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城乡融合是一个历史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透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揭示了城乡对立的根源,明确指出城乡融合是城乡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中,城乡融合可以阐述为在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对立基础上,破除城乡隔阂,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我国城乡融合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所做的创新性发展,意在打造城乡发展共同体,即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推动实现城乡共生共荣。就目前来说,破解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为指导,持续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努力创设城乡平等发展的条件,扫除城乡融合发展的障碍,促进城乡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共享发展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共享发展内蕴三重维度,即坚持人民立场的主体维度、维护社会公平的实践维度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维度,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构成了一个联系紧密的有机整体,统一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中,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发展的价值底蕴,凝聚起筑梦奋进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3.
4.
共享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提出的科学发展理念,蕴藏着主体、过程和目标三重维度。从主体维度看,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明确了发展的价值取向;从过程维度看,共享发展理念注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凝聚了发展的强大合力;从目标维度看,共享发展理念致力于增进民生福祉,强调了发展的根本目的。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揭示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5.
“以人民为中心”是对我国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以人民为中心”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内在契合性,它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依靠力量和目的归宿,它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的全过程。新时代,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6.
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涵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嬗变.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公平内涵经历了由强调教育权利平等到教育机会平等,然后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再到现在追求公平而有质量教育变化过程.其变迁呈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调整为主、以渐进式的制度变迁为依托的基本特点.在未来,教育公平的内涵将更加突出实质性公平,更加注重教育全过程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教育强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