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7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9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67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人口老龄化和老年医疗支出城乡差异凸显的背景下,中国医疗费用增长部分源于合理的健康需求。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1991—2011年的八轮数据,构造出生组跟踪样本,分别考察城乡居民医疗支出的年龄效应,估算城乡老年医疗需求导致的费用上涨,可以发现:城市居民的人均医疗支出随年龄显著增加,但农村居民的人均医疗支出随年龄增长的趋势并不明显。而忽略出生组效应,会低估城乡老年医疗支出的差距。城乡老年医疗支出差距缩小,将导致医疗费用在2010—2030年年均实际增长约5.2%。在控制医疗总费用上涨的同时,医疗保险制度需根据老年医疗需求,调整医疗资源配置结构。  相似文献   
2.
3.
守法观念不仅是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还体现了人们对法律权威和伦理秩序的认知和态度。探讨守法观念在户籍与警察信任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凸显中国城乡居民权威信任的法治属性,同时也丰富了中国人的警察信任研究。当前,国内外学者还没有从守法观念的角度对中国城乡居民的警察信任进行研究。基于CGSS2017数据,通过建立城乡户籍、守法观念和警察信任的中介效应模型进行研究可以发现:首先,城市居民的程序正义信任和分配正义信任高于农村居民;其次,城市居民的守法意识比农村居民强,较强的守法意识促进警察信任;最后,从警察信任的不同维度来看,守法观念在城乡户籍与程序正义信任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守法观念对户籍与分配正义信任的中介效应小于程序正义信任,守法观念对中国居民有效性信任的促进作用没有城乡差异。  相似文献   
4.
利用"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的大样本数据,比较分析了城乡籍大学生求职过程与结果差异,并利用计量模型探究影响大学生工作起薪的因素。研究发现,在求职结果上,城市籍大学生的工作起薪高于农村籍大学生,并且有更高比例的城市籍大学生进入了主要劳动力市场。而综合对求职过程的分析显示,相比于农村籍大学生,城市籍大学生首先表现出选择管理技术类职业的更大倾向;进而,他们通过投入更多的经济资源,更高效的利用信息途径,并且以更少的求职时间获得了高质量的职业岗位。最后,对起薪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性别因素对城市籍大学生影响更大,学历对农村籍大学生工作起薪的贡献率更高,而教育程度与收入的代际传递性在城市籍毕业生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现有对城乡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不公平的研究多忽略了长期的城乡差异所导致的隐性的农村老年人就医惯性的存在。本研究在控制了收入、医疗保障和就医可及性等因素的条件下,发现就医惯性的存在;并运用集中指数分解法发现,卫生服务的利用存在不公平,偏向于富人,而就医惯性在两种卫生服务利用中的贡献度分别为12%和5%。这种城乡固定差异造成了农村老年人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自我照料能力上都显著地低于城市老年人。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2018年居民消费支付方式问卷调查的数据,研究城乡差异对居民银行卡、第三方支付两种电子支付方式使用数量和使用频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城市居民,农村居民使用电子支付的数量和频率更低.进一步分析表明,电子支付对受访者的现金需求产生替代,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居民持币行为的转变,会对货币供给产生影响;电子支付通过多种渠道促进消费,在农村地区有序普及电子支付有助于拉动内需.本文提出以下建议:逐步推进电子支付在农村地区的普及;谨慎关注电子支付的使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加强支付安全的监管,建立健全电子支付相关法律法规.本文的研究为理解中国城乡地区电子支付发展水平提供了参考,可为数字金融缩小城乡差距提供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宿舍是大学生休息、娱乐、学习的重要场所。宿舍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与交流。近年来,部分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紧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大学生宿舍成员在生活琐事、人际竞争、小团体方面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这些问题与现象主要是由城乡大学生对待事物的态度、消费结构和消费心理以及集体意识强弱的不同而造成的。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宿舍的管理和对大学生的教育,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朋友与家长也要对他们进行适时适度的开导,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大学生一定能构建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8.
政府与工会组织是社会救助的两大主体,政府是社会救助的首要主体,工会组织是社会救助的重要补充和日益壮大的力量,政府救助强调公平,工会组织救助更突出效率。市场失灵理论、政府失灵理论、第三方管理理论中都强调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以及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依据这些理论,政府与工会组织的在救助领域中不同在于它们各自的优劣势,而它们的优劣势就是由各自特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使用“城乡困难家庭调查”2014年跟踪数据,对我国城乡困难家庭的求助网络结构和家庭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血缘和亲缘关系仍是我国城乡困难家庭最天然的帮扶网络,但官方社会救助系统的作用已超过民间系统,邻里朋友仅在血亲和官方系统失灵时起补充作用;基层治理结构对求助网络的城乡差异产生影响,流动人口家庭求助网络呈现多元均衡的特征,但面临官方救助系统的制度性缺失;人口规模、低保资格两个家庭因素对城乡困难家庭求助网络有显著影响。文章认为,应进一步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针对我国城乡困难家庭建立官民并举、多元协作的社会救助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0.
城市和农村作为两种不同的生活地域,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存环境和消费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本文首先从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倾向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了2003-2012年吉林省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差异;然后运用灰色关联度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储蓄余额、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社会保障支出、人口抚养比等因素的关联性;最后借助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预测了吉林省2013-2016年的城乡生活消费支出差额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