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向林 《东岳论丛》2023,(4):109-115
“直言”概念是考察福柯晚期思想的一个重要视角,古希腊语中“直言”一词本意指民主政治下的“说真话”实践,福柯借助康德的启蒙论说将“直言”提升为一个哲学概念。福柯哲学立足于康德启蒙观所开启的现实性面向,批判现代技术化社会及其治理模式,揭露现代知识—权力所导致的人之主体性的丧失,而后以“直言”作为哲学话语的真理形态与运作方式,让哲学真理不再是储存在记忆中的现成知识或有待主体去服从的先验律令,而是具备某种实践品质和批判精神,并通过“肉身化”的方式转化为主体自身的伦理品性或人格气质,使主体具备勇气与智慧,将生活展现为一场自我考验,从而实现从康德启蒙观中的知识主体向伦理主体的转向,以及治理实践从权力的宰制性控制模式向自我实践的介入模式跨越。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的情景下,儒家伦理文化彰显其现代价值:重“和谐”的道德情操,“仁爱”的道德原则,“依礼而立”的道德规范,“诚实守信”的道德意识,“舍利取义”的道德标准。以美国为主的西方伦理文化,以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为中心,倡导自我个性和自由,正在消解着世界其他民族国家的传统的伦理文化价值观。现代化、民族化、世界化,是儒家伦理文化转换的三个基本立足点。对待儒家伦理文化,既要批判地继承,又要有所超越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儒家伦理话语所表达的主要内容为伦理体验;其表达方式主要有语录、注经以及评述历史和时事等,表现出某种“解释学”的特征;其话语蕴涵着一种根植于“意象”思维的伦理思考方式,其取向是注重直观和综合把握,力求引导和激发主体自身的体悟。儒家伦理的这种理论形态与当代伦理学的理论表达方式是相容的,具有有效应答当代伦理问题的潜力。这对于思考“儒家伦理的现代转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儒家道德伦理的内涵、特色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分辨道德、伦理之不同涵义入手,对儒家道德伦理思想体系的内容、特色及其与东亚社会现代化的关系作了具体探讨。作者认为,就人文意义而言,儒家的“道德”是对人的本性及其行为准则的内在自觉性的规定,儒家的“伦理”则是指人在一定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秩序性道德,即人际关系之理。儒家就本质而言是以道德为本位而非以伦理为本位的“仁本礼用”的道德形上学。儒家道德伦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其德性原则、伦理原则、修养原则三大方面,其基本特色是以人为中心、以道德之“仁”为本位,强调道德的日新和礼制的适时变化,并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其根本精神乃是道德人文主义精神。这一根本精神及其一系列道德伦理原则具有永久性价值,已经并将继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赵保佑 《中州学刊》2006,(2):139-142
“兼爱”是墨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墨家社会政治思想的中心思想,与儒家的“仁爱”伦理、西方文化中的“博爱”思想相比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兼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是商品经济社会生产和消费活动的伦理原则,有兼爱之心,使利己心(爱己)与利他心(爱人)之间平衡,这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利益主体取得双赢、多赢所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也是现阶段社会走向和谐的道德需求。  相似文献   

6.
立志为历代儒者极端重视与不厌申言而在儒学中成为一种学说与传统。基于内涵的深入考察,儒家立志具有“‘心’之‘道’而成‘德’”的内在逻辑,统摄儒家至为重要的“心”、“道”、“德”三概念,同时构成儒学的基本逻辑。通过一种现象还原的方法诠释“心—道—德”三位一体的儒家立志,“心”、“道”、“德”三要素分别指对特殊的个体、普遍的群体、自由的人类,立志即是一个将自然个体道德化为德性主体、将自然群体伦理化为德性共体而实现个体与类双重解放的自由化过程,作为对人之个体—群体二重性存在的德性安顿体现出鲜明的伦理特征。在伦理与道德互文的意义上,儒家立志彰显出以“精神”、“自由”、“人本”、“尽心”为特征的伦理世界观与道德方法论,辩证地把握了人之意义与虚无(有与无)、精神与物质(灵与肉)、共体与个体(大与小)三对二重性存在本质,对于克服精神世界之虚无主义、生活世界之物质主义、伦理世界之原子主义的现代性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全喜 《天府新论》2017,(1):147-153
西方社会在进入现代化的进程中,经过伦理学的再造,开展出新的商业伦理,塑造和维系了西方商业社会及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儒家为中国传统商业提供了伦理的德性基础,儒家传统商业伦理与现代西方商业伦理在某些层面也有着高度的契合性。但仅有古今中西维度的某些契合性,还无法构建一个独立自主的现代商业伦理。儒家必须应对现代性的挑战,将传统道德与法治社会相接榫,实现古典义利观到现代社会义利关系的转变,开展出适合现代商业社会价值取向的新的儒学伦理,并为通过制度约束公权力和通过法律规制商业社会提供理论和思想上的助力,实现儒家伦理在法治社会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8.
福柯后期思想发生了“伦理转向”,即从知识考古学和权力谱系学转向了以自我风格化为旨趣的主体诗学。他从“性经验史”中去发掘古希腊的“自我文化”,由此来思考主体如何构建自身的自我伦理学问题。结合古希腊人的“自我技术”和他投入同性恋的性试验,福柯企图把人的生命存在转变成一种审美化的自我塑造活动,因而提出了一种别具一格的促成新型主体转变的生存美学。在他的后期著述中,其不遗余力探讨的主体诗学是以维护身体快感的自由为目标的,是以主体审美化的自我创生为前提的。福柯的主体诗学,无疑是在诉诸一种“伦理政治”的抵抗策略。这种伦理政治以其局部的和分散的斗争方式,体现了一种多形态实践的和审美主义的后现代政治取向。  相似文献   

9.
自觉在汉语语义上是指“自悟”、“自明”、“自晓”等,是指个性主体对知觉客体的理解和把握,这个客体可以是自在的事实世界,也可以是自为的价值世界。伦理学意义上的自觉除了对道德世界的自明之外还有一层更为重要的含义——“自持”,即根据“应当”所作出的或自愿或不自愿的自我约束。道德自觉是儒家伦理的核心和原则,它以人的道德本体为依据,对道德自觉的目标、内容、途径、境界等都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一、道德自觉的哲学人类学根基儒家的道德自觉有着深层次的哲学人类学根基,即以“人禽之辨”为中心的道德人类学观念。泰山孙明…  相似文献   

10.
关于"亲亲互隐"、"爱有差等"的争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中国哲学界在争论孔子论“父子互隐”和孟子论舜及“爱有差等”的问题。这一争论关涉到整个儒家伦理的历史和现代价值之评判。儒家伦理是一复杂的系统,仁与义、仁与礼、仁与智等德目之间是有张力的配合;儒家的仁、义、礼、忠、敬、信等德目都是社会性、公共性的,适用于公共生活及其秩序建构的;儒家一贯强调私恩与公义、公共领域与私人空间的区别;儒家的“仁爱”具有普遍性和超越性,道德主体所涵道德法则(理、义)必然有绝对的普遍性,并且是“爱有差等”思想的本体论基础;“父子互隐”的思想及与之相应的法律制度,恰恰包含着对人权的尊重和维护。  相似文献   

11.
先秦儒家之“慎思”作为道德理性之思,是儒家认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之“思”重在检省身心,思孟之“思”重在尽性至诚,荀子之“思”重在理性思虑;三者共同之处在于认识向度的内倾性、认识原则的道德性、认识内容的伦理性、认识目的的形上性;先秦儒家认识论之“慎思”有助于形成完整的道德理性认知模式,塑造具有圆融生命精神的认识主体,为西方传统认识论注入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胡宁 《船山学刊》2011,(2):86-89
现代工业文明长期奉行的“道德无涉”经济管理模式已经积弊出了人类社会所不能承受的重重“现代性危机”,人们寻找到的解蔽之道是,通过伦理管理模式,促进企业向义利合一的“道德主体”嬗变。而现代伦理管理模式孕育于中国传统管理文化源流之中。故而需要承继和借鉴我国的德治模式精髓、义利合一和核心人伦规范以启动和实施现代伦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汪怀君 《船山学刊》2005,(2):64-66,77
儒家充分肯定人的主体能动性,认为心性自我是一个道德精神发展的动态过程,道德自我在修养中探索如何做人,并在群体、社会中获得了现实性,转化为真实的自我,也即人伦关系中的自我。“内圣”是手段,“外王”是目的,内在修养的最高追求就是为了融入社会,达到人伦社会的和谐境界。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传统儒家哲学自我观念中“普遍性自我”、“有机性自我”与“关系性自我”三种主要理解模式中的各自缺陷,并借助于对汉字如何在历史上“系谱学”式的生成过程的了解,提出“系谱学自我”的观念,认为“系谱学的自我”观念将有助于将儒家伦理的本性理解为一种共同体的和示范型的伦理,而不是绝对个人主义的和律令型的伦理。  相似文献   

15.
现代性危机的道德合理性困境与出路及其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危机虽然表现为目的合理性与文化合理性之间的道德合理性悖论,但其实质是文化合理性的现代性道德哲学范式所衍生出来的社会信仰的缺失。走出现代性危机必须重塑社会的文化合理性,以奠定社会信仰的“普遍的道德合理性”基础,其要义是复归“文化合理性”的伦理理念。人与制度是文化生态的两个基本要素,因此,文化合理性的伦理理念的型塑必然诉求“道德人格”与“制度伦理”的双重建构。文化合理性的伦理理念的复归既是现代性运动的自我辩证否定,也是当下中国科学发展观命题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6.
从权力/知识观点看当代西方哲学的一种知识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中期以来,当代西方哲学思想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转变。其中之一就是在文化意义的背景下对知识、言谈、真理和权力关系的独特而全新的探讨。传统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用来增强人的能力的,它能够带来人类的幸福和进步。进而培根提出了一个响彻世界的口号──“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命题在当代哲学中获得了一种新的解释。尼采的权力意志哲学指出,知识是权力的工具,因此知识随权力的增长而增长。福柯则进一步否定了知识、真理的“客观性”、“纯洁性”,认为权力与知识是直接相互蕴含的。权力不是知识的障碍,权力产生知识。同样地,真理无疑也是权力的一种形式,从而为知识/权力观的当代反思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儒家的身份伦理与中国社会的准身份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社会是以血缘宗法为纽带、以家庭小生产为基础的“家族样式”的组织结构,所以在伦理生活的范围内,身份和角色的规范十分重要.儒家根据人格血统、宗法等级以及道德义务差分而确立的身份伦理,实际是作为不同角色的自我界定和社会评价系统,涵化了三个层面的身份体认:一是自我身名意识,即对不同人格标准和道德典范的体认;二是群体分殊意识,即对不同身份环境和人伦义务的体认;三是宗法纲常意识,即对各自依附的权力系统和宗法关系的体认.由于身份伦理是以社会关系的阶级差序和等级分殊为基本骨架,身份角色的区隔实际体现了强权关系下权利分配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18.
在技术风险社会,技术主体在履行责任时往往会遇到伦理困境,所以技术主体伦理成为技术伦理的重要话题,它是对技术研发、运用以及运用后果等一系列技术过程中技术主体作用的伦理反思。文章分析了技术主体伦理构建的必要性:人与技术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增强技术主体道德责任的重要途径、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在此基础上,认为明确、可行、合理的技术主体伦理原则对于指导技术主体走出伦理困境极为重要。为此,提出几条原则:“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主体愿用(受用)”、“技术风险即命令”等,以期实现技术价值认同、技术灾难教育素质化及技术德性“经营”的目标,而构建技术主体伦理是真正有效解决技术伦理问题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9.
仁本礼用──儒家人学的核心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学说是在孔子“仁学”基础上,由孟子与历代大儒加以完善的道德人文主义理论。在孔子的仁学中,“仁”是最根本、最具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礼”既是道德范畴,又是伦理范畴,作为道德范畴,“礼”以“仁”为存在的根据。综观儒学的理论体系,“礼”更重要的地位是作为伦理原则呈现的,道德之“仁”与伦理之“礼”是一种表里体用关系。在儒家“仁本礼用”思想中最有活力、最具永恒价值的东西,是它以人为中心,以道德之“仁”为形上本体的道德人文主义精神,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活动中,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陶新宏 《船山学刊》2010,(4):120-123
“絮矩之道”作为儒家伦理的重要思想。历来为中国传统社会执政者所重视并成为维系人际关系和谐的基本道德法则,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等领域获得了持续的社会认同。大力发掘和倡导“絮矩之道”的内涵及其价值,对于激发人们的主体能动性、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维护人际关系、建设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