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20篇
  免费   657篇
  国内免费   184篇
管理学   3424篇
劳动科学   146篇
民族学   505篇
人才学   1063篇
人口学   148篇
丛书文集   5940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1375篇
综合类   12718篇
社会学   2487篇
统计学   854篇
  2024年   166篇
  2023年   600篇
  2022年   440篇
  2021年   597篇
  2020年   528篇
  2019年   522篇
  2018年   261篇
  2017年   446篇
  2016年   583篇
  2015年   933篇
  2014年   2256篇
  2013年   1636篇
  2012年   2110篇
  2011年   2284篇
  2010年   2104篇
  2009年   2190篇
  2008年   2314篇
  2007年   1638篇
  2006年   1336篇
  2005年   1237篇
  2004年   986篇
  2003年   822篇
  2002年   794篇
  2001年   706篇
  2000年   481篇
  1999年   226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传统自然人税源管理制度和国际税收管辖权划分规则因经济数字化冲击暴露出既存缺陷。通过借鉴域外国家和国际合作组织的税制改革措施和提案,我国可尝试建立自然人数字税务账户,完善自然人纳税申报制度,并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方面修缮配套税收征管法律。同时,根据国际税收环境的变化分别采取短期、远期方案构建数字服务税制,引入数据存在原则作为判别常设机构的新标准,并重新考量利润分配的要素权重,以防止数据价值流失,维护国家税收主权。  相似文献   
2.
国际组织的语言选择是其行政机构及成员基于组织特性、语言价值等多种考量因素进行博弈的结果。为实现国际组织的宗旨和目标,其行政机构基于国际组织的“组织性”特征尤为注重语言的实用价值,甚至以此作为主导性考量因素,英语因而在国际组织的语言选择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国际性”特征要求国际组织必须兼顾语言的象征价值,这与其成员彰显本国语言的诉求相吻合。国际组织成员尤其是成员国的权力强弱对国际组织的语言选择影响深远,部分成员通过在特定国际组织中推广本国语言的使用来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及影响力。同时,历史因素通过保留国际组织权力结构中的正式制度对其语言选择产生延迟性影响,致使语言政策的变革滞后于成员之间的相对权力动态。  相似文献   
3.
大图们江国际合作是由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主导启动、由相关各国政府自主推动的多国区域合作开发机制。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经过30年的努力,中、俄、蒙、朝、韩、日六国在诸多领域的合作不断取得进展,逐步克服了独特的国际合作模式造成的制度选择困难、成员国多样性造成的融合困难以及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带来的阻碍,在交通、旅游、能源、环境、农业、金融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形成多领域制度性合作框架,为区域合作的深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当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重组加速、第四次产业革命蓬勃兴起、世界各国为疫情所扰而经济活动“内卷”的新形势下,东北亚区域合作不断增强,大图们江国际合作开发即将进入实质性阶段。  相似文献   
4.
以网络新媒体为媒介的话语传播已成为国际学界的研究热点。然而,研究者对医疗行业话语的新媒体体裁和话语传播关注不足,且缺乏从CGA视角对医疗科普话语的探究和思考。文章以72篇医院微信公众号科普推文为语料,在批评体裁分析(Critical Genre Analysis,以下简称“CGA”)理论框架下,结合多模态话语分析方法,多维度、多视角考察医学科普语篇的体裁话步结构和话语传播策略,旨在透视医疗行业实践和行业文化,以期为新媒体话语传播和医疗行业交际话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6.
《国际公关》2015,(1):1
1月23日,以"回归·未来"为主题的2015年中国公关嘉年华在京隆重举行。回顾过去,展望未来,2015年中国公共关系行业面临机遇与挑战。中国公关业还是蛮拼的。2014年,恰逢公共关系进入中国30年,经过从业人员的不懈努力,政府对公共关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企业对公共关系的需求越来越多,公众对公共关系的误解越来越少。30年来,国际公司纷纷进入中国,中国公司专业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化、专业化成为中国公关传播行业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原则和方法也是众说纷纭。从当代世界和中国现实情况、信息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应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和文化价值多元的统一、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的统一、科学性与通俗性的统一、传承性和开放性的统一等四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后本·拉登时代,哈卡尼网络在非传统国际格局中日益成为影响美国、巴基斯坦关系的重要因素。其发展历程主要可以分为苏联入侵阿富汗时期、苏联撤出阿富汗之后、"9·11"事件之后三个阶段。哈卡尼网络主要有四个基本特征:隐蔽性、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组织的中枢性、讲究策略的战略方法。后拉登时代,围绕如何对待哈卡尼网络,美国、巴基斯坦之间产生了重大的分歧,哈卡尼网络成为影响美、巴关系持续走向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美、巴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二者在"反恐"问题上需要相互借重,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巴基斯坦作为美国反恐"前线国家"的地位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9.
社交媒体时代,新的媒介生态和传播工具助推着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社交媒体和欧洲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在政治传播的目标和策略上展现了独特的依存和"共谋"关系。社交媒体的使用挑战了旧媒体的传播逻辑和传播形式,在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信息传播、选民动员、社会舆论引导、政党领袖形象塑造、政绩和合法性宣传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在传播策略上依托社交媒体平台,紧紧围绕民粹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注重民粹主义的风格和修辞,并基于道德和身份框架设置议程,以实现民粹主义目标。但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在以民众的名义试图构建政治纯粹性的集体幻象来掌控权力的同时,也给欧洲的民主制度、民众心理、政治秩序和政党格局带来了一些现实的隐忧。在新的媒介传播平台推波助澜下,右翼民粹主义政党未来的发展动向值得持续关注和警惕。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在新疆地区的传播,历经了从边缘走向中心、从隐蔽走向公开,进而发展为常态化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蕴涵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诉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在场体现,也深度契合了新疆地区各族人民的迫切需求。面对传播过程中出现的话语、文本和媒介等现实问题,党和政府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以建构话语路径、翻译出版经典著作以建构文本路径、完善本土大众传媒以建构媒介路径等来化解问题,从而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奠定了思想与理论基础,强化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地区的组织建设,也推进了本土传播媒介的发展与提升,更为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地区传播的理论探究提供了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