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5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9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1.
电脑艺术学是计算机科学和艺术理论相互渗透而产生的边缘性学科。它以电脑与艺术之间的价值关系为现实基础。电脑艺术学的研究,有助于认识信息社会到来对我国文艺建设的影响,丰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  相似文献   
112.
近四世纪英语世界中国古典文学之流传黄鸣奋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公元7世纪起有文献。17世纪以前,全球使用英语的主要是500—700万英国人,英语世界也不过是地理范围大致相当于不列颠岛的文化圈,和远在万里之外的华文世界谈不上什么直接交...  相似文献   
113.
在历史上,基于材料的微艺术随着工具的进步而发展.近年来,由于媒体终端技术日益朝着以功能需求和用户体验为前提的微型化、便携化、移动化演变,媒体艺术呈现出微化趋势,由此导致基于信息的微艺术的繁荣,其类型包括小游戏、手机动漫、手机电视剧、短信文学、微博文学,以及流行于社会化媒体的网络表情等.微艺术在接受主流文化的审视、批评和冲刷的同时,正在建构新生代的价值谱系.两类微艺术在泛网络条件下的融汇,是当前值得深入研究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4.
苏轼的诗画同体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古代对于诗画关系的认识,大致经历了比较高下——汇通——寻找共同创作规律这样一个发展过程。苏轼的诗画同体论,可作为第二阶段的一座里程碑。在苏轼之前,人们所探讨的主要是文画高下。王充《论衡·别通》:“人好观画者,图上所画,古之列人也。见列人之面,孰与观其言行?置之空壁,形容具存,人不激劝者,不见言行也。古贤之遗文,竹帛之所载灿然,岂徒墙壁之画哉!”这就是说,绘画描绘古代人物的形象,却不能揭示其言行。因此,要取法古人,观画不如读书。这是贬画而誉文。其后,  相似文献   
115.
电子人不仅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观念,而且已经是现实存在.电子人艺术是当代信息科技与艺术想象彼此结合的产物.它模仿电子人的造型,通过特殊装置增强身体的功能,甚至试图与机器融而为一.它引导人们对机器、技术、身体等问题进行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6.
20世纪末以来,互联网艺术在与媒体技术的互动中蓬勃发展。媒体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互联网艺术的分期、形态与特征,互联网艺术则通过创造工具与作品、前景与背景、本体与社区联合体推动了媒体技术的社会应用。二者良性互动有利于形成新型的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17.
艺术与科学互相满足对方的需要。科学武装了艺术家的头脑,使他们拥有同愚昧和迷信作斗争的思想;科学载体(论文、著作等)中的佼佼者可以毫无愧色地和艺术作品媲美;科学活动是创作素材的重要来源;科学实验的技巧可以被引入艺术领域,成为艺术技巧的重要来源;科学理论能给艺术理论以启迪。为科学所必需的幻想,可以通过艺术创作或鉴赏来培养;世代相嬗、生生不息的科学活动,有一部分是通过艺术途径实现的;艺术可用以表达一定的科学观,成为科学活动的调整器;艺术技巧可以被吸引到科学领域中,直接为创造发明发挥作用;艺术理论可以被吸收到科学当中,作为科学美学的重要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118.
着眼于现代化进程中的文艺传播,考察庄周“逍遥游”思想与网络时代文明观念在自由与达观等方面的同异,力图通过个案研究探索在古典文论与网络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基础上开拓新的理论视野、激发创新精神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9.
后结构主义与超文本理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结构主义与电子超文本技术相互应和, 推动了20世纪下半叶文本形态与文本观念的变革。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罗兰巴特关于“引人写作之文”的论述, 福柯关于知识考古学、权力网络和全景敞视主义等观点,都和超文本理论息息相通。深入考察后结构主义和超文本理念的关系,有助于认清社会思潮和信息科技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0.
美剧《西部世界》在纯粹科幻层面是对交互式娱乐未来前景的思考,在社会讽喻层面是对人与人之间弱肉强食、尔虞我诈关系的批判,在哲学观念层面既是对世界本体的透析,也是对自我意识的反思和对人性丑恶一面的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