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20世纪文化批判理论的一支,布达佩斯学派试图从马克思的思想中,寻找理论资源对现存社会展开批判,确立了复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借助于马克思早期著作中蕴含的人道主义思想,他们从文化出发,在共时态上对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社会展开了批判;在对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的反思中,又进一步深入到了历时态的维度,展开了现代性的研究;在后现代视域中,展开了对人类文化出路的探寻。可以说,复兴马克思主义既是布达佩斯学派理论的理论主题,也是其理论的基础和前提,在复兴马克思主义中始终蕴含着一种文化的理论诉求。  相似文献   

2.
陈小玉 《学术论坛》2006,1(3):25-27
创新经济学经典作家从不讳言马克思思想对他们的研究思想的影响。因此,根据马克思理论自身发展的逻辑,批判地结合西方成熟的创新理论探索马克思的创新思想,对于科学认识市场经济中的创新,自觉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从而实现以一种和平和谐的方式把人类带进一个新世界而言其意义是不言自明的。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众多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的分析和批判,形成了资本主义国家理论。他们的理论,有些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国家学说的,也有些是陷入了唯心主义的分析方法,并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文试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入手,对有关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与马克思国家思想的密切关系方面进行探讨,从而获得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宗教批判对马克思理论形成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马克思理论形成的思想来源,除了人们所熟知的"三个直接来源"外,对于以基督教为代表的宗教文化的清理与批判,同样构成马克思理论形成的重要思想资源。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的命题,表达了对宗教的批判在马克思理论形成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宗教批判的直接成果之一就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即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马蕾 《学术论坛》2023,(6):116-126
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经历了从对意识形态“碎片化”中介的批判到对“空无”主体重建的历程。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在汲取马克思思想时,往往局限于传统的认识论哲学立场,仅强调意识形态的思想批判,而有意搁置马克思意识形态的革命实践向度,这导致了他们非但无法走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窠臼,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资本所造就的“抽象”社会人格。唯有恢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实践原则高度,我们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才能根植于社会总体结构并超越于现实的社会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学者眼中,鲍德里亚自身的学术发展经历了从新马克思主义向后马克思主义的转向,而其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生产主义的批判和消费社会、拟像与仿真诸理论则成为中国学者讨论中国的消费主义和消费社会现象的理论武器.但是,这里存在着误读.鲍德里亚对生产主义的否定和对消费社会的批判是基于同一逻辑基础之上的;他选择象征交换理论超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其实并没有"走出马克思",是"接续"了马克思尚未展开的理论空间.因此,鲍德里亚的前后期思想具有许多的一致性.探讨中国学界对鲍德里亚的误读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作为追求自由的学问,哲学在本性上是批判的。马克思哲学与过去哲学的差别在于马克思不仅要批判思想自身的内在束缚,而且将这种批判推广到对社会生活的批判,特别是对资本的内在扩张过程及其内在矛盾的批判,因此,形而上学批判、资本逻辑与总体性、社会批判理论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的三大主题。  相似文献   

8.
生产方式作为马克思《资本论》的核心论题,长期以来备受国内外学界的关注。20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分别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空间地理学等路向对其进行理论阐释。哲学路向的探讨,分析了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马克思生产方式理论的内在结构及其过渡,拓深了对这一理论哲学意蕴的考察;政治经济学路向的探讨,研析了马克思生产方式理论蕴含的抽象思维方法并用于考察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分期,凸显了马克思生产方式理论的方法论意义;空间地理学路向的探析,阐释了帝国主义的空间生产、积累及其矛盾,拓展了马克思生产方式理论的现代批判意蕴。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生产方式理论的多重路向阐释,展现了《资本论》内在的多维思想意涵。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批判思想及蕴涵其中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的思想走进当代、参与当代社会和思想对话的鲜活的精神资源.探释马克思批判思想的萌芽、生发与衍进,阐释东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其所做的创造性延展,对于我们自觉继承马克思的批判思想和弘扬马克思的批判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历史命运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精神.20世纪上半期,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方面,特别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方面,在一定意义上被遮蔽了.二战后,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重新焕发出光彩,作为主要社会批判语言,成为批判理论的重要思想资源.在当代,这一理论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有助于深化人类社会发展与完善的动力问题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