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03篇
  免费   378篇
  国内免费   61篇
管理学   2488篇
劳动科学   71篇
民族学   57篇
人才学   135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2327篇
理论方法论   444篇
综合类   4494篇
社会学   477篇
统计学   932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393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296篇
  2020年   257篇
  2019年   305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243篇
  2016年   304篇
  2015年   410篇
  2014年   840篇
  2013年   651篇
  2012年   775篇
  2011年   724篇
  2010年   661篇
  2009年   884篇
  2008年   683篇
  2007年   525篇
  2006年   474篇
  2005年   517篇
  2004年   374篇
  2003年   395篇
  2002年   340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261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前融资体系的不完善、产业链的不完整和房地产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使得养老地产项目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都面临资金缺乏的风险.以养老地产产业链作为切入点,分析融资体系构建对于缓解养老地产资金问题的作用机理,论证其可行性.提出以养老地产产业链为思路,构建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和融资服务体系,并分阶段推进金融支持在养老地产项目不同阶段的作用,促进金融资源与养老资源的对接.总结各企业在养老产业链上的作用,提出产业链上融资体系运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关于货币政策影响经济主体风险承担水平,进而影响金融周期波动机制的研究中,基于风险承担渠道的相关研究较为成熟.区别于以往相关研究多关注货币政策实际采取的立场,文章基于货币政策反应函数渠道探讨了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对金融周期波动影响的时变机制.滚动回归的实证结果显示:无论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还是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货币政策对信贷波动反应的敏感性主要影响金融周期的波动,但在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下,基于信贷视角观察金融周期波动时,货币政策信贷敏感性与货币政策资产价格敏感性对金融周期影响差异较小;较之于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货币政策对信贷波动反应的敏感性在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下,对金融周期波动的影响更显著,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随时间扩大的趋势.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强调了货币政策通过政策反应函数渠道而非以往研究中较多关注的狭义风险承担渠道影响金融周期波动的事实,并构建计量模型对货币政策反应函数渠道影响金融周期波动的时变机制进行了详细刻画.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字科技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个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已成为不可逆趋势。域外数据立法试图以规制的方式寻求个人金融数据跨境自由流动同个人金融数据保护两者之间的平衡。我国个人金融数据经历了从绝对本地化要求到有条件跨境流动的过程。个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规制面临多重困境:个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规范不清晰和不统一;个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安全审查未引入针对金融行业的考量因素;个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国际规则制定中难以形成我国影响力。在未来完善个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规制的进程中,“进”应树立动态的个人金融数据价值观,细化个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具体规制措施,为个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的不同场景构建区别化的规制模式;“退”则通过识别个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过程中的不同法益,在现行法律体系框架下积极寻求和探索综合且多元的个人金融数据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全球加速扩张、规模不断扩大,跨国公司不仅促进各个国家分工与协作,而且使得世界呈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特点;目前跨国公司对于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积极作用,但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依靠自身强大实力,也对其所在国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作为整个经济和社会的血液,金融的安全和稳定,直接影响到本国经济与社会的整体发展。如果失去了金融安全,极有可能引起社会动荡。本文分析了金融全球化给经济带来的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维护中国金融安全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比分析了2011年以来茂名与粤东西北11市的经济金融发展情况,揭示了茂名市经济金融发展仍面临产业结构单一、对外贸易薄弱、现代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资本市场发育缓慢、资金承载能力有待加强等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金融交易主体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货币循环以及信用流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可以自动调节、相互作用以及相互关联的机制就是所谓的科技金融平台。本文对金融平台运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并且对科技金融平台运作机制进行了重点分析。大量的研究表明,应该通过对价值网的利用对科技金融平台进行重构,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平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且能够将科技金融平台的运作模式和框架清楚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和金融技术的发展,银行信用卡在我国运用的环境越来越成熟。据中国人民银行信用卡中心对我国2012年各家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统计,中国工商银行去年末以7713万张的累计发卡量居16家上市银行之首,占据上市银行发卡总量的21%。而一直以信用卡业务见长的招商银行则以占12.21%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发卡量4484万张,成为前6名中唯一的股份制银行。在这些信用卡用户群体中,在校大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大学生群体,有着比较好的预期工作  相似文献   
9.
论点摘编     
《学术界》2015,(2):245-250
当代哲学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哲学欧阳谦撰文《当代哲学的"文化转向"》指出,当代哲学无疑进入了一个后形而上学时代,甚至可以说进入了一个后哲学时代。柏拉图以降的传统形而上学遭到普遍拒斥,哲学由此而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变革。对于当代哲学的这些新面貌,人们往往冠以"语言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学术界所关注的18世纪中西经济大分流的重要根源之一,在于此前发生的中西金融大分流.13世纪,当面临相同的财政压力时,无论是南宋政府超发的"会子",还是威尼斯政府发行的债券,理论上都是国家向社会发行的信用凭证,本质上均是国家信用的资本化.以国家信用的逻辑而言,南宋纸币体系极易崩溃的根源是国家信用不足,而威尼斯公债体制的稳定运行得益于国家信用之完善.两者之间国家信用的差异更是影响了后来的中西金融大分流,其主要的历史表现就是,英国在国家信用确立并强化的同时率先完成了金融革命,而明清时期的中国在国家信用依然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注定无法内生出金融革命.由此可见,公债体制或纸币体系只是通往金融革命的不同路径,根本驱动国家实现金融革命与崛起的是保障公债体制或纸币体系稳定运行的国家信用.这一点,对于今天中国经济的发展启示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