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9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1篇
统计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本文详细考察了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以来彝族人口死亡模式的变动.研究结果显示(1)与1982年相比,2000年全国彝族15~65岁男性人口死亡率升高且与相应年龄组的女性人口死亡率的差距增大,并导致彝族粗死亡率下降幅度低于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粗死亡率的平均下降幅度;(2)通过对大量来自彝族地区卫生统计资料和经验性案例分析,发现非常规因素--毒品及其诱发的艾滋病、性病是形成近年来彝族人口死亡模式特殊变动的主要因素.为此作者提出了有效遏制毒品-艾滋病在彝族地区的蔓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2.
西方社会学理论在发展初期(古典阶段)尚无流派之分,到本世纪30年代,几个理论流派已具雏型.40年代以后,欧美各国持不同观点的社会学家纷纷打出旗号,结成派别,形成学派林立、互争高下的理论多元化发展的新阶段.这些现代理论流派在理论涉及的论题、研究中所作的假定、使用的方法论原则、理论的最终目的等四个主要方面存在基本分歧.本文试按各现代流派出现的先后次序,以各派理论框架和主要观点为依据,概括其主要内容,并追根溯源,考察其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23.
基础性人力资本投资与西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在充分肯定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经济、社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指出西藏经济增长模式仍未实现由外生—粗放型向内生—集约型的根本转变。文中研究的定量分析表明,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人”而不在“物”,即西藏人口,特别是劳动力人口的人力资本积累不足制约了经济内生效益的提高,其中基础性人力资本投资(基础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低是重要因素之一。针对基础教育投入产出效率低、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提出对策思考是:1.加大基础教育类人力资本投资,改善其投资结构,将乡村基础教育投资为主的人力资本投资作为西藏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重点;2.积极推进人口城镇化建设,使西藏极为分散的人口适度集中,从而取得基础性人力资本投资的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24.
我国藏族人口自50年代初以来数量的变动乃是国内外藏学研究者较为关注的论题。在全国几个主要藏族聚居区内人口迁移量(即机械变动量)极少的状况下,由人口出生和死亡引致的人口自然变动往往决定人口总的规模及其变动。为此,本文试以四川、西藏、青海等三个主要藏族聚居省区(1990年这三省区藏族人口占全国藏族人口的89.2%)50年代以来不同时期人口出生、死亡的户口统计或曾耷资料为依据,对藏族人口近40年来自然变动特点·地区差异及相关的人口学或社会经济原因作一分析、比较。笔者希望本文将有助于对藏族人口发展状况的系统研讨。尽…  相似文献   
25.
本文根据第四、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对西部和全国小城镇(建制镇)镇区人口规模、非农就业容量及经济因素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小城镇非农就业容量与乡镇非农产业产值特别是第二产业产值的依存度很高.本研究的政策含义是,西部小城镇的生命力系于镇区工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存在和发展.作者在借鉴西方经济学产业和就业结构变迁理论及"发展极"理论的基础上,建议西部各省区调整人口城镇化战略,抓住西部大开发和资本西进的机会,因地制宜地规划发展大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带,并着力解决因非农产业基础薄弱所导致的小城镇"空壳化"问题.  相似文献   
26.
新世纪西藏自治区的改革与发展将面临现代化问题与后现代化问题的双重挑战。故西藏应对未来发展模式作审慎的思考与合理选择。非典型二元经济结构是西藏经济发展滞后的主导性因素。西藏未来的发展应当继续坚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强在业人员的职业技术培训、公共卫生等人力资源投资的重点应放在农牧区 ,以及通过制度改革 ,在农牧区开辟若干定居点 ,促进农村人口城镇化 ,加快农业人口向城镇第三产业的非梯度转移  相似文献   
27.
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由于受到自然环境、资源、人力资本存量、传统产业结构和经营方式的限制,只能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摆脱贫困与落后,最终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当前应实施以产业生态化为目标的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教育这一增加人力资本存量的“超级产业”,改革现有的教育模式,建立符合本地实际情况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28.
何景熙 《人口研究》2002,26(6):7-13
转型时期我国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对有限农业资源的巨大压力所导致的农村劳动力不充分就业乃是当前“三农”问题本质所在。对农村人口“开流断源”即“转移农民 ,减少农民 ,农民变市民”是应对“三农”问题的根本选择。建议立即启动普及基础教育为主体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程” :( 1 )由中央财政直接承担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 ;( 2 )重建农村合作医疗网点 ;( 3)继续强化农村计划生育 ,切断人口过量增长的“源头” ;( 4 )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面的制度创新保障人力资本投资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29.
我国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为宗旨的计划生育实践,实际上是一种对人的投资,即 人力资本投资。西方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 ,是通过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学校正规教育、职业与技术培训、在职训练、干中 学和边干边学、医疗卫生和保健、迁移与流动、信息 (特别是与职业、就业机会等有关的信 息 )的收集与分析、孩子投资 (包括生育 )、人力资本维护 (李建民, 1999)。人力资本投 资的收益或报酬在于提高了一个人的技能和获利能力,在于提高市场经济和非市场经济决策 的效益。应用现…  相似文献   
30.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第一、二位的人口大国,中印两国都在进行经济改革以期实现经济的现化化。本文拟从人口经济学的角度系统地分析和比较中印经济改革进程中的人口因素之作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问题,同时还扼要比较两国的有关对策与措施。笔者希望通过这一研究为解决经济改革中的人口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