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当代芝加哥学派新近提出的"场景理论"旨在说明,城市中各种娱乐休闲设施构成不同的组合体,形成了各类"场景"。不同的"场景"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吸引市民到此消费并推动城市发展。借鉴"场景理论"对具百余年历史的天津古文化街年货市场的分析表明,民俗、空间气氛及市民的文化消费与民俗体验共同构建了天津古文化街年货市场的"传统节日文化场景"。该场景的作用不仅在于繁荣城市经济,还呈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它所凝聚的文化认同是促进城市社会全面发展的强大内驱力。  相似文献   

2.
场景营造对创造人地共生所需的文化空间具有形塑作用,是统合文化生产与消费、激活多方主体参与、实现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机制。特色小镇是当代中国城镇化的一种发展模式,既是打通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空间支撑节点,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还是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承接地。场景理论的应用,推动着特色小镇的建设从以空间扩张为特征的第一阶段向以文化内涵建设为特征的第二阶段演进。城市近郊特色小镇作为一种特色鲜明、要素集聚、宜居宜业、富有活力的文化空间,与城市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存在诸多协同。在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特色小镇——乡村振兴”统筹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总体战略高质量落地的过程中,以场景营造推动城市近郊特色小镇建设中主体价值的重点突出,避免特色小镇的价值分散与符号游离,重视与城市主体文化生态的协同,强化空间规划和错位发展,围绕特色符号构建产业价值链,是调整城乡产业空间布局、探索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乡村振兴的新的理论解释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各大城市正处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型的时期,城市中的工业遗产空间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纯粹生产要素逐步演变为公共文化空间,呈现出强烈的文化消费价值。从演化机制上看,工业遗产旅游地形成了以空间生产为内生动力、场景价值表达为外在表征的逻辑框架。工业遗产旅游地场景具体可分为物理空间、精神空间与社会空间三大维度及其对应的15个子维度。以陶溪川文创街区为例开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陶溪川文创街区丰富的业态满足了主体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创新氛围孕育了当地特色创意经济但其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过度绅士化倾向,同时过度商业化导致了文化空间的异化。未来应当从开发利用历史资源、烘托创新表达氛围、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再造公共空间精神几个方面着手提升工业遗产旅游地规划建设水平,增强工业遗产旅游地场景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城市文化资本论的理论视角,指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空间资本是新的城市文化资本积累的内容之一。以城市文化资本创造为导引,从精神性、行为性和视觉性三个层面出发,以聚集大量多元化观念的人群,培植高度活跃的创意行为,创造具有"城市名片"、"城市记忆"价值的创意景观等多种路径来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空间资本。  相似文献   

5.
场景理论为文化旅游社区文化空间的建设与价值生成搭建了分析框架,使用真实性、戏剧性和合法性三个维度对新兴文旅社区进行分析,为文旅社区的构建与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路径.阿那亚文旅社区以建筑IP、文化设施明确真实性环境;以艺术介入、生活创新还原戏剧性活动;通过居民参与、游客背书回归合法性认同.对于艺术介入乡村创生、历史遗产支撑文旅开发和新兴社区构建在地文化的不同类型文旅社区而言,可以通过静态的场所塑造社区形象,将建筑与文化设施作为社区文化的可视符号,明确场景文化真实性;通过动态的活动实现场景互动,成为文化空间中建立气氛美学的媒介,联结人与空间,还原场景文化戏剧性;通过社区参与者构建在地文化,提升社区治理能力与居民话语权,增强场景文化合法性.  相似文献   

6.
消费活动并非完全是消费者的个人行动,它还会受到社会舆论、政策导向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社会上存在许多不合理、不科学的消费观,加大对消费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力度,使广大消费者树立适应时代的健康科学的消费观念,以便进行合理的消费活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破除旧的传统的消费观,树立新的科学的消费观,即破除畸形的消费观,树立健康科学的消费观;破除传统的储蓄消费观,树立储蓄与举债结合的消费观;破除狭隘的物质消费观,树立物质文化等全面消费的大消费观;破除传统被动保守的消费观,树立现代积极主动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健康文化消费的精神导向,而文化消费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重要途径;由于我国文化消费存在网络化、分层化、盲从化和娱乐化的发展趋势,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人们健康文化消费显得尤为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优化文化供给结构,培养科学的文化消费观,提高农村文化消费水平,营造良好文化消费环境等是实现健康文化消费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关注大学生理性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在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日益多样化、超前化、现代化。高校承担着教育、培养和管理学生的重要职责,所以高校应充分重视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加强对大学生理性消费观的培养。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现状,提出高校积极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演化经济学理论框架,阐释了文化创意产业对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的“创生-采用-保持”演化机理,以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奇”的创生机制、扩散机制、选择机制、协调机制和嵌入机制;认为通过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可以驱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指出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经济的贡献超越了新古典经济学所理解的产品生产、产值创造和就业提供等层面.  相似文献   

10.
提升农民文化消费水平,必须建立在正确评估农民消费能力的基础上,抓住农民对文化消费的需求点,在"实用性"和"接地气"的定位下,积极发展针对农民的文化消费市场。在政府的主导下,让农民在需求满足与现实生活中,主动地改变消费观,调整消费结构,通过提升文化消费水平,来发挥文化消费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文化创意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机理,运用价值链理论,对西安市三桥老街、“大华·1935”、书院门仿古街3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认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能够突破传统产业文化元素设计、传统产品形态、产业形态、传播与流通形态和消费形态,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实现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研究结果表明,要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成功改造升级,应重视传统产业中文化元素创意与商业品牌的打造,科技创新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对传统产业的融合,借力新媒体促进传统产业营销的推广等。  相似文献   

12.
城市公共雕塑注重与公众的互动、与环境的协调变化 ,它是根据艺术家的想象力和环境空间的诸因素 ,合理地进行构想设计 ,创造出一个与公众环境互动协调的艺术空间来 ;同时 ,强化环境的特质 ,激发环境的生气与活力。城市公共雕塑与公众、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以及城市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文化创意产业在取得初步发展成果的同时,还依旧面临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走访采集区域居民文化消费数据,并进一步通过决策树算法进行数据挖掘,发现京津冀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及结构特征,据此提出打造区域共同文化品牌、保障居民收入持续平稳增长、针对青少年文化消费市场创新营销模式、培养其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及文化创新能力等改进措施,从而优化推动京津冀文化消费市场协同发展的路径,打造互联互通、开放统一的区域文化消费市场,使区域居民文化消费需求成为促进文化产品供给的市场新动力。  相似文献   

14.
文化产业基地的建设已成为全世界有关城市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创意城市的重要举措。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以“文化地产为保障、文化旅游为基础、文化创意为核心、文化传播为宗旨”的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对提升地产品质,拉动地产行业回升,刺激国家经济活力也有着积极意义。山东省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许多不足。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基地的集聚效应,必须创新政府管理形式;重视软环境建设;构建完整产业链;形成产、学、研通力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量新生代农民工聚集在城市务工。他们消费水平较低,文化活动贫乏,缺少基本文化设施,社会提供给他们的文化活动较少,造成文化融入障碍重重。为此,必须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权益;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增强他们维护文化权益的意识,营造新生代农民工与市民良好的互动氛围。  相似文献   

16.
从地域文化发展视角出发,分析国内外高校文创产品的开发现状,通过对文创产品的消费群体定位与分析,提出高校文创产品设计及营销推广策略,进而提出推动高校文创产品的全面发展,从而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7.
2013--2014年度,人文北京研究直视北京文化发展实践中出现的新变化,紧密围绕文化治理与协同创新,取得了新的进展与突破。关于文化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研究,在治理的系统性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等层面做出了新的探索;文化金融作为文化和金融融合发展的产物,在北京文化经济的发展中拓展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创新,并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消费是激活文化市场活力的关键所在,文化消费的整体状况、文化消费的制约因素和扩大文化消费的对策建议成为文化消费研究层面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需要综合考量文化背景、文化传承、文化载体和文化内涵的系统性工程。将城市文化植入农村的现实举措在一定层面上为农村带来了新的文化元素,却并未从根本上触动农村文化建设和引发其根本性的变革,农村文化发展保持了其自身的传统生活空间和姿态。对于该现象的理解需要重新认识农村文化景观,在文化生态体系中分析文化植入手段,以期高度自信的城市文化与相对自觉的农村文化实现有效融合和共建。  相似文献   

19.
在审美与文化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人们对民族化、本土化的设计理念日益重视,传统符号的优点也更加充分的显露,并在现代商业空间设计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怎样将现代元素与传统符号结合,形成独特的商业空间环境风格,积极创造既能够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也要同时注重文化传承的商业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来,我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正在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聚合,主要体现三大动向:一是空间规模快速扩张,二是资源要素持续注入,三是复合功能不断增强。与集聚区快速发展相伴随的是,整体影响不佳、可持续性不足、聚合深度有限等问题的存在。为此,实现从空间聚合到价值聚变的跨越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必须面临的重要命题。纵观国内外集聚区发展成功经验,提升根植创新力、增强意义感召力和扩大范围影响力是催化价值聚变的基本途径。在此基础上,结合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特点,提出引领园区和谐、催化持续激发、撬动区域发展和倡导公共外交的价值聚变重点策略,为我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