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闻传播学中刻板印象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露 《云梦学刊》2010,31(3):152-155
“刻板印象”这一概念引入中国已有20年。在这20年中,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对刻板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媒介内容中的刻板印象、使用刻板印象的原因及其效果、刻板印象的突破和“反用”、具体媒介工作流程中的刻板印象。当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在刻板印象与媒介关系的研究中似存在如下两个尚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对什么是“刻板印象”的界定有待廓清与统一。仅从媒介内容归纳刻板印象的内容,多少有误用概念之嫌,既不能全面揭示特定时段中刻板印象的内涵,也无助于深入探索媒介与刻板印象的复杂关系。于是,如何在廓清概念的基础上,揭示刻板印象与媒介的复杂关系,也就成了当前另一个需要进一步深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刻板印象是社会心理学界一直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20世纪后期认知心理学的高速发展,其研究成果不断丰富。本文主要论述了内隐刻板印象的类型,测量方法及近期的研究动向,并提出了在该领域以后的研究中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内关于刻板印象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刻板印象研究成为当前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课题。本研究针对国内刻板印象的研究文献,从研究文献年份变化、研究所关注的具体内容、研究的作者单位以及2008—2009年度心理学CSSCI来源期刊中刻板印象研究的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归纳出了国内关于刻板印象研究的现状及呈现出的特点,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前的研究进行了反思,以为今后研究刻板印象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刻板印象、偏见、歧视作为三种社会性偏差依次属于心理学范畴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元素。在社会认同理论的基础上,刻板印象内容模型以热情和能力为基本维度,在群际层面将三者融为一体构成偏差地图,并阐释三者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心理学领域新兴的认知神经研究方法,以大脑区域激活差异为判断依据,证明具有不同刻板印象内容的群体之间存在群际偏见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民族刻板印象进行了调查。被试对汉族人和泉古族人形成的刻板印象以正面与中性的印象为主。被试认为,汉族人最主要的10项特征是爱吃菜、勤劳、团结、小气、自私、爱国、朴实、节俭、爱喝酒和追求享受;蒙古族人最主要的10项特征是勇敢、凝聚力强、游牧、爱喝酒、野蛮、高大强壮、擅长摔跤、好客、好斗和能歌善舞。  相似文献   

6.
从泉州随机抽取45名流动儿童和83名非流动儿童,采用问卷调查,探讨动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的创造性思维的差异,以期了解流动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研究表明:(1)在变通性维度上,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的得分存在差异,即流动儿童在变通性维度上的得分高于非流动儿童;(2)在图形雏度上,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的得分存在差异,即流动儿童在图形的维度得分高于非流动儿童.  相似文献   

7.
以儿童的眼光来建构文本的儿童视角小说,由于儿童的思维和感觉特征,成人世界的边缘观察者身份,往往呈现出情节的淡化零散化、结构的单纯化散文化、人物形象的扁平和印象化以及语言的平淡和浅白,使文本空间拥有了区别于成人视角小说的个性化表征.  相似文献   

8.
"一想到管理者就想到男性"的管理者性别刻板印象具有普遍存在的特征,这种性别思维定式会对组织中女性管理者的晋升、组织自身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产生重要影响,而由此引发的扩散效应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公平与效率,对其影响的充分认识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9.
华裔美国男性作家笔下的华裔男儿们,对现实中被“阉割”或被“白化”的血缘父亲深感失望和厌恶,他们力图颠覆美国白人主流社会强加于华裔男子的刻板印象,在为主流湮灭的华裔历史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寻觅理想中的“精神父亲”——高大而阳刚的华裔英雄;在中美文化夹缝中建构华裔父系的英雄主义传统和华裔男性形象,重建华裔美国人的光辉历史。唯有重建一个能够代表中华文化传统和华人男子真正特质的华人英雄形象,才能完全取代美国种族主义者别有用心的荒谬而虚假的华人刻板印象,让华人乃至美国人重新认识华人及其文化,以此增强华裔族群的凝聚力,有效抵御美国的文化霸权及种族主义。而“儿子”们理想的父亲应该刚柔并济,具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儒雅与正义,也具有英勇与阳刚之气,在中西文化的土壤中,在精神上引领着“儿子”们不断前进和成长。  相似文献   

10.
消费信任发生机制探索——一项基于中国本土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任是促进消费者购买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在梳理以信任为研究主题的文献基础上,对消费信任的发生机制进行探索,编制了消费信任发生机制的量表,并运用此量表调查了中国7个省市和地区的529名消费者,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消费信任的发生机制模型。结果表明,声望和理性计算结果对消费信任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消费者做决策时对刻板印象的偏好及其对商家的认同也对消费信任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缓解性骚扰案件的举证困难问题,不少国家在性骚扰案件的审理中采信专家意见,专家证人依据心理学或精神医学的专业知识提供意见,专家意见对于法官通过正确的认知性刻板印象、合理女性对于性骚扰的反应、受害人为何不愿意报案等问题来判定是否曾经发生了性骚扰行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美国法院对此有较为深刻的认知,并对专家意见有着相当程度的尊重与采信,对受害人权利的维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中国对此经验的借鉴主要在于对专家意见的合理尊重与采信。  相似文献   

12.
《东岳论丛》2016,(4):97-106
发生在1870年的天津教案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举世瞩目的的外交事件,无论打死外国人还是捣毁教堂的数量,都是鸦片战争以来30年间最多的。事件发生后,《纽约时报》对其交涉和处理过程予以持续的关注,进行了比较详尽的报道。天津教案的发生使得该报对中国关注骤增,其相关新闻文本站在美国的立场去审视事件,建构了事件早有预谋、鼓吹列强联合对华作战、中国人普遍排外三个主要议题,带有鲜明的西方视角和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西方的话语强势渗透于报道的字里行间。  相似文献   

13.
流动儿童家庭在城市面临各种困境,如何更好地协助其城市社会融入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家庭抗逆力理论由于主张关注困境家庭的优势,实现了实践范式从问题取向到优势取向的转型。家庭抗逆力视角下的流动儿童家庭社会工作服务模式,能够有效突破当前问题化、个体化和静态化的服务困境。这一模式通过调整评估方向,肯定和发掘流动儿童家庭及其系统的优势和潜能;采取家庭群体决策制定方法,建立以流动儿童家庭为中心的服务取向;制定灵活的、全方位的流动儿童家庭抗逆力提升服务项目;提供补缺和预防相结合的综合服务;增强系统间的协同和合作,搭建社区为本的多系统服务框架,最终实现流动儿童家庭抗逆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使城市中流动儿童的数量显著增加,居住呈长期化趋势,社会融入成为流动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学界目前对于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研究存在着"行动的困境",图海纳学派的社会学干预方法为研究者走出这一困境提供了启示。社会学干预方法的问题指向、对于行动者和主体性的彰显、对于知识生产和改造社会的追求,以及方法实践技术本身在"互动"和"去环境化与系统整合"方面所独具的优势,使其具有了应用于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研究的坚实基础和先天优势。将社会学干预方法应用于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意义,不仅在于知识的生产,还在于该方法可以为流动儿童个体赋权,培育其公民意识,锻造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5.
在流动儿童与环境的互动中,因环境资源供给的不足,产生了适应性困难,影响了流动儿童的自我发展.帮助流动儿童适应,应认识到他们与本地儿童在生命历程及自我发展上的差异,了解流动儿童对环境变化和压力的反应,确认他们的需求,并针对需求从家庭学校、城市社区两大系统增加资源的供给,发展他们有效适应压力的能力,帮助他们在与环境互动时形成自主感和愉悦感.  相似文献   

16.
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整合与学校教育的指导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流动人口的增长带来了流动儿童的基础教育与社会整合问题。学校教育以其独特的社会整合功能,通过对儿童社会适应性的教育和介入家庭教育指导,可以有效促进流动儿童与流入地社会的良性整合。  相似文献   

17.
电视相亲类节目在提供“相亲交友机会”和“娱乐消费”的同时,也从栏目设置和剪辑上传递出当代文化背景下的性别理念。采用女性主义视角,通过对舞台影像设置和节目流程的分析,探析电视相亲类节目的性别关系定位和对女性形象的媒介塑造,指出相亲类电视节目在看似女性把握话语权和选择权的背后,传递的依旧是对传统“男权中心”观念的妥协和依附。以男性为话语权力中心,对女性的窥看、“筛选”与“刻板印象”塑造,以及女性群体以展示容貌身体来吸引或等候“白马王子”救赎的心态,通过娱乐至上的节目方式传递出来,在包括众多女性在内的收视群体中得以潜移默化,形成女性主体意识的集体“陷落”。  相似文献   

18.
如何有效保护流动儿童权益是当前儿童福利制度建构的重要议题。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流动儿童权益保护政策框架,并在保护主体、保护内容和保护方法上取得了新的进步。目前,保护政策的实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这折射出流动儿童权益保护政策目标定位存在偏差的问题。儿童为中心视角是对儿童权利的肯定,实现了儿童保护由成人主导向儿童主导的转型。在此视角下,流动儿童权益保护政策的目标定位是儿童优先原则的体现,在国家角色、保护内容、保护方法和保护体系等方面均实现了发展创新,并在个体和系统层面促进实践框架的调整。当然,这一政策目标定位的成功转型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构建整合的保护体系"的议题。  相似文献   

19.
一、文化定型的概念 文化定型(stereotype,又译文化定势或刻板印象)是政治评论家W.Lippmann首次提出的术语。指一个群体的成员对另一个群体的成员所持有的简单化看法。所谓简单化看法,是指对目标群体持有的意见过于简化,而且是一种不加任何鉴别的判断,因此Lippmann认为文化定型是错误的,非理性的。  相似文献   

20.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规模的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向城市寻求工作机会以来,我国农村留守和流动儿童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他们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至今,对低收入家庭留守儿童问题缺乏深入反思,也没有建立起来完整的社会政策体系,反映出长期以来对农村贫困留守儿童权利的被忽略状态。从农村贫困留守儿童遇险的案例中可以看出他们实际上被多方忽略,可以用整体性忽略概念来概括这一现象。今后应该通过发展社会政策和社会服务增强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态系统,从而切实保障他们的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