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论批判性思维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批判性思维是一个主动思考过程 ;批判性思维是一个提问的过程 ;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论问题也非常重要。“批判性思维”一词在国内文献中较少见到 ,但批判是创造的前提 ,没有批判就没有创造。因此 ,应该重视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 ,特别是要加强人们的批判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72.
<正> 目前,关于认识过程的讨论中,大家仅仅把思维具体理解为通过抽象由感性具体升华而来的思维具体。但是,这种思维具体是关于现存事物的认识,它尚不能决定对现存事物如何改造。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人类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因此,在对既存事物加以改造之前,必须预先提出(构思、设计出)一个改造后的具体模式(未来的形象)。这种对未来事物的具体构思具有感性具体性,但它是思维中的感性具体,是抽象的尚未变成现实物的感性具体,这也是思维具体的一种形式。这样,思维具体就表现  相似文献   
73.
政府视角下山西省农业产学研合作机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农业产学研合作机制,是山西省建立现代农业,提升农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山西省农业产学研合作机制在近些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独具行业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但从政府的视角审视,山西农业产学研方面存在着政策法规不健全,财政投入不足,中介服务体系建设落后等主要问题,影响着山西农业产学研合作机制的优化。为使农业产学研合作能够成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力量,应着力加强政府引导、决策、协调等职能,优化合作机制,从而将山西农业产学研合作推向更高层次。  相似文献   
74.
1959年庐山上发生的彭德怀事件对接班人问题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加深了毛泽东对于党内出现"赫鲁晓夫"的忧虑;突出了林彪在接班人序列中的地位;为刘少奇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75.
劳动的属人性与非属人性是指劳动内在地包含着相互冲突、相互削减的两极力量。具体来讲,劳动既有促进人以人的方式存在的一面,也有将人变成以非人的方式存在的一面,是属人性与非属人性的并存和统一体。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劳动是人的感性的对象性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人的本质。这使得在劳动过程中劳动的属人性得到展现。但同时,劳动的非属人性也会在劳动中展现出来。于是,劳动的属人性和非属人性之间就会呈现出此消彼长的矛盾运动关系。二者之间的矛盾运动形成一种推动人朝着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方向发展。新时代劳动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劳动中秉持劳动精神,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劳动创造力,超越物性和动物性,消解非属人性,以人的方式存在,获得属人的幸福。  相似文献   
76.
当前 ,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着一般倡导多 ,切实有效的措施少 ,管理“三软、三硬”等不利局面。因此必须通过营造氛围 ,建立约束机制以及抓好教师道德内化等有效途径 ,扎扎实实搞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而努力  相似文献   
77.
劳动精神指的是以因劳称义为原则对人的劳动的属人性的精神追求。从劳动幸福的角度理解劳动精神,其实质就是一种劳动幸福精神,它的目的在于使人通过劳动超越动物性的存在而获得人的存在,使人以人的样式出场,获得人的主体性。劳动精神有四个层次,分别是普遍的劳动精神、专业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这四个层次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它们在层次、主体、内涵和外延上存在差异,但是相互之间又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每一个层次都在前一个层次的基础上发展和深化。因此,要立足于四个层次之间的内在区别和关联来考虑劳动精神的传承和弘扬,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78.
与资本主义的天赋人权理论不同,马克思主义主张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在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将劳动作为社会一切存在的合理性和意义的终极来源。劳动创造人,因而劳动是人的本质。跟人的发展一样,劳动本身也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劳动的历史发展恰恰体现的是人与劳动关系的发展,标志着人的解放的历史性和发展性。人在最初的劳动中受到自然力的残酷摧残,之后又有社会异己力量的压迫和自我盲目力量的束缚,这使得人处于被奴役的状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逐渐摆脱某些奴役而将劳动变成一种以谋生关系为主要特点的过程。当人类消灭了主要的奴役劳动,并超越了谋生劳动之后,体面劳动的实现和为自由劳动做准备,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所以,劳动人权理论将人与劳动关系看成发展性的历史关系。这一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具有重要的人类价值贡献,因为它阐明了尊重劳动的基本法则,为实现劳动幸福指明了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79.
农业产学研合作,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其积极的推动作用。山西省委省政府及农业相关职能部门历来重视农业产学研合作,通过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行"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园)规划建设、产业提升工程建设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出农业产学研合作的五种主要载体与形式。结合山西农业产学研合作实际,政府应从决策、协调、导向、监督、保障等五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并从设立三个合作管理机构、出台合作法规政策、制定合作发展战略规划、设立合作基金、建立信息共享网络等五个角度形成农业产学研合作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0.
农村教师的隐性流失制约着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直接影响着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这主要是受到农村教师工资福利低、工作压力大、农村学校激励机制不完善和农村学校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要防止农村教师的隐性流失:中央政府应承担起提高农村教师薪酬待遇的责任,为农村教师减轻工作压力提供制度保障,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农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构建有利于农村教师知识更新的学习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