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40篇
社会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论高校德育观念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变革,高校德育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德育的困境与危机已成为当今社会共同承认的事实。在这一挑战中,高校德育理念的创新,对于解决新形势下高校德育问题更带有先导性和根本性。本文就德育定位观、德育结构观、德育价值观、德育功能观四个观念的变革,阐述了上述观念变革的依据及其重要性,试图通过树立科学的具有时代特点的德育观念,找到解决其他德育问题的有效途径,从而使高校德育可以在新的形势下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2.
《两汉会要》作为补撰前代会要的代表作,集中反映了南宋史家徐天麟的制度史观,其内容包括重视典章制度的历史观念,注重研究典章制度的史鉴、政治及经世功能,主张从王朝兴衰与典制自身等方面来考察典制的因革演变,强调要从国家治道、名实相符、简约形式等方面来品评典制建置的优劣得失,并认为典制建置情况与一代王朝的政治风气与社会风尚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3.
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多边治理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专用性的人力资本投资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专用性投资存在被其它企业参与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剥削的可能,专用性的人力资本投资者有控制权的要求;专用性的人力资本投资在团队生产中需要给予剩余索取权的激励才能更好地发挥他在创造价值中的作用。因此,企业治理结构的演进表现为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治理。  相似文献   
44.
文化研究竟是什么?应当是什么?文章基于文化研究方法的视角,通过对文化批评、民族志(或人类学)社会学历史编篡学,文化理论等五种方法论的梳理与阐释,企图借助于方法论上的思考建构起适宜于当前文化研究的模式。  相似文献   
45.
强化大学生科学社会主义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规要求,具有重大而深刻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6.
卓越 《阴山学刊》2008,21(5):111-113
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为会要体史籍研究的初步阶段,这一阶段研究较为粗疏,没有形成规模;80年代至90年代为研究的重点阶段,这一时期《宋会要》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会要体史籍的整体研究业已展开;90年代以后至今为研究的深化提高阶段,特点是以唐宋会要为重点,研究视角更为宽泛,研究层次日趋细密。  相似文献   
47.
48.
医院的文化建设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也是医院的“管理之魂”.作为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民政医院,近年来,四川省乐山市精神病医院将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文化建设作为推进医院健康和谐发展的切入点,充分发挥医院文化建设在医院管理中的导向作用,不断积淀文化底蕴,丰富文化内涵,增加医院凝聚力,激励员工,提高素质,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起民政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建立起了富有独特内涵和深厚底蕴的医院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49.
明中期开始的前七子文学复古运动含诗、文两个方面,即既有诗的复古,也有文的复古,虽然其间有理念上的关联,毕竟又各渊源有自。以文的复古而言,在前七子提出“文必秦汉”的口号之前或差不多同时,事实上文学界已有较为丰富的文章复古意识的存在与酝酿,并与随后发生的前七子运动可相衔接与相鼓荡,由此构成了一自成一体的观念演化系统。文章即以这一情况为考察对象,尤其集中对一些有决定性影响的事实链条加以疏证。  相似文献   
50.
随着一个世界性的社会转型,即笼统意义上而言的由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的转型,人们的生活方式、观念模式、意识形态特征、政治构成形态、地形学观感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甚至社会目标本身也处于重新认识与不断调整之中.多元主义、差异政治、日常生活景观成为社会主要特征,与之相应,儒学也面临着诸多后问题,时代对其适应性及价值面向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