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0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31.
于水  孙金华 《理论界》2012,(9):169-172
公民网络参与作为公民参与的一种新方式,对政府有效履行自身的职能提出了新的挑战。此文剖析了公民网络参与的兴起引起的政府职能变迁,公民网络参与带来的政府管理的新挑战,如非同质化的网民的不同影响、"多数人暴政"与媒体的冲击等。针对公民网络参与带来的挑战,可以从培育成熟的网络参与主体、增强与媒体的互动式接触、建立健全适应网络参与的政府公关模式等路径去把握公民网络参与提升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32.
教子手记     
我能!我能!我能!高考进入两位数倒计时,高考专家给考生开出最后冲刺的方子,每天对着镜子高喊:"我能!我能!我能!"以鼓舞士气。听说效果不错,又听说,一模之后成绩会大幅  相似文献   
33.
通过苏南地区农民工的调查,分析当前农民工对群体性事件的认知倾向,并运用logistics模型,分析农民工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程度。结果表明:农民工年龄、适应城市程度、签订劳动合同、体制内维权困难、参与非正式组织与否、心理危机来源和对政府的满意度对农民工参与群体性事件有显著影响;农民工工资拖欠等权益受损问题并不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最直接的因素,只有当权益受损且体制内维权困难的情况下农民工才会选择参与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34.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得到了政府、社会更多的关注。研究在借鉴国际流域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融合水环境科学与工程、土地资源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等理论,综合分析了太湖地区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农村产业组织对农业面源污染影响以及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成因等,为建立能够有机统筹“流域(政府)-地区(产业)-地块(农户)”的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公共政策体系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指导。  相似文献   
35.
乡镇行政体制改革无论是在理论建构上,还是在现实场域中,均存在诸多争议。理论而言,"撤销论"、"弱化论"与"保留论"的改革之争一直未曾休止;现实而言,当前乡镇政府面临着压力型体制下的权责失衡、悬浮型形态下的职能错位、自利型导向下的机构分化等问题。乡镇行政体制改革是系统性的社会建构议题,不仅局限于乡镇机构与人员改革,更应从县乡关系、政府职能与乡镇制度等方面进行统筹设计与综合治理。乡镇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理顺县乡关系,推行还权赋能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探索人员分流路径;完善乡镇制度,规范乡镇权力运作。  相似文献   
36.
网络信访是信访在信息时代的延伸,政府构建的网络信访平台和民众对信息媒介的自由运用构成了网络信访的现实状态。在网络信访中,技术与现实互相融合,展现出多元、复杂的现象,恰可以用“碎片化”一词概括。网络信访碎片化的现实逻辑在于信访者的原子化、事件发生的异质性、科层管理对复杂信访事务的整合失效。单一的科层控制非但不能消解冲突,反而会促使冲突复杂化。基于此,普遍的价值规范需要在碎片化的网络信访中确立。基于法治原则的网络信访法规政策需要完善;公平正义的话语需要构建;网络信访也需要在协同治理的框架内合理定位。  相似文献   
37.
人才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针对当前特色小镇培育中的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本文以"柔性引才"为突破口,在强调特色小镇培育中人才资源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柔性引才"在特色小镇培育中的可行性。大学生功利性就业观、对特色小镇认知存在偏差和现存人才制度的约束是当前特色小镇培育中人才配置面临的主要困境,基于此,从转变传统思维,树立"柔性引才"观;加强政府的引导与支持;创新"柔性引才"模式;明确"柔性引才"的主体和建立鼓励性保障机制等方面探讨构建"柔性引才"机制,最后提出特色小镇"柔性引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8.
以话语理论为视角,新时代国家治理的内涵,或曰话语,应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工作为价值核心.其孕育于革命政权建构时期,以《兴国调查》为代表文本,奠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必须重视人民来信》信函,改革开放后经历了以《信访条例》为代表的群众工作法治化进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凭借新时代的语境划分和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治理导向,其话语正式建构.唯有通过法治平衡制度整体性与技术嵌入碎片化,以公平公正平衡动员的价值传统与稳定的改革思维,以多元合作平衡政策的静态化与风险的未知性,方能在新时代寻找到话语完善的方向坐标.  相似文献   
39.
于水 《人才瞭望》2014,(9):51-51
当前,各地招才政策渐趋一致,竞争日趋激烈,人才自身也不知何去何从。相关专业人士建议—— 当前.各地招才引智力度加大.政策渐趋一致.导致各地竞争日趋激烈.人才自身也不知何去何从。有的人才可能缺乏资金.有的可能缺乏人才配套:有的可能只需要50万启动资金.有的可能需要200万启动资金:有的可能需要管理支持.有的可能需要营销支持.  相似文献   
40.
体制吸纳是行政权力吸引社会组织或个体精英进入公权领域运作的社会过程。它的产生与发展是多方因素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是乡村社会协同治理发展的历史必然。但是这种行政权力介入乡村治理的行为,会对刚刚获得认同的多元共治的协同治理理念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从而消蚀乡村社会治理主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因此,在乡村社会一定要合理界定基层政府的角色,实现适度规模的体制吸纳,继而最大程度避免体制吸纳的消极影响,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实现协同治理的美好远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