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明清时期国子监是全国士子心之向往的最高学府,是代表朝廷管理中央官学的核心机构,也是为朝廷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的智囊团。国子监之所以能够承载如此多的职责与重任,主要是其聚集了一批学养丰富、管理有方的教官,而且有一套比较完善且严格的管理制度。国子监各管理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责,为监生潜心学业提供管理保障。国子监的内部管理活动、教学管理活动和生活管理活动,构成了明清时期中央官学管理活动的历史图景。  相似文献   
12.
纵观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英国教育史学科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四个时期:在借鉴中开拓的初创与形成期;坚持教学与研究并行的成熟与辉煌期;在盛衰之间变奏的兴盛与停滞期;在危机中求生的调整与反省期.初创与形成期始于16世纪后期的大学校史编写,标志着学科的初创.教育史成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标志是赫伯特·奎克于1868年出版的<教育改革家>.首次将教育史列为师范院校的必修课是在1890年,这就标志着其作为独立学科的形成.1967年教育史学会的成立,显示出教育史学科进入了繁荣时期.成熟与辉煌期,呈现出研究领域大大拓宽、研究成果不断增多、专门学会与专业刊物诞生、教育史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得到巩固等特点.兴盛与停滞期,一方面体现出成果纷呈的特点,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新的危机.调整与反省期,是在反思的基础上探索教育史学科发展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13.
韦卓民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和爱国者,他博学多才,学贯中西,以矢志不渝的奉献精神致力于华中大学的创办和发展,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高等教育思想。在私立武昌华中大学二十多年的校长任内,他始终坚持“兴学育才,蔚国所用”的办学宗旨、“重质不重量”的教学管理制度、“以生为本”的价值取向及“民主、负责、守法”的大学精神,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将华中大学这所教会大学办得相当有活力并颇具特色。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教爱国者、教育家,韦卓民先生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丰富的办学实践,对当今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及启示。  相似文献   
14.
教育历史发展轨迹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教育历史主体的心态也是影响因子之一。为揭开历史人物的神秘心理面纱,利用心态史学这一新史学方法来科学分析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探究教育历史主体选择动机和影响因素,以达到还原历史原貌的目的。同时心态史学方法的应用为未来教育史研究多元化走向提供了一种新领域和新视角,从而为教育史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带来契机。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山西省在全国率先施行义务教育过程中,首先遇到的是国民学校师资短缺问题,为了建成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山西省大力发展教师教育,加大了对师范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聘任一流师资,提高师范生的待遇,规范教学与管理工作,真正达到了提高师范教育质量的目的,从而形成了民国时期富有特色的山西教师教育体系,进而有效地保证了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梦之教育梦伟大征程的开启,"高教强国梦"便被提上日程。为了使我国高等教育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一场改革势在必行。改革作为发展的必经之路,是顺应时代的有力举措,高校改革则是实现高教强国梦的突破口。站在时代与发展的枝头翘首,正在进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在教育界已然掀起一场风暴,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不言而喻。为顺应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发展潮流,高教改革不仅要善于以发现自身问题为出发点,完善内部结构,而且要勇于以国际舞台为大背景,借鉴有益经验,最后要敢于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挑战,吸收并融合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内涵,以其先进理念作为改革的指导思路。由于高教改革的时代需求与第三次工业改革的本质特征一脉相承,所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人本化理念、个性化特征、信息化方式将对我国高校产生强力冲击和深刻启示,同时也会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办学规模要求、教育国际化途径等方面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自六所部属师范大学招收免费师范生以来,教师教育本土化趋势日益增强,具有区域特色的教师教育形式纷纷涌现,教师教育改革呈现区域突破的特质:幼儿教师培养"自成体系";地方院校免费师范生教育"相继崛起";农村地区教师发展"深受重视"。为推进整体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高水平院校应承担幼师培训重任、在更多地方师范院校实行免费师范生制度、试行教师定向培养机制、实行教育实验区。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为了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山西省提倡大力实施社会教育。由于规划周全,措施得力,30年代初山西社会教育机构数已位居全国第一,形成了以多种多样的施教主体、异彩纷呈的教育活动、施政启智并重的教育内容、动之以情的教化方法为特征的山西社会教育体系,并取得了显著的实施效果,确保了政令的推行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