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储诚喜 《理论界》2007,(9):177-179
福柯等将尼采称为“20世纪的尼采”。当代法国新尼采主义者严肃地对待尼采,通过诉求于尼采。从现象学突围,自觉地“接着尼采讲下去”,因而与尼采互为“面具”与“道具”。尤其福柯借助尼采“神之死”进一步阐发“人之死”,从而打开政治哲学及社会伦理思想新视界。  相似文献   

2.
米歇尔·福柯是法国继萨特之后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曾被称颂为“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他在《词与物》这本书中宣称“人之死”和“人本主义的终结”。其思想深受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影响。海德格尔是福柯通往尼采的“桥梁”,而尼采的“上帝死了”,则直接导致了福柯的“人之死”的提出。他认为“人”是近期的发明,是在18世纪末期才成为人文学科的中心,才诞生出来的。所以福柯所谓的“人之死”,并不是具体存在的“人”的死亡,而是指那种纯粹概念的,在人文学科中作为知识对象和知识客体的“人”的死亡。“人”的出现只是偶然,“人”的死亡才是必然。  相似文献   

3.
尼采的"上帝之死" --虚无主义的演绎及其反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采的“上帝之死”将虚无主义推至极限 ,并用重估价值的积极的虚无主义完成了去值的消极的虚无主义。而海德格尔则反拨尼采 ,要在虚无主义的遮蔽和绽放中把握虚无之虚无 ,以求彻底颠覆传统的形而上学。然而 ,在福柯更为虚无化的“人也死了”中 ,海德格尔与尼采一样都面临着更进一步的反拨而难逃虚无主义命运。其实 ,虚无主义既非尼采、海德格尔和福柯所能完成的 ,亦非历史的法则和逻辑 ,它只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其极至的主体性驱使下 ,因对绝对确定性的追求和把握的失落 ,导致绝对确定性通过不断被剥夺的递增的匮乏之痛苦、缺席 ,而宣告不确定性的到来。然而 ,这种所谓的可怕的不确定性 ,其实说到底还是一种“形而上学病”的发作 ,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终将不攻自破。  相似文献   

4.
尼采杀死了“上帝” ,福柯消解了“人”。二者都是西方时代精神的探索者和建构者 ,同时又是西方时代精神的反叛者和解构者。尼采的反理性、反神学、反传统人道主义的思想对 2 0世纪的西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仅如此 ,还构成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渊源。福柯作为后现代主义最著名的思想大师 ,其后人道主义思想不仅继承了尼采的传统 ,而且实现了对尼采人学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人之死"是法国后现代主义者福柯的一个重要哲学发现,已成为福柯哲学的标志.但是,在福柯的语境里"人"是一个极其特定的概念."人之死"是福柯主体批判思想的重要方面,是尼采"上帝之死"的福音.人的死亡标志旧的知识型的崩溃和新的知识型的诞生.在人死后的废墟上,福柯塑造了一个新的主体,一个艺术化存在的审美的人.  相似文献   

6.
尼采的上帝与福柯的人有着奇特的亲缘关系,既是双生兄弟,又彼此为父子。上帝死了,人也同时消亡,在解构了上帝和人的同时,人的真实得以显现:体验生命的过程,而不追究它的实质和归宿,敢于承担自身的无意义而不消沉衰落,这正是生命的骄傲。尼采与福柯对关于成为自己的训令抱着十分认真的态度,他们使自己的生活成为一种典范———不是真实的典范,而是追求真实的人生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析儒学是否为宗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术界对儒学是否为宗教,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儒学即宗教。张岱年先生在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著《孔学论集》序文中说:“孔子不语怪力鬼神,言生不言死,在这一意义上,孔子学说与其它宗教不同。然而孔子提出了人生必须遵循的为人之道,使人民有坚定的生活信仰。在这一意义上,孔子学说又具有宗教的功用。可以说,孔学是一种以人道为主要内容,以人为终极关怀的宗教。”持这种观点者认为儒学既有很深厚的天命的宗教根基,又具有终极关切和灵魂救济的内在超越之品格和功能,儒学自身已具备精神化宗教的性质。第二种观点,儒学非…  相似文献   

8.
张蓬 《江汉论坛》2006,(10):52-55
“克隆转忆人”将“永生不死”这个古老的话题赋予了新的意义。“永生不死”表征着人们的生命意识,也为人之所以为人刻画着界限,也是人所独有的“自我意识”。从“生死”之意义域中,似乎可以找到人类文化的某种遗传密码。对“永生不死”之传统意义的超越,就是人“自我意识”之界限的重新划定和意义模式的转型。“永生不死”之可能与否的逻辑与经验仍是理性的自我解释系统的“同一性”要求。“存在”的意义世界为“永生不死”问题的意义确定和意义衍生提供了一个涵括科学并超越科学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著作,有二十多篇杂文和十来封书信谈到尼采和关于尼采著作翻译出版的事。个别人对此加以曲解,歪曲鲁迅,如曹聚仁说:“我以为鲁迅的观察深刻,与眼光远大,并不由于接受了唯物史观的论据,而由于他的科学头脑以及尼采超人哲学的思想。”也有人用所谓“托尼学说”即托尔斯泰、尼采的学说来概括鲁迅早期的思想。与此相反,我们有些同志认为,鲁迅从未肯定过尼采,鲁迅的思想与尼采毫不相干。为了了解鲁迅的思想发展,洗去一些人洒在鲁迅身上的污秽,研究鲁迅在不同时期对尼采的评论,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找到没有本质的事物,也就是找到历史中的他者———这是一种将传统生物树式谱系链斩断后生成的新的谱系真相,尼采就是在这个全新的倒置构境层中透视传统道德和重估一切文化价值的。正是在这个传统谱系倒序的构境意义域中,福柯深入地发展了尼采这种新的倒置的谱系观念。他提出,谱系研究就是要重新面对那些被总体性历史棱镜剔除的黑暗中的独特事物和现象,让它们重现,即不再是某个重大历史目的和伟大进步目标的“阶段性”事件和“不成熟”的雏形,它们只是无本质的自己,即非目的论中的历史他者,这也就是反对起源的谱系研究的真正历史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