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5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98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究竟应采取什么翻译策略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处理外语文本时有的刻意采取归化的方法,有的则采取异化手段,旨在保留语言和文化异质.异化将成为发展趋势,但与此同时,归化也是不可缺少的手段.本文旨在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归化和异化翻译.  相似文献   
102.
全新政策 低空管制是制约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今,天空开放的政策步伐又前进了一大步。2010年11月1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确定了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总体目标、阶段步骤和主要任务。意见提出,2011年前,在长春、广州飞行管制分区改革试点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3.
作者首先阐述了对旅游资源的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根据旅游资源的区域性特点,以泰安市为例,对泰安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现存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4.
刘娜 《职业时空》2012,(6):141-142
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现状和特点,开展有目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以作者对贫困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经验为例,具体描述了团体心理辅导在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中运用的过程。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的确对贫困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改善消极情绪,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5.
文化一词从产生起就包含了复杂的含义,发生着从自然到人类社会,从自足的领域到社会系统的不断转变。威廉斯作为英国文化研究的开创者,他脱胎于英国的文化传统,然而却又一改他的前辈老师的观念。他将文化从精英主义立场和形式主义立场中解救出来,还原了其经济、政治的社会面貌,建构起了自成一家的文化唯物主义。在威廉斯的整个思想体系中,文化观念发挥着基点性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06.
本文着重讨论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开展有效教学,阐述了对有效教学的认识,如何在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以及如何对教材进行有效调整.  相似文献   
107.
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具有很强的职业定向性和岗位针对性的特点,以岗位能力为导向,以真实的工程项目为载体,按照能力目标要求分解工作任务,分解重构教学内容,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的课程框架,将工程实践基本技能训练贯彻到钢筋混凝凝土结构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8.
连贯是篇章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表层的衔接手段并非是语篇连贯实现的必要条件。语篇连贯的实现在很多情况下还依赖于人类的心智体验并受到深层的认知模式的影响和制约。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语篇,其连贯的实现大多需要受到非语言因素的支持。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一些理论如ICM、概念隐喻及当前语篇空间理论,来分析中英文诗歌语篇连贯的构建及解读。  相似文献   
109.
在我国制造业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活动中,各种因素都在对并购绩效产生作用,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在参考相关文献结论的基础上,影响我国制造业企业绩效变化的可量化的因素包括:企业性质、支付方式、关联方交易、国际经验、并购规模、交易价格。其他不可量化的因素包括:并购后自愿整合程度、东道国的制度约束、市场预期情况、汇率和利率风险等。  相似文献   
110.
《论语·里仁》"吾道一以贯之"章一直以来都是《论语》注疏史关注的焦点之一。曾子是假借"忠恕"言"夫子之道"以喻示、劝勉门人,还是认为"忠恕"即是"夫子之道"?"忠恕"与"夫子之道"的关系当如何把握?这是其中引起学者热烈讨论的问题之一。文章结合近代以来的《论语》注疏,指出:一、就价值取向而言,"忠"、"恕"可谓与"仁"完全一致,它们所指向的虚灵境地显然是通向作为一种极致状态的"仁"的。另一方面,就价值取向所指的虚灵境地的义蕴而言,"忠"、"恕"又可谓收摄、贞定于"仁",而"仁",在推扩的过程中必定不会止步于"忠恕"的内涵,在提升的过程中亦必定不会范围于"忠恕"的德目。二、"人""己"、"己""人"在以"己"为重的前提下在"忠恕"这里被处处联为一体,如此对孔子之学乃"求诸己"之学、孔子之教乃"近取譬"之教的认可可谓无以复加。只是在这一前提下,以共通的"恻隐之心"为端倪的"忠恕"才从一般的德目提升出来,成为最佳的入德之方、趋"仁"之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