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17篇
  免费   1308篇
  国内免费   531篇
管理学   500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032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349篇
丛书文集   5754篇
理论方法论   1567篇
综合类   30433篇
社会学   1678篇
统计学   331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292篇
  2021年   344篇
  2020年   404篇
  2019年   370篇
  2018年   389篇
  2017年   427篇
  2016年   537篇
  2015年   797篇
  2014年   2050篇
  2013年   2122篇
  2012年   2621篇
  2011年   3051篇
  2010年   2431篇
  2009年   2622篇
  2008年   2713篇
  2007年   3256篇
  2006年   3217篇
  2005年   2748篇
  2004年   2699篇
  2003年   2553篇
  2002年   2165篇
  2001年   1769篇
  2000年   992篇
  1999年   239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史称“新感觉派”后起之秀的黑婴是唯一一位跻身于1930年代中国主流文坛的南洋华侨作家。这位生于荷印棉兰,长于广东梅县,深造于“魔都”上海的新一代南洋华侨,在“民国时态”浓郁的南洋氛围中登陆沪上文坛。在此跨文化的激烈碰撞与深度融合中,黑婴经由“乡愁”的激发与引领,讲述了新一代南洋华侨青年的苦难、迷惘以及艰难的蜕变。今天看来,这种包含着独特生命体验和丰富历史痛感的文化乡愁,正是南侨作家黑婴在“华文文学”和“海派文学”的脉络之外,贡献给中国现代文学真正而独特的“新感觉”。  相似文献   
2.
文化历来都是哲学和社会科学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主要讨论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方面的有关问题,并且选择以圣索菲亚大教堂为例,引出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旅游演艺的灵魂,旅游演艺即为通过对真实的地域文化进行抽离、截取、裁剪等艺术性加工所形成的具有舞台美感的旅游表演,并使真实的文化转变成舞台上的文化。由于利益诉求不同,旅游演艺相关各方对于文化真实性的关注角度存在一定差异。旅游演艺在对地域文化进行艺术加工的同时,也在对地域文化进行着解构与重构。地域文化真实性在解构与重构过程中发生改变,也使得旅游演艺相关各方对文化真实性产生了不一样的理解。尽管地域文化真实性因旅游演艺的介入而发生变化这一客观事实引起了一定的悲哀性慨叹,但总体而言旅游演艺重构或生产"新文化"这一过程既是美好的现实,更是美好的"真实",另外,这类"新文化"同样值得尊重,其是地域文化变迁过程中的真实性存在。  相似文献   
4.
每当先进的发展制度开始取代落后的发展制度时,整个世界格局就会进入重大的转换阶段。在中国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有两次重大的历史变局完全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轨迹并深远地影响了当前中国的发展模式。新时代下的中国作为前两次历史变局影响的客体,曾经既是先进发展制度取代落后发展制度的受益者,也经历过作为落后发展制度主体而被先进发展制度冲击的过程。目前世界正处于第三次先进发展制度与落后发展制度交替的历史变局阶段,作为第三次重大历史变局的主体,在三次千年历史变局叠加的背景下,能否有效地认识、适应并改造利用前两次历史变局的经验与教训,构建系统性、科学性、可行性、领先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决定中国在本次历史变局中能否顺利成为先进发展制度的主体从而实现民族复兴。  相似文献   
5.
卫所制度是明清时期重要的军政制度。以浙江沿海明清卫所驻地方言为考察对象,从北到南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16个方言点,通过共时和历时的比较,分析和总结浙江沿海明清卫所驻地方言声母在数量和古今分合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乡土武术文化的生存形态可分为原生形态、次生形态以及艺术形态。在现代中国,社会变迁主要体现在社会再生产土壤、社会再生产方式、社会再生产功能等方面的变迁,致使中国乡土武术文化的生态传承内容、动力、方式及评判标准发生变化。因此,中国乡土武术文化发展出路在于自身的文化内涵的拓深和增值,以适应民众正在或已经改变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7.
2012年3D 版《泰坦尼克号》的华丽上映曾掀起影迷们对它的新一轮热捧。文章就同样备受中国观众喜爱的中国方言版《泰坦尼克号》为案例,结合功能目的论来探寻中国方言版字幕翻译的目的与性质,进而分析、总结英文影片字幕的中国方言版译制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8.
9.
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养老的发展形式,是对农村传统家庭养老的重要补充。它扎根于农村传统的亲邻互助网络,其本质在于经济互助,表现为有组织地发动邻里、志愿等社会力量,充分利用以老年人为主的各类人力资源的闲置时间、资源低成本地相互帮助和服务。社会各界应将其作为重要实施方略,纳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之中。其发展路径可以概括为:以资金互助为基础,以组织动员为抓手,以服务互助为重点,以社区居家养老为主要阵地,创新各类互助养老模式,着力形成稳定多元的资金来源,培育互助队伍,增加互助内容,从无偿到无偿、低偿相结合,探索建立标准规范的服务管理评估制度,机构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互联互通,最终尝试建立圈层化、整合化、网络化、制度化的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体系。  相似文献   
10.
ABSTRACT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re an important setting where psychological, pedagogical, sociocultural, and language adaptation of immigrant children occurs. A number of teaching strategies, practice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have been described in the literature. In the Russian context, such strategies have been called ‘technologies’.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exploratory study was to describe teaching technologies used by teachers in Russia when working with immigrant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s. Responses of forty-fiv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to open-ended questions describing technologies they use when teaching children with migration backgrounds were analyzed using content analysis. Findings suggest that Russia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used ethno-cultural group, communicative technologies, games, individualized instruction, and differentiated teaching. Many approaches mentioned can be used inclusively with groups of immigrant and non-immigrant students. Importantly, while teachers supplemented classroom instruction with additional Russian language lessons, none mentioned specific techniques for teaching Russian as a non-native language. Thes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teaching strategies described in the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focused on migrant students. Finally, implica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