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5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88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 毫秒
21.
自20世纪50年代,我国为了加速工业化的进程,通过“统购统销”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等人为地形成了一个城乡二元对立社会结构。在此基础上,国家从农村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农业剩余”,筹集了工业化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迅速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农业、农村和农民为我国工  相似文献   
22.
徐勇 《东南学术》2007,(2):33-39
由于是一个农业、农村和农民大国,在整个20世纪,中国发展的基点在农村,并以农村为动力源.但"三农"问题的根本性解决有赖于工业和城市发展.20世纪,农村和农民为现代工业和城市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进入21世纪,统筹城乡发展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由此将实现从"农村包围城市"向"城市带动乡村"的转变.其带动机制主要有财政、就业、资本、信息和制度带动.而要实现城市带动农村,必须以新城市建设引领新农村建设,着力于强化城市的自我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3.
农村政治稳定的总体评估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农村目前正处于向小康目标迈进和社会结构转变之中。根据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经验,农村在实现温饱以后的发展和结构性变迁是整个农村现代化进程的"瓶颈"时期。从经济发展看,处于由不发达走向发达的爬坡阶段;从社会变迁看,处于由传统走向现代化的转型阶段;从政治发展看,处于不稳定因素相对增多到趋于稳定的过渡阶段;从文化发展看,处于从落后愚昧状态到开放文明状态的升华阶段。在这一时期,农村发展和政治稳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在走向2000年的历史进程中,必须以小康为目标,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以便农村政治稳定保持良好的态势。  相似文献   
24.
看过小说《兄弟》(余华)的读者,大概很少无动于衷于小说中夸张、滑稽、搞笑的场面描写以及放肆的语言暴力,而对于许多严肃的批评家或那些对余华有所期待的读者,则可能大失所望。实际情况却是,越是专业的批评和善意的讽刺,越是促成了小说销量的直线飚升,这既出人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  相似文献   
25.
徐勇 《社会科学》2022,(4):74-81
现代以来的长篇小说写作中,死亡叙事所提出的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命题,即人学命题的认识论、死亡作为一个事件的本体论和作为个体的死亡与世界的关系命题。现代性通过把死亡叙事寓于长篇小说的开端和结尾,及其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内在结构之中,而使得死亡事件成为具有内在安慰力量的话语实践。因此可以说,死亡叙事是长篇小说的内在生命的重要体现。长篇小说有必要还原死亡叙事的多重性内涵,而不是相反,即把死亡叙事仅仅视为神话或看作矛盾无法解决时的权宜之计。现代性的死亡叙事中,死亡作为过程和中间物的意义正在于其内涵的复杂多义性。  相似文献   
26.
进入新世纪以来,村民自治作为一项法律制度愈来愈深入农村的实际生活中。它已不仅仅是国家治理乡村的一种制度,而且正在内化为国家法律赋予农民不可剥夺的权利。村民自治的深化要围绕农民的自治权利建构相应的保障和社会救济机制,以避免村民自治权利被悬空。同时,村民自治的核心价值是为广大村民的自由自主和自治活动提供制度性平台。这一平台的构建和运行需要相应的组织、财政、文化和社会资源。为此需要根据现阶段社会化小生产的特性,以市场化民主化为导向重建乡村社区。因此,村民自治深化的趋向,一是从组织重建到权利保障,二是从乡村改造到社区重建。  相似文献   
27.
徐勇 《学术论坛》2006,(8):185-188
大众文化(mass culture/popular culture)本来是一个西方语境中的概念,它在进入中国语境时发生了深刻的语义变化,但是中国学界常常把“大众文化”当成一个不言自明的概念。然而任何一个社会的词语都不是纯粹中性和客观的知识,它背后都隐藏着历史渊源和权力斗争。文章描述了“大众文化”概念在中国的理论旅行及其深刻的语义变化,并试图揭示其中的政治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28.
企业知识优势的丧失过程与维持机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勇 《学术研究》2004,(5):26-3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也正在发生改变 ,过去企业赖以成功的物资基础正在失去其效力 ,知识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上升。知识愈来愈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基本源泉 ,由此而导致传统的企业竞争优势 ,正逐步演化为基于知识与创新的企业竞争优势 ,即知识优势。本文对知识优势形成过程、消散原因与维持机理的研究 ,对于培育和增强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竞争优势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9.
"狂欢"与"逍遥"分别作为巴赫金和庄子思想的核心概念,它们之间就喜剧精神这一点来说具有相通之处,又由于它们在时空上相隔甚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东西方喜剧精神的差异,所以本文从世界观相对性与相对主义;发展观肯定与否定或生与死;价值观此在的自由与存在的自由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0.
方东树是桐城派中期重要代表作家,一生曾四次南下广东,客居时间十年之久。其间,他积极投身广东的书院教育,以文会友,勤奋著书立说,传播桐城派文学思想,为广东的教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对方东树诗文集、方志及其他名家文集等文献的解读,梳理方东树在广东主讲书院和传播桐城派文论思想的具体情况,探讨其在教育上的成就,揭示其在传播桐城派文学理论和扩大桐城派影响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