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43篇
社会学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51.
女性的道德发展——吉利根的女性道德发展理论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女性主义道德心理学家卡罗尔·吉利根审视批评了西方社会现有的人类道德发展理论对女性的忽视,通过访谈等方式对女性进行经验性研究,论述了女性在道德发展上的不同,建立起了女性主义的关怀伦理学。她的理论在西方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争论  相似文献   
52.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但是福利国家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次爆发,同时也暴露了西方政治中政党短期行为绑架国家长期利益的深刻缺陷。十多年前,德国施罗德政府为克服福利体制弊端而推进的改革及其代表作《2010议程》,可圈可点,尽管未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却为以后特别是危机中的德国表现做好了不俗的准备。欧洲福利体制改革也给我们正在抓紧建设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是执政者对于牵涉面广泛的改革要有极大的政治勇气;二是改革的智慧集中体现在如何凝聚共识,减少阻力;三是由于改革不可避免地要触及一部分人甚至不少人的眼前利益,因此切不可掉以轻心;四是社会政策的公平正义最终还是要靠劳动者工作来实现。  相似文献   
53.
有人指望以“天人合一”的态度来指导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殊不知这一传统命题本身即包含了两重性,一是积极的“顺乎天而应乎人”,二是消极的“蔽于天而不知人”,本文拟就这些方面展开讨论。天人之“合(和)”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为本的东方大国,与农业自然经济模式相适应,比较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之际”观念便应运而生了。司马迁自述撰史旨趣:“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大抵亦概括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学术宗旨。这与西人往往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对立,并努力向外部世界追求有所不同。早先的天与能“今风雨…  相似文献   
54.
学点方法     
主持人语:新的世纪即将到来,人们对新世纪作出了各种预测。百年之交与千年之交相重合,的确令人激动,使人忍不住心潮澎湃。不过,在笔者看来,人类社会是自然演化的,质变是建立在量变的基础上的;但量变何时积累至质变,则是人类社会自然进化的结果,而不会因为新世纪的到来而有所改变。所以,对新世纪的各种预测,大都是媒体的炒作,并不具有太多的实质性意义。人类社会在进步,世界在变化,这都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现象,与新世纪的是否到来无关。就官员而言,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对其要求自然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有所变化,官员制度也须有所变革;但从官员的人品和能力等基本素质来讲,却不会因新世纪的到来而有所不同。新世纪的官员要懂得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当今需要学习的知识已经太多,21世纪将会更多,因而任何人都不可能穷尽;重要的就在于掌握一种能使人变得聪明的方法,从而自己能够开拓新的领域(无论学习或工作)。“具体的方法不胜枚举,宏观言之,就是既要有逻辑的头脑,又要有历史的眼光”(肖巍)。21世纪的官员必须遵守政治规则。从中国的现实出发,由于法制尚不完善,因而官员的觉悟和能力是第一位的;但就中国的长远发展而言,依法治国是大势所趋,必将逐步完善,因而制度和规则就显得更为重要。在我们步入21世纪之后,工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任务会逐步实现,其在政治上的要求就是,“规则将比觉悟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秦德君)。就官员制度而言,随着社会基础的深刻变化必然会有所变革;特别是官员的录用制度,变革将会更大,其中,“竞岗一定会成为干部制度的新概念而深入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桑玉成)。  相似文献   
55.
在伴随着科技广泛应用而产生的现代风险中,环境风险是最典型者;而科技对于环境的影响,由于受到选择标准、制度设计和价值取向等社会因素的制约,以及科技人员自身知识结构、利益偏好和道德方面的缺陷,都有可能产生某些负面作用。只有充分考虑技术选择的环境效应,完善科技参与环境决策的体制,加强科技人员的社会责任心,才能比较好地克服环境行动中的科技缺陷。  相似文献   
56.
比照于欧洲近代科学逐渐“体制化”的过程,我国明清之际的科学事业尽管也经历过一次不小的高潮,却终于未能确立起近代意义的科学新体制,并从此拉大了与西方科学的差距。本文从基本信念的转移与否、对待功利的不同态度、理性主义的表现差异以及进步还是“复古”的思想倾向等方面对中西科学的这段历史作了对应性考察,并揭示明清之际科学的主要失误就在于非“体制化”。  相似文献   
57.
论公共健康的伦理本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伴随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诸如"非典"、禽流感等流行病的不断发生,公共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对于公共健康的伦理本质,我们可以从公共健康的概念、公共健康作为起源与存在的合伦理目的性、公共健康作为社会制度的伦理正当性以及公共健康作为行为原则和规范的道德品格性四个方面来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58.
针对什么是应用伦理学,杨通进主要论述了道德哲学与应用伦理学的异同。他提出,应用伦理学并不是传统的伦理学原理和原则的简单应用,它虽然要借助道德哲学和描述伦理学的相关成果与研究方法,但它不能代替道德哲学和职业伦理学,而只能是一种新伦理学。韩立新则通过对生命伦理学和环境伦理学的本质与价值倾向的比较,指出用自由主义来概括应用伦理学本质的局限性,认为这样概括将不可避免地把环境伦理学排除出去,因为环境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相反,它挑战的是自由主义。肖巍则探讨了目前处于学术前沿的流行病问题,她从伦理道德角度考察了流行病的产生与持续、预防与消除过程中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责任,对全社会在面临流行病危机时所应采取的人伦关系以及基本原则进行了道德分析。  相似文献   
59.
被誉为20世纪的"医学之巅"的人体器官移植技术,是治疗终末期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理应有更多的患者受益于器官移植技术的进步,但器官供体严重不足却成了制约"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的"瓶颈"。器官捐献属于"利他善行",它已经超出了医学范围本身。只有广泛开展与之相关的"公民教育",才能进一步解决我国供体匮乏问题。  相似文献   
60.
2010年,女性主义哲学杂志Hypatia为庆贺作为一本自主办刊25周年的杂志①,出了一本专刊(Hypatia vol. 25, no. 4 ,Fall, 2010) ,并举办了一个有150多名学者参加的专题研讨会,不仅试图总结过去25年来该杂志为女性主义哲学的塑造和发展所作出的独特贡献,也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分主题总结过去25年来女性主义在哲学各个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一些新问题与新争论,以及未来的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