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现代新闻学的创始人——戈公振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戈公振是中国现代新闻学的创始人与泰斗,他是新闻事业的践行者,中国新闻学的早期研究者,新闻业史研究的拓荒者,新闻教育的倡导者,资产阶级新闻观点的批判者,新闻广告的推介者,新闻职业化的实践者,为中国现代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2.
李珊珊 《经营管理者》2009,(18):342-342
1919年以后,我国新闻学教育进入到一个全新阶段,本土新闻学著作也相继出版。戈公振于1925年在上海国民大学教授中国报学史,并开始写作《中国报学史》一书,1927年出版。这本书对旧中国新闻界影响深远。本文从个人研读角度入手,查阅资料,试分析《中国报学史》的叙事体例、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乃至作者戈公振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学术功力。  相似文献   
3.
戈公振的媒介经营管理观及其现实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戈公振先生是著名的新闻史学家,此外,在新闻学诸多方面有着独到的研究,但并未被后人所重视。在他逝世70周年之际,本文对其媒介经营管理观作一梳理。戈公振的媒介经营管理思想涉及广告、发行、发展战略、报纸定位、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对于如今的媒介经营管理仍不无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戈公振在上海《时报》任职期间,撰写了大量的新闻时评。这些评论,聚焦时政,关注商业,关怀民生,抨击时弊,跨越五四运动前后两个时代,论题更为宏观,更为底层,救国情怀和民生意识更为浓烈。同时,经由包括新闻时评在内的新闻实践,戈公振形成了自己典型的民本主义舆论观。  相似文献   
5.
戈公振认为现代人都应该有报学知识。普及媒介素养教育,引导人们读报,有利于健全舆论,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民主政治体制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素质,增进世界交往,开拓视野,有利于新闻事业的发达。在全球一体化的信息经济时代,要传承传统文化、参与世界竞争,具有一定程度的媒介素养是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  相似文献   
6.
从1919年开始,作为旧上海三大报之一的《时报》,先后创办了"教育""妇女""儿童""实业""图画"等多种周刊,这是我国最早创办系列专题周刊的报纸,在整个报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知名报人、新闻史学家戈公振正是创办"专刊"的直接推动者。他不仅擘画各专刊的创办、发展,还亲任《图画周刊》的主编。戈公振认为风靡一时的报纸专刊只是为形势所迫,虽代替了杂志的部分功能,但其自身有不可化解的内在矛盾;理想的报纸专刊应以文艺为基础,贴近读者的常识与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7.
作为旧上海三大报之一,《时报》向以业务革新著称,专刊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业务革新之一。从1919年开始,《时报》先后办有教育、妇女、儿童、实业、图画等多种周刊。此举对于该报和当时整个报界都具有里程碑意义。《时报》专刊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戈公振是直接的推动者。"专家主持,开放办刊""引进新思潮,传播新观念""专业内容,大众化表达"是其基本模式和特色。《时报》专刊是我国报纸办专刊的最早尝试,具有范式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