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参加科考获取功名成为士子们的毕生追求。为了一朝高中,广大士子从蒙童时期就开始为科举考试作准备,学习方式枯燥,学习备考内容以儒家经典和时文坊刻为主。入闱考试是士子科举考试活动的关键时刻,不仅要经历赶考的行程之苦,入场还要经受搜身之辱,进入考场参加考试也会面临诸多艰辛。考试结束中式士子的欣喜与落第者的悲怆形成鲜明对照,反映了科举考试对士子的摧残。  相似文献   
2.
<正>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影响下,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无论是美国可汗学院的创办、COURSERA的施行,还是中国大学生创业启蒙课的尝试,都意味着教育理念的创新与探索。转变教育理念是困难的,这需要我们一点一滴的积累与尝试,并为教育改革构建一个发展蓝图,逐步探索出适合新政治经济形态的教育理念与发展模式,为教育革新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3.
"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也是当代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针。面向现代化的目标追求、面向世界的空间拓展和面向未来的时间延伸共同构成"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的本体内涵。随着全球一体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三个面向"教育思想被赋予新的内涵:信息化是面向现代化的衍生,国际化是面向世界的路径,机遇与挑战是面向未来的主题。在新世纪,被赋予新内涵的"三个面向"教育思想也将体现出新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在历届中央领导集体有关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师队伍建设思想,是新一届党中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理念的集中反映,是全党智慧的汇聚和集中体现。习近平认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教师需要改革创新和终身学习,办好人们满意的教育。习近平教师队伍建设思想内涵丰富,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的小学地域布局表现出分布较为全面但分布不均衡的特征;校别布局上表现出主要分布在公立小学,私立小学也占一定比例;时间分布上呈现出抗战后公立小学数量依然增加,私立小学数量减少。这些特征的形成主要缘于政府政策、经费支撑以及社会需求等因素。当前学校布局调整要合理继承和创新,重视政府的整体调控,布局及调整中要以学生为本位,制定好合理的标准并做好合理评估。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阎锡山为了实施“用民政治”,推行“六政三事”,大力兴办各类教育,以使民众达到识字、看报和记账的程度。由于规划周全,措施得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山西的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方面,均走在了全国前列。归结阎锡山兴办山西教育的性质,主要有以维护统治为轴心的功利性、国民意识驱动下的民族性、体现个人意志的独特性、沽名钓誉式的虚荣性以及军阀本性导致的短暂性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当前教育史研究正处于学科建设的反思与重构阶段,教育史学界十分关注研究方法的创新。为了实现对教育史的综合研究和整体把握,树立大教育史观,必须借鉴与吸收相关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方法,权衡各种研究方法。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原则是教育史研究方法新的突破点,也是未来教育史研究的基本走向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上第一个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跨欧亚大陆诞生。由于前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其教育史研究一直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准则,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史观,构建并形成了有别于西方教育史流派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史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前苏联的解体,马克思主义教育史学也宣告结束,从此俄罗斯的教育史研究进入了在向西方史观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理论与方法多元化时期。  相似文献   
9.
老子围绕求道为道的终极目标,提出了一系列与众不同、思维独特的学习心理观,其中关于学习心理方面风格独特的论述给人以启迪,为中国学习思想史增盈了新的光彩,也为中国心理发展史注入了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0.
韦卓民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和爱国者,他博学多才,学贯中西,以矢志不渝的奉献精神致力于华中大学的创办和发展,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高等教育思想。在私立武昌华中大学二十多年的校长任内,他始终坚持“兴学育才,蔚国所用”的办学宗旨、“重质不重量”的教学管理制度、“以生为本”的价值取向及“民主、负责、守法”的大学精神,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将华中大学这所教会大学办得相当有活力并颇具特色。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教爱国者、教育家,韦卓民先生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丰富的办学实践,对当今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