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体和文学的结合催生出一批迥然有别于传统纸媒文学的新文类作品,而被流行化的亚文化构成了它们的重要话语资源,新文类中最常见的亚文化种类有同性恋亚文化、神秘亚文化和游戏动漫亚文化等,这些亚文化中蕴涵的抵抗和边缘因素在消费时代成为商业文化的卖点,被流行化快餐化之后作为一种"奇观"投合了都市青少年群体追求新奇刺激的猎奇心态,因而在新媒体平台上成为新的时尚和潮流。  相似文献   
2.
政治文化体系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其发展表现为诸多亚文化之间冲突与和谐的循环交替过程。即冲突源于和谐的同时又消解在新的和谐之中;和谐是冲突的和解,同时又孕育了新的冲突。这一过程源于生产力发展的失衡、社会结构的分化与政治体系的调试,其中经济发展是动力、社会单位是载体、政治体系是模型。  相似文献   
3.
企业亚文化产生于企业非制度性群体中,与企业文化相伴而生,共同作用于企业员工.但是,当企业亚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背时,其消极影响就不能被忽略.应改善企业亚文化的建议,以促进企业的高效管理.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形成相互作用。由于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因素千差万别,导致社会中出现各种文化集体,或相互类似、和谐,或相互矛盾、冲突。在文化的矛盾体中,进步文化与落后文化此消彼长。落后文化的蔓延、嚣张,必然严重影响整个社会风气,造成犯罪率直线上升,并给治安管理、打击犯罪带来极大的困难。本文从文化的视角探讨文化与犯罪的相互关系、犯罪生成的文化因素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对于犯罪防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英国伯明翰学派的种族维度探讨不仅是英国社会结构的一种反应,也是英国文化面临美国大众文化冲击下的一种本土回应。伯明翰学派不仅发现了英国青年亚文化中的种族文化(主要是黑人文化)元素,分析了种族文化与工人阶级文化结合的成因,而且认识到英国青年亚文化的种族文化既有对美国流行文化的吸收,更是基于英国本土社会经验的独特黑人文化,由此提出"新种族性"问题,并力图在宣扬英国特性的主流文化中警醒世人种族文化的存在及其差异性,警惕全球化时代种族排他性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我对主文化亚文化研究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主文化亚文化及其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如主文化亚文化定义,主文化亚文化分别为一国主体民族和少数民族之文化,主文化亚文化相互交融不可绝对分开等。  相似文献   
7.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epict the relational dynamics between the firm/brand and the individual/consumer or communities of consumers. To this aim we propose a conceptual framework, integrating the viable systems approach (VSA) with consumer culture theory (CCT), which considers the individual as an active co-maker of the product/brand (‘prosumer’). The VSA view of the firm overcomes the limitations of CCT research, which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individual, giving little consideration to the other actors in the context. Among the different approaches under the umbrella of viable systems we chose the VSA because of its emphasi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ystemic external relations with the agents in the context, helping to underscore the marketing and social perspectives of CCT. Using a viable systemic perspective, the firm/brand and the individual/consumer can be conceived as viable systems embedded in a social-business context. Therefore, the consumption system can be considered as the momentum for the cre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symbolic and cultur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firm/brand and the individual/consumer or communities of consumers (i.e. brand communities or subculture of consumption). These relationships are finalized to establish a common and consonant language in order to achieve a desired consonance level capable of enabling both the consumer and the firm/brand to co-evolve, maintain, and enhance their systemic viability.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80年代起,“垮掉的一代”文学作品与其所代表的青年亚文化对于中国的青年一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分析凯鲁亚克作品中所体现的热爱自由、勇于探索、企望和平、关注生态的垮掉哲学内涵,希望中国当代青年通过了解垮掉偶像积极向上的另一面,能够改变对于垮掉一代的刻板印象,厘清亚文化的负面和正面影响,吸收正能量,形成向往自由、勇于探索、敢为人先、关注环保的价值取向与文化导向,从而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引领的主流文化。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亚文化的“新风格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亚文化通过一系列符号系统表达自身独特的风格化追求,这种风格化在现代社会与新媒体结缘,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亚文化的表达核心在于价值观的后现代性和社会观中对话语权的争夺,具体表现在个性追求和娱乐精神方面的“新风格化”。在文化意义上,这种“新风格化”与主流文化既存在着矛盾与抵抗,也存在着联系,同时,“新风格化”也在引领着新的主流文化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高校不良亚文化是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的与主流文化背道而驰,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阻碍社会进步及破坏社会风气、校园文化氛围的文化。这些文化现象对大学生不良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又对大学生违反社会公德、违反校规校纪以及违法犯罪等越轨行为起到了加剧作用。因此,必须采取多方面应对措施预防和矫治大学生的越轨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