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69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52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文章提出了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的四个关键因素:建立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的标准体系框架;构建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的发展模式;确定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的发展战略;攻克制约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技术。同时阐明了四个关键因素需要深入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宪法文本中的权利义务主体经历了从人民到公民的嬗变。这一变化是一种主体性的回归,即从政治主体回归到法律主体。体现了社会变化发展与法律进步,既拓展了权利义务主体范围,又充实了权利义务内涵,实现了宪法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的统一。权利义务主体的整体性使得人人平等观念有了法理逻辑,同时也为主体的身份识别与保护提供了宪法基础。这一进步是历史性的,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阶段性发展,同时也反映了宪法至上的法治理念及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统帅地位。  相似文献   
13.
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之失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意识形态管理作为一种运筹性要素贯穿于意识形态理论的构建和创新、传播和转化、交流和交锋三个方面。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失败的教训: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日益僵化与荒芜;意识形态教育管理方式的粗暴与强制;执政后期舆论领导权和管理权的反弹性丧失;领导人的"真理垄断"以及信仰背叛。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的启示是:推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不断与时俱进;实现我国意识形态管理思维战略转型;夯实舆论阵地建设强大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发展衡南县的大旅游这一背景,通过搜集有关资料和进行实地调研,对衡南县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旅游资源、区位条件、客源基础以及发展旅游产业前景方面分析了衡南县发展旅游产业所具备的优势条件,探析了衡南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在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最后,提出建设衡南县旅游产业生态园以发展旅游产业,并供衡南县政府和相关企业做参考。  相似文献   
15.
邹汉勋《五均论》集中体现了他的音韵学成就。在该著作中,他提出了一个古声二十纽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邹氏有一个论断就是"喻当归匣"说。在声纽流变的思想认识下,邹汉勋分析《广韵》的反切上字,并以《诗经》双声、谐声、声训、方言等材料作为佐证得出"喻当归匣"的论断。邹氏《五均论》虽然可能因囿于方音而没有把喻三、喻四区分开来,但其"喻当归匣"说是后来曾运乾"喻三归匣"说的先导。因此,他在上古音声母研究史上的开创之功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16.
王船山《姜斋五十自定稿》里有多处写到饮酒的地方。在这些述说饮酒的诗句里,我们可以看到,王船山在以下几种情况下爱好饮酒:心情苦闷,借酒浇愁;怡情养性,享受生活;酒逢知己,共话沧桑。从这些诗歌里,我们可以近距离地感受到王船山的精神世界,从而更加深刻地去领略大师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7.
语言适应论指出,适应性在语用学中居于核心地位,而且与变异性、商讨性等概念在研究语言使用过程中具有本体论意义。变异性体现了语言使用的生成性;商讨性表征了选择的不确定性;适应性展开为语言使用的本质核心。语言适应论的本体论意蕴展现为:语言对人类生存贡献何以可能、适应性何以可能、意义生成何以可能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从诗歌押韵和音韵学的角度,对《全宋诗》中四川籍诗人作品的韵字进行校勘,我们可以发现《全宋诗》中四川籍诗人诗作有二十四处讹误。错误原因在于择本不善致讹、编者误抄。  相似文献   
19.
翻译适应选择论为多维度解释翻译活动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文章基于该理论的研究,把译者主体的适应选择与诗词翻译这一载体相结合,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视角对比分析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四个英译本,旨在得出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的译本,提升读者对中国古诗词的翻译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20.
把握廉政文化内涵 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廉政建设需要文化的支撑,廉政文化具有时代性、先进性、道德性、政治性等内涵。应当准确把握其独特内涵,发挥其文化生态、精神土壤、价值导向和凝聚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