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3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8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虽然不少国家中央银行法均规定中央银行具有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然而,何谓金融稳定,至今没有公认的定义或具体的识别方法。通过分析各类金融稳定的法律概念,可以发现金融稳定是一种目标,具有宏观性、动态性和金融稳定的维护分为日常维护和危机救助两个层面的特征。而一国金融调控部门抵御各类金融冲击的承受能力,应该是金融稳定的法律限度暨划分金融稳定与金融不稳定的边界。  相似文献   
52.
各国(地区)金融控股公司立法特点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健 《天府新论》2004,(6):74-76
为规范和促进金融控股公司的运营与发展,许多国家(地区)都颁布了金融控股公司法,这些立法往往具有产生的背景及原因相同或相似、大多采取整体修法的立法模式、立法的监管法性质明显等特点。这些金融控股公司立法的先进经验无疑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53.
行业自律既是行业内交易规则的自我制定过程,也是一种与政府监管相并列的市场治理手段。学术界对行业自律动因的解释可以概括为六种观点,即成本收益说、风险规避说、保护公地说、制度驱动说、市场失灵说和创新驱动说。目前中国行业组织的自律类型,从行业自律与政府规制的关系角度看,属于条件型自律;从政府干预程度的角度看,属于批准型甚至强制型自律;从政府与行业组织在自律体系中的作用看,属于强制性自律中的合作式自律;从自律体制运行有效性的角度看,自愿协商自律和竞争性自律同时存在。中国行业自律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减轻政府负担,降低规制成本,专业性和针对性,更高的行业标准,减轻了信息不对称;其局限主要表现在:缺乏法律保障,权利和权力不足,缺乏监督,中介地位的模糊性,规制不足,以及行业组织自身的反竞争性。  相似文献   
54.
自1905年《试办户部银行章程》颁行和大清户部银行建立,中央银行及其法律制度落户中华大地已逾百年,逐步成为我国核心性金融法律制度。对中央银行法律制度变迁进行历史考察,梳理中央银行的设立与法律制度生成均为政治选择结果、中央银行设立以财政功能为主、中央银行从“政府的银行”逐步向“银行的银行”演进等法律特点,这对深入理解我国中央银行及其法律制度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55.
博弈论作为分析人类行为的一种基本理论,在法学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博弈主体、行为的外部性以及不完全信息博弈的前提假设基础上,构建金融监管机构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在金融监管过程中的动态博弈模型,得出二者需要通过相互试探的学习与探索,不断博弈,才能实现动态均衡的发展状态这一结论。我国《关于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作了初步的制度安排,也为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具有一定的价值功效。但通过动态博弈模型的应用分析,该《指导意见》在细节安排上存在漏洞,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经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性及退出机制的动态监管缺乏相关规定。基于动态博弈理论分析,从事前、事中、事后的三维角度提出了完善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动态监管规则的基本设计,以期有助于我国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和金融行业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56.
《离骚》开头“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这两句诗,历来是作为研究屈原生年月日的可靠资料。对这两句诗的正确理解,因涉及古代天文、历法上许多复杂问题,所以至今仍众说纷纭。本文打算在前人和近人研究的基础上再作探讨,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和论证,以期能够有助子正确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7.
试论我国实现法治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法治建设理论的重心在于正确界定法治的内涵 ,在明确法治建设目标的基础上 ,设计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实现法治的途径。本文在探求我国所期望的法治含义的基础上 ,试图构建形成社会法治基础的实现法治的横向途径和推进法治建设发展的实现法治的纵向途径 ,以期能够引导我国法治建设有序、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8.
论权利的合理性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权利合理性的基础,国外哲学界提出了以人类本性为基础的自然权利理论、社会正义理论和功利主义理论等三种观点,但都未能对权利的合理性基础作出圆满的解释。本文提出的权利基础的历史正义论认为,主体对自由与安全的追求,是权利合理性的主体基础;正义的形式原则,是权利合理性的逻辑规范基础;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权利合理性的现实基础。一种权利规范只有同时建立在这三重基础之上,才能具有真正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9.
比较国外近代发动机曲轴及连杆轴承与传统轴承的不同构造,介绍与近代发动机轴承构造相对应的材料及工艺。  相似文献   
60.
效率、公平与稳定之间关系的领域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效率、公平与稳定在经济领域、社会领域与政治领域中具有不同的内涵,需要作出具体的区分。效率、公平与稳定的实现手段在每个领域之内容易达成高度的一致,但在各个领域之间却可能出现更多的冲突。因此,如何使这三种价值尺度在领域内相互匹配和补充,在领域间相互妥协和平衡,是学者们应当深入思考的课题,也是战略决策者面临的根本性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