族地区制度变迁与进步的发展成本;在民族地区既要发展民族经济,也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在增强各民族之间的互信与了解的同时,培养对祖国向心力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6.
珠三角旅游营销圈是一个以珠三角大型组团旅行社为中心,集旅游目的地、旅游景区、地接社、媒体和客源组织等为一体的立体营销体系,它的形成,宣告了旅游营销实践层面上已经开始走向客源市场与旅游目的地营销一体化。赣州是一个以珠三角地区为其最大客源市场的旅游目的地,也是此类旅游目的地的代表。对接珠三角旅游营销圈,尽可能把自己的旅游产品更好地摆到珠三角旅游市场的"货架"上,直接、迅速地得到客源的同时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是一条符合赣州实际的旅游营销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宋秋 《学术论坛》2012,35(9):130-134
作为文化旅游产品需求方的旅游者与作为供给方的民族地区在旅游发展中逐渐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以购买能力和对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可以将文化旅游者分为四种类型;同时按照生产者是否为当地人和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可以将文化旅游产品的生产分为四种形式。这样分类可以找到旅游者与文化旅游产品生产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即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于文化旅游产品的差异性选择,以及不同文化旅游产品对旅游者的差异性适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并厘清了我国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几种典型模式和产业业态,建立了兼容性发展这一我国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的核心理念,阐释了兼容性发展的基本内涵,并认为在兼容性发展理念的支配下,我国民族旅游产业的发展一定要处理好产业发展与整体社会发展、与一般旅游产业发展、与新型业态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实现我国民族旅游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孟东明 《琼州学院学报》2010,17(2):69-70,73
我国民族集聚地区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悠久,气候各异,地貌百态,构成了中国民族地区丰富的体育旅游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论述我国民族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类型、开发民族体育旅游人文资源,扩展旅游服务领域,发展体育旅游事业。对扩展民族地区体育旅游事业问题提出建设性思考。  相似文献   

20.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问题研究提纲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任何旅游目的地都面临着如何提供最好的社会福利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决策.决策的选择要涉及复杂的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和环境方面.近年来,由于认识到旅游产业潜在的、巨大的经济回报,越来越多的省份、城市转向将旅游产业作为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注意到,旅游目的地(特别是大尺度的目的地)需要在地方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和游客旅游体验满足之间找到平衡点.如果处理得当,旅游业可以成为扩大社会目标的巨大动力.许多地方正在为达成这个目标而谋求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提升.遗憾的是,没有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清晰地描述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问题.在本研究中,作者运用区域竞争的有关理论考察了旅游竞争力与目的地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用于定性研究的提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