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6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48篇
管理学   374篇
民族学   35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886篇
理论方法论   198篇
综合类   1937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7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灾后重建是保障地震灾区群众重归正常生产生活的重要工作,那么如何测量灾后重建绩效,哪些因素会影响灾后重建绩效?文章回顾了灾后重建绩效相关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认为效果和效率是灾后重建绩效的两大方面,以"消除灾害影响并恢复到灾前水平所用的时间"作为衡量灾后重建绩效的标准,能够反映灾后重建的效果和效率,具有可行性。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灾后重建绩效的分析框架和测量方法,并选择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芦山地震作为案例,对三次地震灾区的重建绩效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简要分析了绩效差异原因。结果表明,三次地震灾后重建基本如期完成了灾后重建目标任务,但因存在灾害程度不同、对口支援质量不同等原因,三次地震灾后重建绩效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2.
93.
运用宏观经济理论和人力资本的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依据西部地区1995年到2010年的宏观统计数据,通过计量分析首先得出物质资本在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方面起主要作用,人力资本的发展相对滞后,与物质资本的发展不匹配。其次分别分析了不同层次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差别,结论认为基础教育的作用最大,高等教育次之。最后针对实证结果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方面提出了关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支持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实现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本文是对西部地区过去经济发展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未来发展的预测。  相似文献   
94.
邹广文  李坤 《东岳论丛》2019,40(5):5-1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对全球发展和解决各种全球问题提出的重大命题和重要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一个贫穷的"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消除贫困事业指明了正确发展方向。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的一道难题,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本身所蕴含的重要内容。立足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消除贫困,符合全球人民的共同利益,也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和奋斗目标。只有建立在全人类通力合作、携手同舟、互帮互助的基础上,消除贫困才有实现的现实基础。不断推动发展是消除贫困的"硬道理",而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形成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是在构建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解决如何发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5.
学习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为了更好地利用过去的经验,增强学习效果,个人和组织进行学习迁移具有重要意义。学习迁移是指将在以往通过学习或解决问题所获得的经验,用于解决之后所遇到的问题。本文力图建立系统的学习迁移理论,研究人、问题、环境的因素对于学习迁移的影响。本文采用理论推导的研究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理论模型。本文运用系统的观点,构建了学习迁移的PPEE理论模型,认为人的因素、问题的因素、人和问题的交互作用、以及环境的调节作用,会共同影响学习迁移的效果。本理论主要从五个方面论述学习迁移的机制。首先,将人的因素按照不同层面划分为后端基本能力、中端心理过程、前端知识结构,讨论了其各自对学习迁移效果的直接影响。其次,将问题的因素划分为形象相似性和抽象相似性,并根据这两个维度构建了四种问题间关系类型,并探究了其与学习迁移效果之间的关系。第三,同时考虑人的因素和问题的因素,研究了二者之间的互动对于学习迁移效果的影响。第四,将环境因素划分为时间紧迫性和空间重要性两个维度,探讨了人和环境,以及问题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对学习迁移效果的影响。第五,基于系统整体的方面,研究人、问题、环境三者之间的互动对学习迁移效果的交互影响。本文还认为,该模型不仅适用于个人,也同样适用于团队、组织、地区、甚至国家和社会等各个层面,影响各个层面主体的学习迁移。本文最后总结了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贡献,并提出了未来研究课题。本文对丰富学习理论、特别是学习迁移理论,以及推动教育和管理实践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
克里考特作为当代著名的环境哲学家,其理论的核心正是利奥波德提出的大地伦理,对大地伦理的继承和发展是克里考特最重要的学术贡献.虽然克里考特的论证也存在不足之处,但克里考特的研究工作对我国环境伦理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7.
胡鞍钢  毛捷  魏星 《河北学刊》2012,32(4):129-134
中国已经从计划模式的效仿国逐渐成长为计划模式的创新国,并在计划的发展演变中呈现出与其他有计划国家的显著差异性。为了解析中国五年计划的独特性,进而探讨计划工作的经验与教训,文章着重从决策哲学的视角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国计划决策哲学的核心是实事求是。文章分析了实事求是思想的实质,并比较了实事求是思想与实用主义哲学的异同,同时强调了在实事求是思想指导下坚持科学决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8.
朱明国 《南方人口》2014,(1):1-10,38
本文对基层民主自治进程中乡村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困境及出路进行了探讨。基层民主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基层民主自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但是在乡村推行基层民主自治的过程中,乡村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陷入一些困境,这些困境集中表现为计生政策与村民生育愿望、与村委会选举、与社会保障体系、与利益导向机制及与其它相关部门和政策的冲突与矛盾。鉴于此,本文相对应地提出了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村民自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舆论导向机制以及加强政策的同向性与协调度等对策建议,以期推动计划生育政策在乡村进一步落实。  相似文献   
99.
旅游地域系统的形成、演化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文章在界定旅游地域系统及其演化的基础上,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了系统演化呈现的特征,认为旅游地域系统的演化经历了系统形成、发展、成熟、衰退(更新)阶段;进而从结构与功能两个角度、从系统空间结构、旅游经济功能和旅游业的生态环境影响三个方面探讨了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0.
文章主要论述中国校园歌曲的三个历史阶段、歌曲风格与人文主义的关系.所谓校园歌曲,亦称校园民谣或校园歌谣.它的内容与校园情景相关,既夸张又真实.民谣或谣传,泛指在某群体中间流传的"事情"或"故事".校园歌曲主要在学生、毕业生或青年人当中流行;无论从歌调或语调其旋律风格都具有青春、活泼、浪漫和理想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