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4篇
民族学   42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03篇
社会学   77篇
统计学   1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271.
针对部分城市发展中出现的文化消费空间与文化消费观割裂、重建设轻运营、 生产生活消费分离等“新城市病”,以场景理论为分析工具, 系统梳理从设施到场景的城市文化消费空间演化趋势,探讨城市文化消费空间的活力生成机制。研究认为,从便利设施、邻里结构、文化活动、文化消费观和多样化人群等场景要素及互动关系入手,城市文化消费空间活力营造是个系统性工程,关乎到便利设施等物质要素的完善,也关乎社会网络关系、空间品牌等软性要素的支撑; 既要通过便利设施、邻里关系、多样化活动的组合来吸引消费人群,更要重视特定文化消费观及生活方式对多样化人群的集聚作用。研究还认为,要从空间投入和产出机制思路出发,推动消费设施与文化消费观联结,丰富空间形态与功能,重视空间经营,提升空间粘性,打造创意社群,积累创意网络资产,通过营造整体性消费场景来提升城市文化消费空间活力。  相似文献   
272.
国家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战略是一以贯之、多措并举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现代化。站在新的历史节点,进一步全面理解与深刻把握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政策旨归与本真内涵,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是中西部高等教育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紧迫课题。 本期特推出“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多维思考”笔谈,致力于深入反思探讨中西部高校振兴发展进程的难题瓶颈、最优方略和高效路径。笔谈中,《中西部高校振兴发展的政策渊源、意蕴和路径》一文,围绕政策的历史脉络,剖析中西部高校振兴发展内在意蕴,提出积极健全帮扶机制、夯实中西部高校振兴发展的骨架支撑,扎实做好补短板强长板、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质量效益竞争力,深入推进校内改革、塑造中西部高校高水平治理机制,优先部署人才振兴、培育中西部高校发展的骨干力量的优化路径。《教育情感: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基石》一文,从作为教育个体的人的情感视角出发,提出发掘中西部教育情感的独特魅力,以中西部教育情感作为强大的情感拉力,促使具有教育情怀的人力资源牢固地扎根在中西部高等教育大地上。《中西部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与作为》一文,从中西部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阐明了其发展过程中三组关系,提出深化多元化人才选拔机制改革,拓展全流程人才培育机制改革,倡导评价制度内容改革的三条路径。《中西部高校科技创新赋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基础与路径》一文,提出中西部高校科技创新赋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于学科建设与行业产业结构相匹配、知识创新与经济服务相对接、人才培养与区域特色相适应,应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内生性发展机制,打造校地共生联动的资源配置体系,涵养多主体协同的高校创新生态系统。《区域发展视角下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战略》一文,指出非均衡发展是区域均衡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必经阶段,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历程也要经历从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的转变,区域发展均衡化的实现是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重要保障。 中西部发展事关国家发展整体水平,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进程。中西部高校应在把握历史大势中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决策部署,全面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为中西部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忠实践行为国家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273.
宋代美学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转折点。有宋一代,文尊武卑的政治格局,斯文传统的继承发展,使得文人阶层迅速崛起,并主导了整个社会的文化和审美走向。文人美学的兴盛以及理学思想的昌明为韵文化的诞生创造了条件。韵根植于艺术生活化,文人以“韵”为纲开展的日常审美实践,催生了以“韵”为核心的美学,建立了以文人群体为审美主体的多视角多层次的美学体系,形成了独特的宋韵文化。以韵为中心的文人审美文化,具有世俗的生活美学向度。宋韵是以思想文化融入其中的美学,它不仅传承与演绎了中国传统生活美学,尤其是平淡美学,还为后世西方的极简美学和气氛美学提供了理论借鉴,更为中西美学跨越时空对话打开了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