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6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邓小平理论的内容博大精深,是新时期全党思想的结晶,其中,邓小平理论的法治思想如同一颗灿烂的明珠,闪耀着璀璨的光彩.笔者认为,邓小平理论法治思想的核心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高度民主、法制完备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2.
编辑同志: 我怀着很大的兴趣读了《学术月刊》去年12月号上登载的“历史研究与档案工作”(王可风)一文,感到有不少启发。我自己是搞档案工作的。从几年来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档案工作确实是十分重要,党和国家对档案事业是十分重视的。档案工作对于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是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的,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33.
PACS系统的作用是使医学影像能够被网络用户在线使用,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解决网络设计和技术研究两大问题,网络设计要实现物理层,应用层,管理/用户层方面模块设计,技术研究则要侧重于图像压缩传输、存储、搜索、可视化、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4.
作为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的辅导员,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成长、成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近年来,由于辅导员呈年轻化趋势且学历层次和理论素养相对偏低,学生开始慢慢在情感、生活、学术等方面产生抗拒、忽视、轻视辅导员的现象,年轻辅导员的威信被大大削减,“学生导师”的作用未能充分体现出来。为了解决此问题,必须在把握威信含义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威信形成的条件与要素,从而确立高校年轻辅导员教育威信的形成途径。  相似文献   
35.
该文通过分析国内与新疆体育经纪人培养的现状,对新疆高校开设体育经纪人专业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指出体育经济全球化、市场需求、高校的专业优势是新疆高校开设体育经纪人专业的条件,并从体育经纪人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社会实践方面对新疆高校体育经纪人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6.
爱因斯坦是牛顿以后贡献最大的一位物理学家。他对科学事业的贡献,正如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高度评价的那样,古往一切自然科学的思想和一切科学的哲理学说,都没有比爱因  相似文献   
37.
孝与慈是传统家庭伦理的基本规范,而支撑这种基本规范的是孝慈精神。孝慈精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养育的、调节家庭长辈与晚辈之间利益关系的价值理念,即长辈应关心爱护晚辈以尽慈道、晚辈应敬爱长辈以尽孝道的思想意识。孝慈精神对于构建现代家庭伦理具有三重意义:一是家庭纵向伦理关系的内在需求;二是现代家庭功能实现的伦理保证;三是构建现代家庭伦理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38.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它不仅大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而且创造性地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本文仅就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内涵作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39.
邓小平理论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三个方面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历史性课题,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确立了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科学社会主义现。二十年来我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了这种科学社会主义观的生机和活力,使它成为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相似文献   
40.
传统科学哲学的认识论采用静态、隔离的态度来看待科学认识中的主体与客体关系,并且将科学的内部与外部严格分离。科学实践哲学批判了传统认识论对于主体与客体的人为隔离,认为在科学认识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相互介入、共同生成,二者融为一体、无法区分。基于复杂性思想的整体认识论立场反对上述两种极端的认识论态度,强调主体与客体是一种可以区分、无法隔离,即"分而不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