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提升市民素质 构建和谐文明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民素质是城市形象的一部分,它关系到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城市发展前景。现代城市居民应具备良好的市民素质。市民素质的综合提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正确的教育策略和良好的环境机制。  相似文献   

2.
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巾,高科技是特征一是发展重点,现代化是目标,是努力方向。但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高科技现代化城市,不仅要有发达的物质文明.也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与之同步推进。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发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的内涵才真正臻于全面和完善。文明社区创建工程作为一个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城市崭新形象,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都有着重要意义。大庆市委市政府在大庆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的推进对策中,把文明创建工程作为“三项工程”之一重点提出,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对抓好文明创建工程的…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建文明城市,必须面向21世纪,培养和造就“四有”市民,提高城市文明水平。一.提高市民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基础工程历史经验证明,国家的振兴,文明城市的创建归根到底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市民素质是一个城市人口的基本质量,创建文明城市,同样取决于市民素质的优劣。1、提高市民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客观需要。大量事实表明,创建文明城市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在…  相似文献   

4.
文明城市论     
鲍宗豪 《河北学刊》2005,25(4):5-11
“文明城市”虽然包含“现代化城市”的要求,但“文明城市”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环境的综合概念。它标志着城市的进步、发展已达到“文明”的高度;它在整体上包括城市的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体制文明和管理文明等。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文明城市(城区)是指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城区)。文明城市(城区)称号是反映城市(城区)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5.
市民文明素质是民族文明素质的主导和标志,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是民族文明素质提升中的一大难题。本文以对国内外有关人的素质研究的借鉴为基础,在市民文明素质研究的视域中揭示市民素质“文明”的本质:即市民的文明素质不仅是市民个体的道德观和道德修养,而且是市民在城市“公共领域”活动和交往时所体现的自身所具有的公共意识、公共素养。本文在探讨市民文明素质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构建市民文明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方法以及评价体系模型,并运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东城区市民文明素质开展评价,创新了市民文明素质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正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评价和反映一个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的综合性最高荣誉,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宝鸡是周礼之乡,在2000多年前,周公在此制礼作乐,诞生了中华民族最早的精神文明;现代的宝鸡,是工业强市、陕西第二大城市、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成为国家文明城市,是宝鸡这座现代化城市的梦想,更是近百万宝鸡市民的自觉行动。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项符合民意、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有助于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城市的文明  相似文献   

7.
论制度文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深化发展,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不再仅仅局限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传统格局和领域,制度建设也纳入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科学系统。文明是指社会的进步和开化状态,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出现,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而发展。通常人们把社会文明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物质文明是指人类改造自然和客观世界,创造物质财富的成果;精神文明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创造精神财富的成果。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发展创造物质基础和条件,精神文明为物质…  相似文献   

8.
城市作为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中心,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缩影。当代城市发展的状况,标志着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水平。城市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劳动分工加深和生产关系改变的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列宁指出,“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的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列宁全集》19卷264页)城市通过聚集和分工,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各时代的文明,同时又是人类历史的见证和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9.
城市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环境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载体,是城市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对世纪是知识经济竞争的世纪,提高城市竞争力,必须从提高市民素质入手,着眼于城市环境建设,以人为本,注重建设,实施治城有人战略。一、市民素质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的现状分析人是城市建设的主体,又是城市管理的对象,作为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体,人的素质在城市环境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大庆市当前城市管理看,市民素质在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三种主要矛盾:(一…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是人的主体精神和本质力量的外在表现,而人的这种征服自然的能力不仅要借助工具而且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实现的,即生产力的主体性和人的社会化是同步进行的。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人是主导要素,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是互为条件、互为前提,生产力标准与人的全面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我国现阶段的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要全面科学地贯彻生产力标准,应着眼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协调一致,致力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从而使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的振兴与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前后,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市民的素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城市市民人生追求、创业能力、技术水平和文明素质的提高上。本文通过对城市人们的创业活动的探讨,研究这一时期城市市民人生发展以及他们的活动对城市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一手硬,一手软”。究其原因,是对两个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认识不深和把握不准,没有找准抓好两者的结合点。一、牢记社会主义的目的是把握两个文明建设结合点的根本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内涵。在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因而也都必须产生与该社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社会生产本身就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  相似文献   

13.
市民阶级和市民社会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演化的一种城市文明,同时,城市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也离不开市民社会的作用。市民社会与城市特别是现代城市的和谐进步,有一种内在的共生关系。这一理论路径对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特别是对和谐城市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南方论刊》2005,(5):1-1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我市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把这项工作抓好了,将会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提高城市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要注重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把提高市民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这就要注重尚德务实,和谐共进。提高市民素质,保证扎实有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促进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提高城市的品位有着重要的作用。尚德,就是要注重对广大群众进行社会公德的教育,注重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着力提高市民的素质。要让…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结构的变迁、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各种社会问题的凸现,文明城市建设已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强调指出:“要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  相似文献   

16.
大庆市委五届四次全委会强调,全市的精神文明建设,要“以进一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重点”。为加快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步伐,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于1998年七、八月份组织26名委员对我市市民的社会公德状况开展了专题调查。通过调查,委员们欣喜地感到,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鼓舞下,市民的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精神得到了继承和发扬;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发展,全体市民文明素质正在不断提高。同时,委员们也深切地感到,我市市民的社会公德意识还不够高,许多地方还不尽如人意,与大庆在国内外的地位和知名…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认为,社会结构不仅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还应当包括经济基础和政治的法律的上层建筑,并有一定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的形式。可见,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法律的上层建筑以及社会意识形态,是构成一个社会复杂的结构和层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这些不同的结构和层次的改造,分别属于物质文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所以社会文明可分为物质文明、社会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不仅强调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在现代化总体布局中的基础和保证作用,而且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看作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缺少的条件。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王位一体,协调发展,相互促进,互为条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体目标和历史任务。1.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文明是标志社会进步的历史范畴,它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构成。因而,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一种历史形态中,社会的全面进步最终都将表现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前进,协调发展。邓小平从社会主义现代…  相似文献   

19.
论社会主义文明的三维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常,人们把社会主义文明划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种二分法,从两极抓住了文明的辩证本性。然而,当我们把文明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有机结构的整体来考察时,这种二分法就不够了。文明,从它萌芽和产生的时候起,就包含着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构成因素。 文明构成的三要素 文明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可以从各个角度去考察。通常,人们把文明理解为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开化和进步状态。它的实质,按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应是人通过自身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自然界的人化,而达到的超越自然限制的能力与水平。它的核心是人,是以人的发展程度和解放程度(从质和量两方面看)为标志的。而人的发展解放程度,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状态。  相似文献   

20.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运用系统原理研究文明城市的创建,为求得城市工作的整体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创建文明城市,要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创建文明单位、文明小区、文明社区和文明市民教育为基础,以创建文明行业为突破口,以依法优化管理为保障,以提升城市形象为标志,正确处理好若干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