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27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27篇
人才学   17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196篇
理论方法论   66篇
综合类   451篇
社会学   83篇
统计学   3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文化哲学”的哲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哲学”的哲学定位邹广文将文化研究上升为一种哲学即文化哲学,有赖于确立其理论上的生长点。这种生长点的确立应该体现文化哲学在研究方法、观察视角乃至概念范畴的独特品格。诚然,文化哲学作为一种时代主题,它的最深厚动力来源于人的现实文化生活。但这不能替代...  相似文献   
72.
人文精神:一种世纪末情结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人文精神问题又一次成为国内学界关注的热点。学者们就“何谓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否已经失落”、“人文精神危机的背景、原因及其实质”以及“如何重建人文精神”等主题作了富有意义的探讨。细究起来,对人文精神的关注既非中国独有,也非今天才有,它始终作为一个重要主题贯穿文化发展的进程之中。从历史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视野对当下的人文精神讨论进行一种价值分析和总结,对于进一步深化文化问题研究,推动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无疑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一、人文精神讨论的几个主要议题1.何谓人文精神?在对…  相似文献   
73.
我们已经跨入本世纪的最后10年,伴随着20世纪帷幕的徐徐落下,人类将步入下一个世纪。在世纪之交、千年之交这样一个历史时刻,人类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精神和心态去创造未来和拥有未来?这也许是一个非常富有意义和魅力的话题。 寻求永恒的超越意识,这是人类的本性。这种超越意识无论是根源于人类“目的的未完成性”,还是根源于人类对自由的渴望,都体现了人类与其他物种的根本区别。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看,人作为历史的存在物,其创造意识和超越意识的形成,必然植根于其悠远的文化历史氛围之中,人作为主体其进步的标志与文化创造的历史进程是相互…  相似文献   
74.
歧义的倾向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言内歧义与言外歧义 歧义,一般说来有如下两大类:一类是由于句内某一片段可分析为几种结构或句内某一成分包含几种不同的意义造成的,大致情况如下: 结构切分不同:咸|鸭蛋──咸鸭|蛋 同一片段可分析为几种结构 结构关系不同:补充材料(动宾)-补充材料(偏正)歧义 引起不同结构:写得好(可能补话)──写得好(结某一片段中有一个多义成分 一点(每一边)另一类歧义是随背景的不同而理解各异,如:(1)知识分子有一技之长。这句话有两种理解:“一技之长”……比起“一无所长”,“一无是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些以往加之于知识分子的评语,…  相似文献   
75.
<正> 从文化哲学的观点看,人类的文化进步说到底是历史行进主体的进步,没有人类自身的进步与完善,文化必然走向反文化,这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是,人正是通过使我们所面临的世界越来越充满意义,才获得了自身的主体性价值。唯有创造,才有人的提升,才有人的文化世界。从这一思路出发,本文试图以人及其创造世界为前提,集中阐发一下人类自我意识活动的文化创造意义以及文化进步与人自身完善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6.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还精辟地阐述了旗帜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他说:“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  相似文献   
77.
广告业在市场经济中是重要产业,户外广告是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以活化增值的城市无形资产,是经营城市的重要资源.大庆是国家最大的石油和石化基地,也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经营城市战略的逐步实施,大庆户外广告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得到长足发展.为了更加有效地活化城市资产,实现户外广告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管理、高效开发、充分利用,为实施经营城市战略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我们对全市的户外广告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调研,提出今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8.
日常的非日常化与非日常的日常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文化哲学角度看,日常生活是个体生活实践,是人的本真存在的自在自发的存在方式和对象化形式,是人类存在之“根”。日常生活有四个基本层次:日常生存世界、日常交往世界、日常组织世界和日常观念世界。非日常生活指人的社会生活实践,是人的自为自觉的超越性的存在方式和对象化形式,是人类存在之“叶”。非日常生活也分四个基本层次:非日常生存世界、非日常交往世界、非日常组织世界和非日常观念世界。日常的非日常化即日常生活的自觉化;而非日常的日常化指非日常生活的人道化。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对立统一,即日常的非日常化与非日常的日常化是日常生活批判与重建的目标。日常的非日常化与非日常的日常化在现实文化层面表现为“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对立冲突。  相似文献   
79.
文章以美国印第安文艺复兴作家莫马迪的代表作之一《远古的孩子》为研究文本,重点研究小说主人公赛特寻求身份的历程,深入分析了赛特在白人社会中的身份困惑,探讨了他变形为熊、融入远古印第安神话、最终在印第安神话框架之中获得肉体和灵魂的双重再生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文章阐释了莫马迪本人对印第安祖先神话传统的坚定信念,希冀从一个新的角度丰富对莫马迪作品的研究。  相似文献   
80.
公元前一世纪末,罗马帝国的边界扩展到了高加索、叙利亚和阿拉伯一线,在此后的数个世纪内,帝国的东方边界基本一直维持在这一地域,为应对帝国在不同时期面对不同敌对国家的需要,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们制定了不同的东方军事政策,针对帕提亚帝国主要采取攻势,而针对对萨珊波斯帝国则坚持纵深防御,这些军事政策基本都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