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纵观整个古代儒家人性学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孟子的“性善说”和葡子的“性恶说”是两条贯串着儒家人性学说发展的线索。虽然后继者大部分都继承“性善”思想,但在论述“情”的方面发展了“性恶”的思想。中国哲学史上人性善恶争论的过程,实质上是“性”与“情”这对范畴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孟子虽然没有提出“情”的概念,但在论述性时透露出关于“情”的思想。他从人性善出发,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辞让之心”、“羞恶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端”就是仁义礼智,侧隐、羞恶,是非与辞让就是“情”。既然人性是善的,那么…  相似文献   

2.
孟子关于人性的论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西方哲学》杂志1994年第1期(总第44号)中,发表了艾琳·布卢姆(Irene Bloom)的《孟子关于人性的论辩》一文。论文以《孟子》书中“何以异于人哉?尧舜与人同耳”为题记,对近年来关于孟子人性学说的讨论作了某些评述,并提出了若干自己的见解。该文表现了西方学者对孟子人性学说的研究状况,兹将论文的某些要点介绍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3.
禹兰 《船山学刊》2001,(2):69-71
孟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性论,即关于人的本性的理论。它包括性善论和养气说。如果说性善论奠定了“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基础的话,那么养气说则担当起“为尧舜”的重任,这体现为塑造个体人格的崇高性和独立性。  相似文献   

4.
“人性善”是我国思想界的传统命题,作者认为,适应我国明清之际反对程朱理学脱离现实、空谈心性、倡导所谓“实学”的需要,陈确进一步发挥“人性善”学说,认为“人性善”即人的“气”、“情”、“才”善。进而他指出,人性善恶之别,是后天“习”作用的结果;人性之善是建立在人知善行善的道德实践基础上的,从而赋予“人性善”以实践的品格和特性。  相似文献   

5.
《文史哲》2014,(3)
孟子人性论的基本观点为"人性善"或"性善",业已成为"国民常识"。在这一常识的背后,隐伏着深度的误读。孟子从个体生命体验和形式逻辑层面反复证明的一个观点为人性有善端,仁义礼智"四端"源自天,存诸人性为"立命",人性之善是与善恶相对之善,善不是绝对之善。但是,孟子从未否定"性"有恶端。研究孟子人性学说,在方法论上应当遵循"以孟释孟"原则,在文本释读与思想诠释上,应当区别"善端"与善、"君子所性"与"性"两对概念。在"君子所性"层面,孟子刻意强调君子与禽兽的"几希"之别,君子在应然意义上当自觉以"四端"为性,而不可以"食色"为性;但在"性"或"人性"层面,孟子并没有完全否定"性"有恶端,"大体"与"小体"同在于人性。尽管君子在工夫论层面不将"味"、"色"、"声"、"臭"称之为性,但芸芸众生之"性"还是蕴含"味"、"色"、"声"、"臭"。秦汉以降,历代学人之所以对孟子人性学说理解不一,大多在于未厘清"善端"与善、"君子所性"与"性"两对概念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张杰 《齐鲁学刊》2022,(2):5-15
孟子把人为之心中善的一方面,提升至本原之善的地位。此“心”即是每个人生来即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就是“四心”。“四心”是人类先天固有的仁义礼智“四德”之“四端”,孟子的“四心”由此成为善之原。“四心”与“四德”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四心”为“四德”之本,孟子的人性由此成为善之原。圣人自觉存心率性而行,而普通人因欲望或名利等因素的迷惑丧失了“四心”,这就需要借助媒介即人性的载体来完成存心养性修养过程。孟子人性的载体即是“浩然之气”,它不但是善的天生材质,而且是义之原。普通人需要“养气”以“养心”、扩充“四心”以“尽心”“尽性”。  相似文献   

7.
王力 《船山学刊》2010,(3):16-19
王夫之关于人性为善的思想论证既"明"且"备":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考察了人性何以为善,认为气质之偏之人人性亦可为善,并说明善乃"人之独"。王夫之关于人性为善思想的人文价值在于他颠覆了以往人性学说的独断论思想,并从形而上层面阐释了人性缘何为善的问题,使学界关于人性为善的思想,能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8.
几百年来,“人性论”、“人道主义”作为资产阶级鼓吹自已代表“全民”的遮羞布,理应受到必要的批判。但是,在“人性”和“人道”的问题上,并不是只有资产阶级的一家之言,更不是所谓马克思主义不讲人道,不谈人性。其实,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真正科学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只不过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与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有着本质的不同罢了。从历史上看,关于探索人的本质是什么的人性论,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早已众说纷纭。我国先秦时期的孟子主张“人性善”。荀子主张“人性恶”。孟子的学生告子主张“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告子》上)。汉代的董仲舒提出“性三品”,把人性分为三类,即不教而能善的“圣人之性”,虽教也难为善而只能为恶的“斗筲之性”,  相似文献   

9.
孔孟儒学传统在中国哲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孔子最早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命题,孟子则进一步完善了人性论,提出性善说,认为“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他们是怎么探讨人性本质的,他们提倡的学习、教育、人格修养等方法会对现代人的思想构成什么影响,在社会高速发展之期,我们能从中吸收哪些经验教训,调整好身心,积极融入社会,以使社会安定,人们生活和谐,本文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孟子性善论是儒家思想之核心内容,而其所说之性善,只是就人性之潜在之可能性而言,必经过一系列之修养过程,才能使人性之潜在之善性成为现实之善。反思自身之内在之善性,以确立修养之内在根据,并确立必为圣人之志,选择合理之欲望,强恕而行,最终达到诚实无欺之德性。  相似文献   

11.
纵观古来中外所议人性论,有两种情况需要正视:其一,从反映论角度来说,人们议论人性及其本原,涉及两类相关而不同的内容,一为“人性之本”,即关于人的本性和人的本质及其本原,属于人性性质领域的问题;一为“人品之本”,即关于人的品性和人的素质及其本原,属于人性品质领域的问题。但人们对此二者往往既不分伯仲,又均以“善恶”泛而论之,则混而乱也。其二,从真理论角度来说,以“善恶”定人性之本或人品之本不当,因为“善恶”实不为人性或人品本原,加之论者不能以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统一学说指导,或仅以自然性方面为据,…  相似文献   

12.
孟子与告子有过数次辩论,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关于人性善恶的问题。孟子道性善,以为人性先天地、普遍地是善的,但在论证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在杞柳之辩、湍水之辩中,孟子说明了人性的自然性,但未能证明自然的何以必然是善的;在"生之谓性之辩"中,孟子分辨出"人性"之不同于"物性",但人之性何以必然是道德性,孟子也未能充分证明。孟子的性善说,道出了人性善之可能,但不能从理论上说明人性恶之不可能。而在"仁义内外之辩"中,孟子的困难在于无法排除一种"合乎道德"而非"出于道德"的义之可能。  相似文献   

13.
孟子性善论是儒家思想之核心内容,而其所说之性善,只是就人性之潜在之可能性而言,必经过一系列之修养过程,才能使人性之潜在之善性成为现实之善.反思自身之内在之善性,以确立修养之内在根据,并确立必为圣人之志,选择合理之欲望,强恕而行,最终达到诚实无欺之德性.  相似文献   

14.
任丑 《中州学刊》2023,(6):114-119
孟子的人性实践论是伦理主体、伦理实体和伦理生态共同构成的伦理秩序。在孟子那里,伦理主体保持先天善心,如果伦理主体失去善心,则求其放心,以返回善之本性;伦理实体的使命是实行仁政以争取民心;伦理生态秉持人、仁政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互惠原则,如果二者发生冲突,则秉持人、仁政优先于自然的原则。孟子人性实践论既有其生命力,亦有其缺陷,因此孟子人性实践论尚需注入当代文明的新要素。  相似文献   

15.
与孟子倡导人性善背道而驰 ,同为儒家代表的荀子主张人性本恶、善是人为 ,开启了先秦乃至中国传统哲学中人性论研究的新视野。荀子的性恶学说不仅蕴涵深刻的哲学底蕴 ,而且拥有性善说所无法比拟的现实性的优长之处 ,因此 ,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从先天的自然本性而言 ,人性是恶的 ,善来自于后天的人为。因此 ,不能坐等人性的自行完美 ,必须用后天的人为节制和理顺先天不足的人性。这是性恶论所引发的必然结论。事实正是如此。从性恶的认识出发 ,荀子极力呼吁对人性的后天修养和人为 ,并提出了两条改造人性的现实途径 :一是学习…  相似文献   

16.
关于人的研究,这是古今中外一切思想家所普遍关心的问题。《礼记》的礼运篇所讲的“大同”、“小康”;孔子所标榜的“仁”;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记”;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实质上都涉及到人性、人道、人的本质问题。神学好象以彼岸世界为对象,而实际上也不过是以某种人的方式和愿望去解释宗教观念,以某种社会的模型去塑造天国,然后又从彼  相似文献   

17.
善的形上学追问——孟子善恶观的道德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善是什么?善何以可能?善的终极根据是什么?通过对善的不断追问,孟子为善建构了形上学的根据。“可欲之谓善”是孟子德性论的道德立场的体现。孟子通过对善的伦理追问、人性追问和天道追问,为善建构了一个较完善的思想体系。各种人伦规范正是可欲之善的现实存在;性善论是善何以可能的内在根据;天道观则是善的超越根据。孟子以性善说人性,以天道说性善的思维理路,成为儒家后学道德形上学建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8.
岑庆祺 《东岳论丛》2001,22(2):83-84
伦理学的基础是人性论。在我国历史上 ,孟子第一个系统地提出人性论的学说。“孟子道性善。”〔1〕(《滕文公上》)“人性之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 ,水无有不下。”〔1〕(《告子上》)孟子的“性善说” ,主张人性是善的 ,是无有不善的 ,它影响了儒家主流两千多年。导人向善 ,其功甚伟 !但仔细分析其理论 ,又应把他的学说正名为“性有善有不善说”。一他说人体有六官 :口、目、耳、鼻、四肢、心。“口之于味也 ,目之于色也 ,耳之于声也 ,鼻之于臭也 ,四支之于安逸也 ,性也。”〔1〕(《尽心上》)心之官与上面的五官不同 ,“心之官则思…  相似文献   

19.
关于道德的人性根源一直是困扰中国道德教育的重要问题。孟子在性善论视域中寻找人之所以为人的特质,并以"道性善"为德育实施的基础,提出德育的目标及途径。不论是"道性善",还是通过"内求外修"的方式培养"尧舜"式的君子,都是以性善论为基础展开的。挖掘孟子德育思想深处的人性基础,有助于更好地把握道德教育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善恶报应的观念的产生显然是基于善恶观基础之上的。孟子认为,人天生有“善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①为善即通过后天的道德修养将先天的善端发挥出来。孟子尤其强调善与义的联系,是否重义气,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