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9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41.
韩民青 《学术研究》2002,3(6):100-108
江泽民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分析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趋势,深入分析人类社会发展中共同关心的问题,阐述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本质与最终决定力量、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与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最重要资源、促进人和自然协调发展与建设生态文明、坚持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过程等观点,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42.
论中国现代化的生态建设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一个承载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背景下进行的,我们必须深入认识和严肃对待日益严重的生态恶化趋势。我国目前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从本质上说是工业危机的表现,这是生态环境问题的历史必然性。我们必须努力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大力开拓和建设新工业化,以新工业化为动力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到2020年,我们建设的是适度工业化范畴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到2050年,我们应该也必须进一步努力建设新工业化范畴的“资源深层化、环境生态化社会”。  相似文献   
43.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大自然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往的历史中人类对自然究竟发生了什么错误?我们究竟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新型物质生产方式?人类与自然究竟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要解决这些问题就涉及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价值关系的根本转变。事实证明,工业化具有反自然性,工业化生产对自然形成了日益严重的破坏,随着工业危机的来临,排斥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也开始发生危机。新工业化作为比工业化更高级的物质生产方式,则具有深层次的人类与自然的一致性,这种内在的一致性表现为包括人类本真价值在内的大自然主义的价值观的兴起。从工业化到新工业化,不仅要实现一场物质生产方式的大革命,也要实现一场从人类中心主义到大自然主义的价值观大革命。  相似文献   
44.
以往的经验表明,在经济上追赶发达国家本质上就是快速推进工业化。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看,工业化发展并不是一条直线,许多工业行业形成了过高的产能过剩,开始出现工业增速和占GDP比重都快速趋缓并进一步形成经济整体增速下降的拐点。工业化拐点的本质是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市场疲软形成的发展空间局限性。中国既不可能在传统工业化中实现现代化,也不可能在低生产率的服务业中追赶上发达国家,中国必须走向新工业化。  相似文献   
45.
实体与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实在□韩民青最近,在国内学术界的实在论研究中,发生了“实体实在论”与“关系实在论”之争。这方面的突出代表是张华夏与罗嘉昌、胡新和发表的文章(参见《哲学研究》1995年第5期、第3期)。他们均承认实体与关系都是实在的,但在何者为“...  相似文献   
46.
功能与结构这一对概念,很早以来就为人们所广泛运用着。特别是近半个世纪,随着系统理论的深入发展,功能与结构这对概念更加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实质上巳逐渐被提到哲学的高度,成为一对新的哲学范畴。一、事物是功能与结构的统一普通系统论告诉我们,世界上千差万别的诸种事物,都是以系统状态存在着的。所谓系统,就是由各种要素、各个部分相互联系而成的有着自身规定性并与周围事物处于联系之中的整体、体系。例如自然界,就是“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自然辩证法》,第54页);人类社会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庞大系统;马列主义、  相似文献   
47.
一、文化概念的要害所在进入20世纪以来,各国学者日益重视对文化的研究。总的来讲,欧美国家的研究主要根植于人类学的土壤上,基本上是围绕人类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展开的。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则基本上是从哲学的范围内进行研究的。据统计,至今关于文化的定义已有近200种。尽管关于“文化”的具体解说各不相同,但它们的基本分歧归根到底在于“文化”的广义与狭义之争。从苏联的文献看,本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文化基本上被公认为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  相似文献   
48.
把人类的结局作为一个严肃的理论问题来进行专门研究,是今天的时代所赋予的任务,也是惟有今天才能解决的问题。从认识上讲,探索人类的结局是形成完整的人类观、深入把握人类本质、正确的理解人类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所必需的;从实践上讲,是清楚地把握今日人类文明的实质及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正确地走向今日人类困境并迈向新文明所必需的。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科学地探索人类的结局,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人类的认识已具备了必要的条件,这既包括专门科学的大量具体材料,又包括哲学发展所提供的一般理论背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9.
目前,工业化生产在经历了能源革命、材料革命和信息革命之后,在技术和产业形态上已经发展到它的顶峰.资源匮乏和生态恶化形成的工业危机已经来临,严重地困扰着全球工业化进程乃至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工业危机的来临只是工业文明的衰落而并不意味人类文明的衰落,一场新产业革命——新工业革命也正在全球兴起.面对工业危机和新工业革命的全球发展新挑战,世界各国都必须认真对待,全球人民必须团结起来,必须根据自身的国情积极选择应对工业危机和参与新工业革命的发展战略.应对工业危机的战略举措主要有两条,一条是"调适性工业化发展战略",另一条是"新工业化发展战略".第一条依然是工业化发展战略,但它是一条经过调整、转变的工业化发展新模式,以应对严峻的工业危机,延缓工业化的持续发展.第二条则是新产业革命的发展战略,通过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开拓出新的生产方式而彻底走出工业化困境.在今天,新工业化发展战略的作用并不仅仅限于应对工业危机,它的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当代人类走向更高文明的发展道路.21世纪的现代化必须是新工业化而不再是工业化,这就是说,即使实现了工业化和建设起发达的工业化也不再能实现21世纪的现代化.事实表明,21世纪的人类面临空前的挑战,也面临空前的机遇,只有在应对工业危机中积极开拓新工业化,才能走出困境并走向历史的发展新时期.  相似文献   
50.
从全球看,目前的确是一个众多“新兴经济”不断崛起的时代,如“服务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纳米经济”、“生物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等等。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以及新兴经济的崛起,最终形成了不同于传统工业化的新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所以,众多新兴经济的内在统一性就是新工业化经济,我们必须透过众多新兴经济的不同表象看到它们所包含的新工业化经济的本质,这才能真正把握住新兴经济的真实面目及其发展趋势。没有新工业化中国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就不可能真正崛起为世界强国。新工业化是中国应对工业危机,积极参与新科技革命,加速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