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8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27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237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对《中论》数段经文的分析表明,其作者在论述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片面强调事物的依存关系以及混用辩证思维与直观思维的论证方式,而古人由于自然科学和辩证思维水平都不高,很难对其进行分辨和反驳。他的论证方法虽然值得批判,但其中体现出的高水平辩证思想仍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2.
胡凯  杨雄辉 《云梦学刊》2010,31(5):72-74
公共政策作为服务和增进公共利益的产品,其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当前,我国公共政策存在失灵现象。矫正公共政策失灵可从如下方面着手:优化政策决策机制;构建信息沟通机制;创新政策执行机制;完善利益均衡机制;加强执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53.
公民收入的公平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入分配是社会资源分配中的重要问题。人们在劳动能力和社会资源占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群体间收入的差别。如果公民间收入差距过大,将可能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人们的基本权利,造成非正义的结果。我们必须区分收入差别中的合理和非正当因素,并且采取适当的途径缩小公民间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54.
社会转型下高校学生工作发展成为研究重点。实证研究表明:高校学生工作转型对于满足学生需求具有必要性及可行性。在行政性非专业社会工作与专业性社会工作的介入论、分系统论和结合论等基础上提出"嵌入性发展论",突出高校学生工作转型路向在于学校专业性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边缘嵌入到核心嵌入、浅层嵌入到深度嵌入、依附性嵌入到自主性嵌入。实现嵌入性发展需要学生工作的制度支持与服务拓展。  相似文献   
55.
56.
人类之间的相互理解现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真正地实现理解需要运用复杂性认识方法。看到每个人都具有潜在的多重人格,在随着历史背景条件飘移中实现某一种自身,因此我们不应把犯有罪过的人简化为他们一时犯下的罪过,而看到他们改变的可能性。客观的理性的理解还应辅之以主观的推己及人的理解,才能产生同情。了解产生不理解的各种根源自觉地加以克服,从而力争达到人类的相互宽容和团结。  相似文献   
5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个体将科学思想理论体系转化为日常生活的意识、观念与语言的动态认知与内化过程.认同的驱动力来自内在与外在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载体和教育方式等基本要素的有机匹配与相互作用.认同的过程机制是一个渐进机制,是社会成员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进而在社会实践中将其思想精髓逐步转化为个体核心价值观并不断固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58.
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成效不显著,主要问题在于“大众化”偏离了大众的实践,成了单一的意识形态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源自于对大众实践的反思,因而是面向实践的精神提炼,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理论特质为它回过来指导大众实践提供了基础.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目的在于帮助大众澄清生活的意义,获得理性思维的能力,使大众认清自己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性与目的性,从而在社会活动中能正确认识社会现象,讲理性.同时,大众实践的形式是多样的,因而决定了大众化的途径的多样性,这要求我们走出书斋,贴近人民生活,积极探索新的大众化途径.  相似文献   
59.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俗语的文化意象英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大卫·霍克斯英译《红楼梦》文本中俗语所含蕴文化意象的英译.霍克斯从特定翻译目的出发,遵循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灵活运用多种具体翻译方法,归化和异化策略兼容并蓄,应对错综复杂的“文化意象错位”现象,为汉语俗语英译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性批评理路.  相似文献   
60.
斯洛特是当代西方美德伦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对日常道德、义务论和功利主义只关注他人利益而忽视道德行动者自身利益的倾向进行了批判,他将这一批评称为"自我一他人不对称".斯洛特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论证过程存在问题,因此只能看作是美德伦理学视野下的一种不同的伦理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